明代中叶以后,《顾氏集古印谱》《杨氏集古印谱》《范氏集古印谱》和郭宗昌《松谈阁印史》四部印谱先后刊行,奠定了后世“印谱”的基本格式:木刻序跋、板框、释文,加上原印钤拓。整齐的排版强化了印谱的书籍属性,一扫过往谱录描摹失真之弊,准确、精美的再现了秦汉印的真实面目和艺术魅力。
隆庆六年(一五七二)上海顾从德委托王常精选“古玉印百五十有奇,古铜印千六百有奇,家藏及借四方者集印数年乃成,仅廿本”,辑成《顾氏集古印谱》。由於非版刻而是原钤,一时印林震动,乃至甘旸曾指出:“隆庆间,武陵顾氏集古成印谱,行之於世,印章之荒自此破矣”(甘暘《印章集说》)。二十部印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於是三年后的万历三年(一五七五),顾氏便将《集古印谱》增删一番后付之枣梨,由王穉登定名《印薮》,发行海内,“及顾氏谱流通遐迩,尔时家至户到手一编”(赵宧光《金一甫印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