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财富幻象:“渴望”不等于“喜欢”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只狐狸特别想吃葡萄藤上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去摘,但它跳得不够高;再跳起来,还是够不着;再跳起来……狐狸试了又试,最终也没有成功摘到葡萄。最后,它决定放弃,一边走一边说:“我敢肯定,葡萄是酸的。”

狐狸下意识地接受了自己并不是特别想吃到葡萄的想法,于是它便能够“心安理得”地离开。这就是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酸葡萄心理”的由来。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狐狸继续尝试,并且吃到了它想吃的葡萄,最后它也很可能会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喜欢葡萄。

收入增长无法带来更多幸福感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许跟寓言中的狐狸一样,在某个时候也会渴望得到自己其实并不那么喜欢的东西,金钱就是其中之一。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在一项研究中指出:

大部分人认为高收入等于快乐,但这个说法事实上极为虚幻。高收入的人对生活会感到比较满足,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他们甚至更容易紧张,也不太会享受生活。收入对于生活的影响是短暂的。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过度宣扬收入是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因为他们只是在用传统的视角衡量自己及他人的生活罢了。

为什么收入的增加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主要原因有如下四点。

第一,人的适应能力让我们通常高估自己从某一事物中持 续获得快乐的可能性。 就像从明处来到暗处,我们刚开始会觉得落差很明显,但很快我们的眼睛就会适应黑暗。正是因为人的这种适应能力,所以买新房子、涨工资固然会让我们感到开心,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会因此长期快乐下去。

第二,比较的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评判幸福感时更多地依 据自己的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的高低。 提高所有人的收入并不能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让人感到幸福的是自己相对收入的增加,而不是绝对收入的增长。当相对地位发生变化时,人们的适应性也会提高,人们会增加期望值,进行更多的社会比较。

第三,边际递减效应。 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在1974年提出幸福饱和理论,他认为幸福感不是一直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的,它符合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收入的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会逐渐减小,当收入的幸福感边际效用达到零时,个人的幸福感就会进入饱和状态;过了这个饱和点,个人收入的增加将不再对个人幸福感产生影响。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大数据行为研究室”的大数据研究也发现,中国各个城市的幸福感与GDP的增长不是完全的线性关系,而是边际递减的关系。当人均GDP小于5万元时,各个城市的市民的幸福感与GDP的增长有密切的对应关系,GDP的每一点增长都能增加市民的幸福感。但是,当人均GDP突破5万元时,其他因素,如环境、教育、自主权、治安、官员的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对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就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了。

所以说,边际递减效应使得一个年收入上千万元的人和一个年收入十万元的人都薪资翻倍,他们由此产生的幸福感会完全不一样。

第四,过度强烈的挣钱动机有损人的积极情绪。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发现,特别想通过赚钱让自己开心的人的幸福感其实更低。因为只想挣钱的念头会让人忽视生活中其他积极的体验,甚至降低人的社会责任感,影响人际关系。当金钱和家庭关系产生冲突时,这还会造成精神压力,损害心理健康。同时,收入的增加有可能伴随着消费欲望的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消费欲望会渐渐抵消之前提升的幸福感。

必须承认,金钱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除了能满足我们基本的温饱需要,还代表一种身份、地位、权力及对资源的拥有,它能够激发人的信心、力量和效能感。想挣钱或存钱并没有错,物质上的富有、金钱上的保障能给我们更多选择的自由,然而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需要提醒自己,金钱能带来快乐、幸福的体验,但不意味着快乐、幸福本身。若把手段(赚钱)当作目标(获得幸福),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Kent Berridge)通过实验发现,人类“渴望”和“喜欢”的感觉由大脑不同的神经通道产生。“喜欢”的神经通道位于大脑皮质的下部,如果采用电极刺激这些区域,特别是刺激伏隔核,人就能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控制人类“渴望”区域的神经系统与“喜欢”区域的神经系统连接,也在大脑皮质的下部,只是“渴望”比“喜欢”的神经分布更为广泛,而且受不同的神经化学激素刺激——影响“渴望”的神经化学激素主要为多巴胺。

有意思的是,很多产生药物依赖的人的兴奋反射区域主要是“渴望”区域。这些人经常表示他们特别“渴望”这些药品,但他们并不见得“喜欢”它们。请从这个角度思考你对财富的追求,扪心自问,你是真的“喜欢”金钱,还是“渴望”金钱带给你的某种满足与成就感?

正如生活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一样,能让我们真正喜欢的,也许恰恰是那些朴素无华而又真实长久的事物,比如亲情、友谊、工作、学习、运动、艺术、希望等。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轻易被自己所“渴望”的事物欺骗。

幸福,人生的终极财富

在成为芝加哥市的一名教师之前,玛瓦·柯林斯(Marva Collins)在一家资产数十亿美元、人人都有可能获得巨额财富的集团工作。然而,当柯林斯与患有自闭症的学生蒂法妮互动,她看到这个被专家认为无法被爱、被教育的孩子在自己长久的关爱下开始学习,并第一次说出“我爱你”时,这一刻对柯林斯来说比什么都有价值。

1975年,柯林斯在她居住的社区里创办了城西预备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同一社区,他们都因为品行恶劣或成绩不良而被学校开除。柯林斯开办这所学校的目的正是帮助这群孩子为重新回到学校而做准备。当年的芝加哥市中心是毒品和犯罪的温床,在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城西预备学校是这些孩子流浪街头前的最后希望。

之后,这些曾被认为无法被教育的学生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爱默生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一度被看作无可救药的他们后来几乎都考上了大学。柯林斯的学生们证实了她的信念——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

在学校创办之初,柯林斯没有什么资金,她甚至把自己的家当作教室。此后20年里,她因经费不足而数次面临学校倒闭的危机。如今,美国有很多个州相继创办了玛瓦·柯林斯学校,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也都蜂拥前往芝加哥学习她的教育方式。

20世纪80年代,里根和布什政府都曾邀请柯林斯出任美国教育部长,但被她婉拒,因为她相信,只有课堂才是她能真正创造奇迹的地方。

柯林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教学带给她的快乐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对她而言,人生的终极财富是幸福,而不是金钱或声望。

柯林斯的故事让我想到自己的恩师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进行数据分析,从著作引用率、教科书覆盖率、重大奖项等方面衡量其杰出性,然后得出了一份排名,其中排在第19位的理查德·尼斯贝特教授就是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

尼斯贝特教授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思想者和科学的播种者,他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心理学大师,其中有很多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有一项研究发现,尼斯贝特教授培养的学生占据了美国一流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专业将近20%的领导岗位)。他不光学问做得好,人品也非常优秀,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5年,我当时有机会成为福特公司派驻中国的代表之一,年薪非常高。我向尼斯贝特教授汇报了这一消息,没想到他把我邀请到他的家里,和我进行了将近3个小时的谈心。他特别提出,上帝给每个人安排好了位置,科学家其实行使着上帝的职责,代表上帝判断人间的真伪,而我和他的生命交集中一定有更高级的意义。

那是我第一次被宗教式的使命感震撼。我此前一直认为,教授只是一个工作岗位而已,做科学研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方式和手段。但对尼斯贝特教授而言,科学是一项神圣、高尚的事业,人从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绝非金钱所能衡量。但尼斯贝特教授本人并非宗教信徒,他出于科学家的理性和对人类生命的挚爱,才把心理学研究当作神圣的事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永远在追求、探索未知的领域。”

正是与尼斯贝特教授的这一次长谈,让我体会到我以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职业使命感,于是我决定放弃福特公司的高薪聘请,潜心做科学研究。我在博士毕业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乃至后来回到中国在多所高校任教,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十几年弹指一挥间,跟很多有留学经历或在企业界打拼的同辈相比,论收入我是远远不及的,但我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满意,即便有时辛苦,我依然常常觉得幸福。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出现了无数职业。我认为从事教育工作会让人感到幸运、满足、幸福,因为沟通是快乐的,交流是舒适的,帮助他人是幸福的。对我来说,这些愉悦的体验也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

如何用钱“买”幸福?

日常生活中,除了在职业选择这样的大事上要摆正金钱的位置,其实很多日常习惯,尤其是消费习惯,也能反映一个人的金钱观。那么,有没有办法让金钱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呢?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尝试。

第一,花钱买时间。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然而心理学家发现,在带给人幸福的体验上,时间胜于金钱。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待在一起,比为了钱去加班或者降低社交的频率,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当我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时,我们反而容易把不直接创造经济收益的行为看作“浪费时间”,从而变得更加急躁,很难体会到独处或跟亲友相聚的幸福感。

花钱买时间,就要避免在一些重复琐碎的事情上亲力亲为。比如家务,你可以请钟点工来做,也可以通过给家里添置扫地机、洗碗机、烘干机等设备来解决。又如购物,在网上订菜、采购生活用品等,能节省大量往返菜市场、超市的时间。此外,一年给自己安排一两个悠闲的假期也是对自己必要的奖励,及时休息、充电能让你感受更多生活的乐趣。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把多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宅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或埋头看剧。必要的娱乐活动可以放松身心,但更重要的还是花时间和“正确”的人待在一起,包括亲人、朋友、老师、贵人等。

第二,花钱买体验。

有些人在心情烦躁、情绪不好的时候会拼命花钱买东西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心中的不快。其实跟买鞋子、衣服、包等物品相比,旅游、听音乐、看电影等娱乐体验带来的快感更加长久和深远。

享受体验能拓展我们的时间。因为生命有限,充分享受每一个瞬间,把每一分钟都活得幸福和愉悦,我们的生命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

第三,花钱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

如果我们在心情不好时能跟亲人或朋友交流,哪怕只是一两句关心的话也会让我们觉得好受一些。这样的关心就是一种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和金钱所代表的资源都是我们安全感的源泉,过分重视金钱则会降低我们对社会支持的渴望,让我们忽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商人重利轻别离”等。

美国洛杉矶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艾伦·费斯克(Alan Fiske)认为:亲密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伤害靠金钱很难弥补,反而要用更多的社会行为、更亲密的举动来弥补。因此,密切关注他人的幸福,把闲钱花在别人身上(邀请朋友聚餐,在纪念日给亲友准备礼物,做慈善,等等)比把闲钱花在自己身上更能带来幸福感。 O7Ctq7MfGUQ4GGxa1nqtT65l5yC8HSOIPyvgDmTCjkCY2hJYtEGcUwulbOfMA/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