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分析: 此条是太阳病的纲领,不仅对太阳病下了定义,而且以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作为太阳病的真实内涵,从而确立了太阳病的范畴。“脉浮”是体征,是医生的客观发现。一般浮脉出现在外感病的初期,也代表着热的含义。在外感病,不发热的人很少出现浮脉。因此,浮脉也为体内温度增高表现在外的一个客观指征。另外,“恶寒”是表部血管收缩而使散热减少,所以会引起体内热度的增加。“头项强痛”是外感病初期,病邪作用于表部头项部的肌肉,引起痉挛而出现的僵直不舒服的主观感觉。此条基本上包括了太阳病的特点,它统摄着整个表部阳证。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分析: 本条是对“中风”这一名称下了确切的定义。实际这一证是桂枝汤证,指出了桂枝汤证的主要特征,在以后的桂枝汤条文中,大多是在此证范畴的。如12、13、54、95等条,都是属于本条范围的更具体的证。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分析: 此条是对“伤寒”这一名称下的定义,它既非《伤寒论》的“伤寒”,也非后世和现代医家称的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因此,不要对同一名称,不问其“内容”是什么而混为一谈。此处所指的是麻黄汤证的主要表现。如《伤寒论》中35、46、55等条,都属“伤寒”的范畴,是“伤寒”的具体辨证。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分析: 这两条是对疾病传变的分析,也是对《内经》中关于日传一经的否定,完全是以临床病日的真实病证为判断当属何病的标准。4条是“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如果是“脉若静者”,“为不传”;如果为“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5条也是同样以病人的具体表现而定病属何病。《内经》一般常谓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但此处病虽已“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这就说明张仲景的医学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他不是人云亦云的附和之辈。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分析: 一个太阳病,可能由于体内热度的增加,津液的耗散而引起了口渴。太阳病的“恶寒”消失,说明病已不在太阳病范畴。因而,对此变化,另给出了一个名称,命名为“温病”。后世的温病学家对热性病起名为“温病”,也可能由此而起。“风温”可能与“温病”属同一类证,在热度上可能更高,而出现了“身灼热”。从本条可以看出,张仲景对同一类病,病情程度不同也以不同的名称予以区别。

热性病,最忌滥用损失津液的方法,汗、下、吐三法,用之得当,去病迅速,用之失当,祸接踵而来。此处描述的是一个白虎汤证,当用重寒清热之剂白虎汤治之,但此时医生却误用了下法,而造成“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又用火法,使病情更加恶化,出现了“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若再用错误方法,用火熏之,必然是把病人向死亡推进。故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分析: “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的表现,也是热病的普遍初期表现。此处的“发于阳”是病由阳而发,即“阳盛则热”所致。“无热恶寒”是阴性病的普遍表现,尤其是少阴病,或体弱之人常见的表现,是“阴盛则寒”引起的。

“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是八卦中“阴竭于六,阳浮于七”思想的表现,真正机制并非在此。“愈”之日期也不可靠。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分析: “头痛至七日以上者,以其经尽故也”是指《内经》中的病日传一经而言,七日以上是说明病顺经络传变,各经都已传遍,故称为“经尽”,下段的“欲作再经者”,是指病无自愈之象,所以要“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使经不传”是言使病不再沿经传变,以针刺阻其传变,故病愈。这说明张仲景不仅是用汤方治病,同时也灵活地运用针刺法治病。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分析: 本条是讲太阳病欲解的时间,是上午9时始至下午3时止,是全日阳气较盛期,可能机体能借此阳气,使邪从表解。尽管天人有相应之感,西医学也谈生物节律,但此处这种说法是十分不可靠的,常与临床实际脱节。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本条中所说的“风家表解”,“风家”是平素多汗的人,此类人遇风容易出现恶寒,如桂枝汤证的恶风。表病虽然已经解除,但总感觉有点不太舒适的,到十二日后就可以完全好了。

在八卦中,风属于巽卦,巽卦属于阴卦。上述的“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可能与“发于阴,六日愈”“阴数六”有关。“十二”是六的倍数。在这里就涉及十天干、十二地支的问题。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分析: 这条通过病人“欲得衣”与“不欲近衣”两种情况来区分真假寒热。但这种鉴别法很不可靠,在一些热病的初期(太阳病),病人体温很高,常见有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病人不仅“欲得衣”,更喜厚被覆盖,但这种情况不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治疗更不能用大热之剂,否则将加重病情。又如《伤寒论》317条“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病人不恶寒,当然也“不欲近衣”,但这是一个阴病的通脉四逆汤证,如果仅从“不恶寒”与“面色赤”误用寒凉之剂,药入则毙命。因此,在临床中,要全面地审度病人的临床表现,不能仅凭此一种表现形式而判断寒热的真实属性。

此条为第7条的补充,是寒热真假证的具体辨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临证必须四诊合参,不可拘于此。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分析: 这条是用来解释第2条中风证的。本条是进一步说明什么叫“阳浮”,什么叫“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就是说“热自发”就叫“阳浮”,“汗自出”就叫“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这三个形容词,是描述病人“发热恶寒”的状态,啬啬是指病人常是拘拘缩缩不舒展的样子,淅淅是指病人突然有时怕冷的样子,翕翕是指一阵是怕冷的样子,而且还有一阵发热。

桂枝汤是由两个小方子组成的,一个是芍药甘草汤,一个是桂枝甘草汤。而芍药甘草汤是酸甘化阴,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桂枝汤对于恢复汗腺正常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主要适应证是汗出恶风,但是桂枝汤的服法非常重要,违之则无效。

在临床上桂枝汤证常见有三个症——身疼痛,自汗出,脉弱。此三症可以相伴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都可以应用桂枝汤治疗。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分析: 这条不是一个完整的桂枝汤证,而且也未提到脉象,因此要和第2条合参。

14.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分析: 太阳病是“项背强 ,无汗、发热恶寒”;今是“汗出恶风”,故知非太阳病,是表虚中风兼证。“项背强 ”是表热证的主证,“汗出恶风”是表虚中风证。葛根辛凉解表,可以治“项背强 ”。此为桂枝汤证增加了“项背强 ”的葛根证,本质仍为厥阴病的桂枝证,此处方中应无麻黄。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分析: 桂枝汤并不是只治一种病的,它可以治表虚证,也可以治胃肠道的里寒。“其气上冲者”,是由于“太阳病,下之后”,伤及胃气。

桂枝汤是三阴病(太阴、少阴、厥阴)的通用方,在这里涉及一个三阳热、三阴寒的问题。三阳,在热上是相同,但实是不同,而太阳实用麻黄发汗,少阳实用柴胡疏散,阳明用芒硝涤肠;三阴,在寒上相同,虚不同,太阴虚用苍术,少阴虚用人参,厥阴虚用当归。

此条是太阳病治不得法,用下法伤及胃气,出现胃气上逆之奔豚证,治用桂枝汤温阳和中,平冲降逆。可以参考12条“鼻鸣干呕”即胃气上冲的表现,以及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分析: “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等治疗方法,是证治相逆,因此病“仍不解”。仲景判断“此为坏病”,警告医生“桂枝不中与之也”。说明以前用了桂枝汤。要医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处也讲了不能与桂枝汤的理由:“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即不可将麻黄汤证用桂枝汤治之,否则加重病情。仲景在文末告诫曰:“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分析: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是言平素好酒之人,患桂枝汤证后,不可与桂枝汤,其原因是“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另外,嗜酒之人多内热,内热常致自汗出,此为阳盛之状,因此不可与桂枝汤,而以葛花解酲汤之类解之。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三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分析: 平素有喘病的人,得了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疗很好。喘的原因:一是从肺讲是气管痉挛,二是从胃肠道讲是胃肠道的气体多了排不了,积在横隔膜下面,气把横隔膜向上抬高,压迫了肺,引起喘。因此不能只治肺,同时要治肚胀。治肺以杏仁,治腹胀以厚朴。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分析: 在临床中,“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可能此类病人不是桂枝汤证,这里可能是里热盛的病人,是胃肠道有脓肿的病人。热病用热药,等于火上浇油,所以“服桂枝汤”以后“吐脓血”。

胃肠道有脓肿的病人,可以有发热、自汗出,但它的脉是滑脉,常常伴有口舌干燥,小便黄赤,有烦热感,这是里部的湿热证,要用大黄牡丹皮汤类方剂治疗比较好。

此条是临床辨证论治不够认真造成的误诊误治病例。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分析: 本证为桂枝汤证的重型,由于汗出太多而引起血容量不足,出现了“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故加附子增强其方的温补性。这条原证是桂枝汤证,但是,由于是误发汗,表更虚,所以出汗不止。

桂枝汤证是“时发热,自汗出”,是个自汗证。桂枝汤是敛汗药,“遂漏不止”是汗腺麻痹的表现,这时单用桂枝汤就不能胜任了,要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恢复汗腺的功能。附子的三大作用:治背恶寒,治漏汗,治身疼痛。

这里为什么“小便难”不用利尿药呢?这个“小便难”,因为并不是蓄水证,无小便不利,是因为发汗过多,引起体内体液丢失,只要喝点水,体液恢复以后,“小便难”自然就会消失。正如59条所说勿治之。

汗出多了,体内水分不足,不能濡润筋骨,形成“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这是发汗以后出现的变证,要用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和温筋治疗。

吾曾遇一患者郭某,32岁,夏日外感后行床,出现汗下如雨,围被而坐,见风则呼冷,脉浮涩,授以此方一剂汗止,三剂病愈。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分析: 这条原来也是桂枝汤证,因为在辨证上的失误,错用了下法,影响了心脏功能。促脉与结脉都是脉律不齐的脉象,区别在于快慢,促脉是脉快而不齐,结脉是脉慢而不齐。有脉“时一止复来而缓者谓之结,时一止复来而数,谓之促”的说法。桂枝汤方中芍药能够降低心脏肌肉的收缩力,此处的“脉促”是心脏功能降低的表现,如果用芍药能使促脉更加为害,加重病情。这里是说太阳病,误用泻下法治疗后,如果出现“脉促,胸满者”,用桂枝汤时,应该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为好。临证有脉促结代、心律不齐、心脏传导阻滞的病人,都应慎用芍药。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分析: 这条是承上条而言,应该是“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首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这时病人没有“脉促胸满”的症状,也就不用去芍药了,这时的病人主要症状应该是“脉促,胸满,微寒”,所以应该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 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分析: 《伤寒论》23条为一个夹叙夹议文,中间还采用了插叙的笔法,论述了一个病症的演变过程与现状。现分析如下:

原病:“太阳病。”

病程:“得之八九日。”

现状:“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脉微,面色反有热色,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病机分析:从“脉微缓者”预测“为欲愈也”;从“脉微而恶寒者”定为“此阴阳俱虚”,因此,“不可更下,更发汗,更吐也”;由“不可更”可知造成“阴阳俱虚”的原因为“汗、下、吐”。应做何治疗?“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本汤是取二汤各三分之一而组成,桂枝汤与麻黄汤在新方中比例是1∶1,非原方量的一半。

从对这条的分析,便知张仲景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文章也非常精妙。现分析如下:

太阳病得了八九日,就好像打摆子,这八九日是怎么过来的?没有叙述。以前经过什么治疗?也没有直截了当地讲。从“其人不呕”可以说明太阴无病;“清便欲自可”可以说明里部无阳明病;“脉微而缓”“脉微缓”说明病人虽然体弱,但是病势已经去,正气尚可,因此推断为“为欲愈也”。

怎样知道病要走表呢?为什么要用小发汗法呢?从“身痒”知道病仍在表部,因为病人原来是“太阳病”,虽然经过了汗、下、吐的治疗,表部症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要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小发汗方法治疗。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分析: 此处的“太阳病”应该是桂枝汤证,否则不可能用桂枝汤治疗。但是,这时病人的症状可能已经不完全是桂枝汤证,病情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所以要“先刺风池、风府”,再“却与桂枝汤”,病人就“则愈”。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府为督脉经穴,两穴均位于颈部,在治疗外感病时头痛、项强常常用之,针刺此二穴,头颈部的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者消失。

此条之中“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是说明病人由于服桂枝汤,内热增加,因热而烦。桂枝汤是一个热性方剂,所以导致加重。刺风池、风府可以泄热,所以“却与桂枝汤则愈”。

本证为一合证,合证必合药。此处虽然没有合药,但是增加了刺风池、风府的方法,也等于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治疗方法,与合药是异曲同工之妙。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分析: 此条是桂枝汤证患者由于服用方法不当,出现了“大汗出,脉洪大”,因此,还是用桂枝汤。服用桂枝汤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这里的服用方法是错误的,“大汗出”必然是汗出如“水流漓”,结果是“病必不除”,桂枝汤证仍在。

23条的麻黄桂枝各半汤证与此条桂枝二麻黄一汤证临床表现基本一样,两者都是“如疟状”或者“形似疟”的病状,前者的“如疟状”是“一日二三度发”,后者的“形似疟”是“一日再发”,前者的病情要重于后者。因此,两方中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比例也不同。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取二汤各三分之一而组成,桂枝汤与麻黄汤在新方中比例是1∶1,硬,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证是同类证,是非原方量的一半;桂枝二麻黄一汤是取桂枝汤之十二分之五,麻黄汤之九分之二,即(15/36)∶(8/36),近似为2∶1。

另外,这里的“如疟状”或者“形似疟”都不是真正的疟疾病。真正的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病,老百姓称为“打摆子”。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病的“发热恶寒”没有“一日再发”或者“一日二三度发”的。再者,疟疾病的发作是周期性和骤发性,病情比较重,也不是以上两方剂可以治疗的。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分析: 我们需要区别一下25条和26条。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是因为服用桂枝汤的方法不恰当而造成的,是“大汗出”的同时伴有“脉洪大”。如果“大汗出后”,此时的脉应该是桂枝汤证的脉,即“脉浮缓”,或者脉弱,或者“脉微”,没有内热“口渴”的症状伴随。26条的“脉洪大者”却不相同,是在服用“服桂枝汤,大汗出后”,仍然“脉洪大”,就是服桂枝汤,虽然有“大汗出”,但是这时的病人已经不出汗了。这里的“后”字非常重要,它表述了症状的时间性,“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是两个本质完全不同的病证,因此治疗方法也迥异。25条仍然是“与桂枝汤,如前法”,26条就是“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少阳病。《伤寒论》中白虎加人参汤证共4条:26、168、169、170皆有大汗、大渴、大烦(热),脉洪大,而白虎汤证共3条:176、219、350皆无四大证。后世所谓白虎四大证实为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四大证之误。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汤一分。

分析: 此条与23条相似,都是由于治疗方法的不恰当造成的,从“不可更发汗”便知道已经用了发汗的方法。现在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应用小发汗法。这里“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越婢汤在《伤寒论》中已经缺失,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载有,摘录如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越婢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桂枝(去皮)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分析: 此条的原文分析应该是这样的:从“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虽然服用了“桂枝汤,或下之”,但是原来的症状没有变化,何以知道?从“仍”字便知。这个病人虽然经过了误治,但是病情没有转化,所以仍然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此处的“头项强痛”不是葛根汤证的表热证,如果是,应该有“恶寒”;“翕翕发热”也不是12条桂枝汤证的热,如果是,应该有“汗出恶风”,此处去桂枝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热不是表热,是里病所致,所以将桂枝去掉。此条给我们的警示:在看到一个病人时,不能以个别症状来下结论,要对全部症状综合分析,才不至于造成误诊误治。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分析: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这一组症状中因为含有“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因此被误认为是一个桂枝汤证,在治疗上“与桂枝欲攻其表”,结果是一种误治。张仲景以“反”字批评给桂枝汤是不对的,故判断为“此误也”。那么,“此误也”的结果是什么呢?张仲景已经指出:“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了厥阴病的症状——四肢厥冷,这时应该“作甘草干姜汤与之”。甘草干姜汤在治疗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张仲景在此说“以复其阳”。从“若厥愈足温者”知道厥阴病的症状已经消失,但是这时病人原来症状“脚挛急”并没有消失,所以文中讲“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更”者,再也。从“更”字知道原来是芍药甘草汤证,用此汤的效果是什么呢?“其脚即伸”,“脚挛急”也随之消失了,当然,“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也随之消失。为什么呢?这些症状是由于“脚挛急”,即腿脚抽筋的剧烈疼痛而引起“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抽筋解除,自然症状消失。芍药甘草汤不仅对腿脚抽筋效果好,而且对胃肠的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也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服桂枝汤,引起里热,可能出现了阳明病的症状“谵语者”,张仲景称之为“胃气不和”,可以“少与调胃承气汤”来治疗。如果“重发汗,复加烧针”可能导致汗出亡阴亡阳,出现厥阴病的表现——四肢厥冷时,应当以“四逆汤主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分析: 从文义上看,本条为29条的解释,但不伦不类,自相矛盾,因此,不要在此条上浪费时间。

本篇主要是论述桂枝证及其变证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本篇共有方剂15个,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太阳病的方剂。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属热属实,应该以辛凉解表的方剂治疗,本篇的多数方剂是温热性的,虽然白虎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是寒凉方剂,但不是治疗太阳病的方剂。按照病的阴阳属性,本篇应该重新归类。 iMP+Yb46oQ9BVcr4xHL5IzjKRfdZbSBeMGgQpYQDANy9yRyAmCIZplSo9ESQxk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