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儒、道、佛的基本内涵

儒家强调“入世”“有为”“现实”。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探寻,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儒家的“入世”情怀。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这种有为的精神,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可以代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这其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重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可见,儒家是一种“入世”“有为”和“现实”的学说。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

道家强调“超世”“无为”“超现实”。“道”分道教与道家。道教是一种宗教,而道家则是一种哲学。道教作为宗教,追求的是彼岸;而道家作为哲学则追求超越。“超世”用庄子的话讲又叫忘世、游世。“超世”与儒家的思想不同,它对现实的制度、社会的运作、人与人的交往采取一种批判态度——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追求人道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超世”与“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即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无为而无不为。“因物之性,顺物之情”,即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人性,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无为。故,道家讲的无为,是自然无为。所谓超现实,哲学上叫超越常识的经验,它的思想是对社会的批判。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得醍醐灌顶,非常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种超越,是一种内心的浪漫、空灵、逍遥和自由。

佛家强调“出世”“空无”“非现实”。

佛教基本理念包括四谛与八苦、八正道。四谛,即苦、集、灭、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色、受、想、行、识)。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不懂佛家就不容易出世。佛家主张一种“空无”的观点,应该具有“非现实”的特点。但它不是完全否定、摒弃是非观。佛家讲的非现实性以及关于社会、人生的诸多痛苦和烦恼,其目的仍是为了人的解脱、超越和洗净。

总而言之,“儒”——治世。就是强调有为。孔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认为人活着就是要兢兢业业,“做点什么”。“道”——治身。终极追求为长生不老。老子主张“全真保性”,即保持人的原始状态——生下来怎样就怎样。“佛”——治心。佛家追求无欲状态,认为任何事物都只是一个幻象,得与不得都一样。

人要奉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存原则,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修身方面:一方面要入世,勤俭,奋斗,谨言,慎行,敢于制度创新;另一方面须超世,超越世俗,飘逸,隐退,低调,稳步发展,学会放弃,奈得住寂寞,所谓“天下几人能隐遁,汉家九鼎赖渔樵”,即要有博大、淡泊、超越的情怀。要有“有”与“无”的境界:“有”中不忘“无”,才能把持得住,才能永续事业。大商谋予,小商谋取。“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所谓“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Epf9bk4BKajeSsYXVdJYxgP+gqUKNJ7ImzSi5l9j9QqHAHIV7kJMuhPAtnfpGe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