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源流与发展

中医学是在临证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在远古时代已比较重视产育,在唐代已经有医学教育;宋代开始设立专科,产科在此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妇科则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比较突出,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重视生殖,优生优育

中国在远古时期已十分重视生殖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生殖”一词,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

夏商周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当时已有关于生殖与不孕的记载。殷周甲骨文记载的21 种疾病中,有“疾育”。《易经·系辞》指出:“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易经·爻辞》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育”等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分别记载了一些“食之宜子”或“使人无子”的药物。

中国古代的优生观包括避免近亲婚配和胎教。当时认为同一氏族不宜通婚,因不利于生育。《左传·昭公元年》曰:“内宫不及同姓,其生不殖。”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鲁语》指出:“同姓不婚,恶不殖也。”胎教最早的案例是周文王母亲,载于刘向《列女传》,云:“太任,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而生文王。”主张妇人怀孕后当慎其言行、起居,以教化胎儿,是中国自然哲学“慎始”观的体现。

二、妇科理论与妇科医生的出现

春秋战国已有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的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带下医”就是最早的妇产科医生。当时已有处理难产和人工助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谓:“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这是手术助产的最早记载。《左传·隐公元年》曰:“庄公寤生,惊姜氏。”这是臀位难产的记录。《左传·僖公十七年》谓:“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这是双胎并过期妊娠的案例。

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其最早描述了女性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论述了生殖功能由初发、旺盛以至衰竭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理论渊源。《内经》还论述了生命之本。《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 《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内经》记载了“带下瘕聚”“不月”“崩”“不孕”等妇科病证,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记载了365 种药物,包括妇产科药物88 种。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和妇科杂病之辨证论治,奠定了妇科治疗学基础。其治法不仅有内治,还有外治,如以狼牙汤沥阴中、以蛇床子裹成锭剂纳阴中等,开创了妇科外治法的先河。华佗将针刺与药物配合以下死胎。此时,中医妇科已现雏形。

晋朝王叔和《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症第一》指出:“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三部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并记载了临产时之“离经脉”和产后的常脉与病脉。首次提出了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如“居经”“避年”“激经”等。

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根据胎儿生长发育规律,提出妊娠各阶段养生要点及针灸禁忌,奠定了妊娠期保健的基础。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中医病理学专著,有8 卷论妇科病机,提出冲任损伤是经、带、胎、产及不孕、癥瘕等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三、专科设置,世界领先

中医专科的分化始于汉代,设“女医”或“乳医”,隶属于太医令;并有女性从事宫廷侍医。

唐代设太医署,建立了新的医事制度,重视医学教育。有管理医务行政的医官,还有医师、医工、医生等,并设医博士、助教以教授医学。

宋代设太医局,分为九科(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折疡、产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禁科),共300 人,其中产科10 人;设有产科教授,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之独立分科。专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术的发展,此期的产科技术得到较大提高。宋代产科专著有杨子健的《十产论》,详细记载了各种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记载产后“三冲”危症,即冲心、冲胃、冲肺的证候和预后。此外,还有齐仲甫的《女科百问》,李师圣、郭稽中的《产育宝庆集》,薛仲轩的《坤元是保》,陆子正的 《胎产经验方》等。

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是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专著。汇集了南宋以前40 余种医籍中有关妇产科的理论和临证经验,共260 余论。提出“妇人以血为根本”的观点,突出冲任损伤的病机:“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对后世影响较大。

明代和清代是中医妇科发展的时期,名家和专著众多。明代有薛己《女科撮要》和《校注妇人良方》,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广嗣纪要》和《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武之望 《济阴纲目》等。万全在《广嗣纪要》提出“五不女”之螺、纹、鼓、角、脉乃女子生殖脏器与生理功能缺陷,是妨碍生育的因素。可见,当时已观察到禀赋异常的问题及其对生育的影响。

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注重肾、肝、脾,强调七情内伤及房劳伤肾导致妇产科疾病。创制完带汤、清经散、两地汤、定经汤及生化汤加减方,流传甚广。吴谦编《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六卷,是医学教科书。肖慎斋《女科经纶》、沈尧封《女科辑要》、陈修园《女科要旨》等,亦各有特色。

四、当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中医学的教育事业在20 世纪得到较大发展。从传统的师承授受逐渐转向院校教育。20 世纪初叶,京、沪、穗等地陆续开办全日制的中医学校,并附设中医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6 年国家开办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首批4 家中医学院,其后,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开办中医学院。中医妇科作为一个临床学科在教学、医疗和研究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编写出版了全国统编、规划的数版《中医妇科学》教材;各省区、市、县均有公立中医院;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部分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中医学专业。

中国从1978 年开始培养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包括中医妇科学专业的硕士、博士。近30 年来,已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有中医妇科学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中医妇科的学术研究,包括整理、研究古代中医妇科专著和中医经典著作中的妇科条文,出版了《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规》《傅青主女科》等校注本。继承、整理全国各地著名中医妇科专家的学术经验,出版了《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刘奉五妇科经验》《朱小南妇科经验选》《罗元恺医著选》《罗元恺论医集》《哈荔田妇科医话医案》《百灵妇科》《何子淮女科经验集》及刘云鹏《女科治验》等专集。另外罗元恺主编的《实用中医妇科学》、夏桂成主编的《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和刘敏如主编的《中医妇产科学》,对推动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班秀文、夏桂成、刘敏如教授被评为“国医大师”。

对“肾主生殖”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生殖轴学说、中医周期疗法等,并深入研究其机制。

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级研究成果。对崩漏、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综合征、女性生殖道炎症、先兆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病、不孕症、子宫肌瘤等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法与治疗机制进行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XwAhXnqSDQg3z+pJIf0Qb1pCVcGNfOMtd3jtVMRETfKygtF3b9Q62CvP6ata/G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