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武先生(1907-2004年),现代著名伤寒学家。他创立的“三部六病”学说,把人体划分为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称之“三部”;每部以实热或虚寒的不同病性,划分为六大证候群,谓之“六病”。机体病症范围虽广,不超三部,病情变化多端,不越六病,真实地反映了整体辩证,并创立了与“三部六病”学说相适应的理、法、方、药体系。临床采取定证、定方、定疗程的“三定”原则,不但在施治上可以做到多证首定主证,多方首用主方,多药首选主药,执简驭繁,便于掌握,而且便于重复实验,便于剂型改革,便于科学研究。
刘惠生,主任中医师,刘绍武三部六病学术传承人,刘绍武先生之子。生于1940年,1966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曾任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现任山西三部六病中医研究所所长、山西省医药学会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医学创新路:从〈伤寒论〉〈三部六病〉到〈系统医学〉》等著作。
本书是三部六病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由三部六病创立人刘绍武传授,由刘绍武之子刘惠生主任医师撰著,创造性地运用三部六病辩证学说,对《伤寒论》全部398条进行逐条解析。本书以三部六病的构架对《伤寒论》进行重新整理,使学习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伤寒论》的基本方法,在临床中很快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