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即收集疾病资料,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指出:“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这是说,望诊是用目观察病情的诊病方法,闻诊主要是听声音(现包括嗅气味) 的诊病方法,问诊是通过询问了解病情的诊病方法,切诊是以手切按脉搏或其他部位的诊病方法。由此可见,四诊是针对患者在不同方面所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段来获取病情资料,以达到全面、准确了解病情的目的,为诊病、辨证提供可靠的依据。四种诊法各有所长,并无高下之分,故临床运用诊法时,不可偏执一端,片面夸大某种诊法的作用;或者仅依赖某种诊法,导致病情资料掌握不全,诊断不准,或者被某些假象所惑而误诊。临床诊病,应当望、闻、问、切并用,四诊合参,做到全面、准确、规范地收集病情资料,综合分析,以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中医诊法的形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四诊便有萌芽。《周礼·天官冢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说明当时至少已有望诊、闻诊的方法。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公元前5 世纪的著名医家扁鹊,能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临床诊病已运用了望、闻、切的诊法。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形成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有大量对四诊的论述。《素问·五脏生成》说:“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素问·征四失论》提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其奠定了中医诊法的基础。《难经》更是明确地提出了中医的诊法即是望、闻、问、切四种,其于《难经·六十一难》中提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从而建立的中医诊法体系一直沿用至今。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将《黄帝内经》《难经》的四诊方法运用于临床辨证,仅其著作《伤寒论》397 条中,记载有脉象者就达130 条之多,涉及26 种脉象。之后,历代无数医家不断总结临床行之有效的诊法,从不同角度充实和丰富四诊的内容,形成了如《脉经》《察病指南》《敖氏伤寒金镜录》《望诊遵经》等许多诊法专著,推动了中医诊法的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