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机体反应性,即指机体对刺激和生物作用应答反应的一切特性的总和。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免疫学、基因组学等边缘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通过大量特定信息的输入(如针刺、气功、微波热效应等),以激发机体的自我组织、自我复制与自我矫正的潜在能力,达到了临床治疗的目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有机生命体内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巨大潜在能力系统,即机体反应系统(包括自稳调节机能)。中医学从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出发,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机体反应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人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主体,通过经络的沟通、气血的畅达、脏腑的联系,构成局部与整体统一的功能活动系统。它不但维持体内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保证人的生命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调节着人体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自出生后就生活在自然界,外界中各种微妙的运动变化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人体,如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为适应它,人亦有目的地改变生理机能。《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而一日中的昼夜晨昏变化亦不例外,《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的这种对内调节及对外适应功能的活动,从而维持了“阴阳匀平”“九候若一”的健康状态。当然这种“阴阳匀平”的状态并不是静止的绝对平衡,而是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即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的相互斗争中而达到的相对动态平衡。《内经》将它称之为“权衡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