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本人参加了在河南南阳举办的“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学术会议。《伤寒论》仍然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仍然是中医的生命线;特别是在临床中,有不少人在应用《伤寒论》的方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但是,在中国近现代,除“三部六病”等极少数新学说外,对《伤寒论》理论方面的创新相对匮乏,甚是感到遗憾。为了参加这次会议,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动力”。文中提倡中医要发扬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就是用中国《易经》的基本思想来指导中医的发展。
《易经》提倡创新的哲学思想。“生生之谓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是生生不息的,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生生”两个字是有不同含义的,前边的“生”是指旧事物,或者是母体,是产生新事物的本源;后边的“生”是指新生事物,是从旧事物变化而来的。中医学必须发扬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必须有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来统领各家学说,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开创辉煌的未来。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易经》思想指导下的创新之作,他创立了汤方辨证,成为古今中医遵循的法则。从《伤寒论》始,不仅有了方剂名称,而且以方剂的名称将病证也相对固定下来,成为辨证论治的基石,使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具有了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在继承方面,必须以《伤寒论》的构架来进行,对各家学说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类。
《三部六病》是在继承《伤寒论》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在病位的概念上,按照西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内容确定;在病性的分类上,按照疾病的阴阳性质来划分;在治疗原则上,按照八法的原则进行。局部病篇的建立,使西学中的医生在临床中很容易学会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病。可以说,“三部六病学说”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
《系统医学》是我的创新之作,是在继承西医学和中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三部六病学说”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新的医学体系。其认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方法基本上是西医的,处理疾病问题的原则基本上是中医的。但是,其学说思想基础是在《易经》和系统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传统的西医学和中医学有着质的区别,打破了原有的医学格局,进行了解构与重建,是按新的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其可以容纳各个医学体系和派别,将为建立统一的医学体系提供一种新的范式理论。
今天,我撰写本书,是想为处于迷雾中的中医人士指出一个方向,在学习《伤寒论》时,不要画蛇添足,不要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引入《伤寒论》中,不要为后来学习的人设置障碍。《伤寒论》分类清晰,纲举目张,论治严谨,风格朴实。只是在经历了沧桑岁月之后,有些地方出现了错误与缺失,所以,我欲以“三部六病”的构架来对《伤寒论》进行重新整理,使学习的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伤寒论》的基本方法,在临床中很快获益。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在学习应用《伤寒论》方面能有所创新,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刘惠生
2013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