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讲
认清你自己

在之前的章节,我们讨论了“学习”和“朋友”,了解了“君子”和“仁”,现在,我们要了解一下“自己”了。

这个话题,要从孔子在《论语》中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说起。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没有点绕口令的感觉?

这句话其实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在《论语》中,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子曰:“由,诲(huì)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其实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子路。子路这个人呢,姓仲,名由,字子路——会不会联想到家里无线网络的“路由器”?我们的古人,除了“名”以外还有“字”,比如我们在第2讲就说过,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用“字”来称呼人呢,显得更尊敬一些,而老师对学生说话,是可以直呼其名的。

“诲”的意思就是教导、教育。我们有个成语叫“诲人不倦”,往往用来形容好的老师,意思是好老师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当然,如果是不好的老师,我们就会故意更换一个字,说成“毁”人不倦。

这段话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

孔子说:“仲由啊,教你的东西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求知之道!”

你们看,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就是讲人在求知的道路上应该诚实:知道的,就承认自己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自己不知道。

但我们都知道,要做到前半句不算太难,这话的重点在后面半句:对于自己不知道的,要有勇气坦白承认。这是挺不容易的。

为什么不容易呢?因为这意味着需要你放下虚荣心,不害怕丢面子。但这恰恰是正确的求知之道。因为你承认自己有东西不知道,就意味着你已经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欠缺哪方面的知识,这会让你产生踏踏实实学习、补上这个缺口的动力。而且,只有在老师面前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不知道,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你具体的帮助。如果你因为害怕丢面子、不懂装懂,那就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你最终的损失很可能比“丢面子”要惨重得多,对不对?

有同学或许要问了:孔子他老人家为什么要特意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这句话呢?其实,还真有点特别的理由。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还得从子路这个人说起。

其实,子路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在第2讲介绍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时候,就说起过他。

子路的年纪其实只比孔子小9岁,他算是孔子比较早的弟子了。根据《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的记载,年轻时的子路不算一个乖孩子。他性格刚强直爽,曾经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身佩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打扮得像今天的“杀马特”青年,耀武扬威地去找孔子挑衅。那孔子是怎么应对的呢?他老人家用“礼”和“乐”引导他,最后子路心服口服,拜入孔子门下。

或许有同学会好奇:孔子究竟有怎样的神通,竟然能够制服子路这样的非主流青年?很抱歉,具体的过程我也不知道,因为《史记》里没有展开讲。但我猜想,这种事情啊,估计光来文的不行,需要文武并用。要知道,孔子他老人家是个身高九尺的山东大汉(放在今天,那得是一米九左右了),要论打架,估计他也是不会输给子路的。

拜入孔子门下之后,子路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保护孔子。《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这样说:“自从我有了仲由啊,就再也听不到别人说我坏话了。”我有时候就在想,是不是因为说孔子坏话的人都被子路给打了一顿呢?

不过,虽然子路对孔子忠心耿耿,但他的性格依然刚强耿直,经常当面顶撞老师。不过,我们也可以从此处看出孔子以理服人嘛,从来不压制学生的个性。当然,如果孔子认为子路错了,也会不留情面地批评这位学生。

下面,我们就要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件事了。

有一次,子路安排他的师弟子羔去一个叫费邑的地方做长官。孔子反对,他认为子羔的学习程度还不够,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所以不同意子路的安排。孔子说:“你这是在坑害人家年轻人。”可是子路不服气,说:“有老百姓,又有可以治理的舞台,就不能边做边学吗?难道只有关门读书才算学习吗?”

咦?子路的话听上去挺有道理的,对不对?

但孔子的回答是:“最可恨的就是你这种不懂装懂。”

那子路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之前说过“学习”,“习”就包括实际操作。边做边学,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这个大道理听起来并没错。而且子路这个人是个急性子,只要他听到孔子有什么教导,就想立刻去做。孔子在《论语》中曾专门有一句话形容他: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句话说的就是子路听到一条就做一条,之前听到的如果还没有做,就宁可不听老师说新的。

应该说,子路这种踏实、实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孔子为什么还说子路是强词夺理呢?因为孔子有他自己的道理:同样是边学边练,做官或者做管理和读书还是很不一样的。

为什么?因为做官是管理、服务一大群人,事关一大群人的安危利害。倘若在这件事上犯了错,造成的损失可不是你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弥补的。这和做数学、学外语可以边学边练习不一样。做练习的时候,倘若做错了,你改正错误就可以了。而做官这事,倘若你的专业知识不过硬就匆匆上任,等于是把一大群人的切身利害都当成了你的练习场、试验场。孔子就是怪子路轻率地把学习程度不够的师弟安排到他不胜任的职位上,这不光是对老百姓、对国家不负责任,也是对师弟的成长不负责任。所以孔子会生气,觉得子路有些不懂装懂,一直提醒他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所以,把这个道理延伸,还可以再向大家推荐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听上去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这也是《论语》里的原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工匠要想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要先把工具准备好。可见,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总归是重要的。而准确地认识自己,一定是准备工作中的必要环节——这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对于子路的提醒,也是对我们大家的提醒。

因为不懂装懂耽误一些事情,算是轻的呢,还有更严重的事。

什么事呢?下面我就来说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代。

我之前说过,春秋时代是个大乱局,但比起战国时代的那种全民皆兵,还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战国时代已经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生死存亡的搏命战争,非常血腥和残酷。

在战国时代,大量的诸侯国经过连年交战,最后剩下七个最强大的国家,我们称之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秦、赵、燕、魏、韩。其中最强大的是秦国,而赵国在军事实力上也是非常强的。有一年,秦国和赵国的军队在一个叫“长平”的地方展开了一场大决战。当时赵国派出的大将是廉颇,就是我们有些同学在课本中学过的《将相和》中的那个老将廉颇。廉颇在这场战争中步步为营,打得很沉稳,不贸然出击。秦国拿他没办法,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条计策:他们散布消息,说秦国一点都不怕廉颇,最怕的其实是赵国的赵括。

这个赵括是谁呢?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这个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说起战略和战术头头是道,自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有时候,赵括和父亲赵奢谈论排兵布阵之道,连赵奢也难不倒他。很多人都认为赵括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父亲并不认为赵括这样就算懂得兵法,也不认为他够资格带兵打仗。赵奢曾经对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赵括的母亲说:“战争是关系到将士们生死存亡的大事,可是括儿却把战争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带兵打仗也就罢了,如果真用了他,让赵国惨败的一定就是他了。”

但是呢,赵王却听信了秦国故意散布的传言,真的把廉颇换了下去,让赵括当了赵国军队的主帅。赵括一上任,就改变了老将廉颇坚守不出的战略,下令全军出击。结果他碰到的是秦国名将白起。白起派了一支奇兵,将出击的赵括军队截成几段,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粮草、接应跟不上,陷入困境。

最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被秦军坑杀了整整40万人,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而赵括也死在乱军之中。

长平之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而根据这场战役中赵括的故事,也出现了一个“纸上谈兵”的成语。

“纸上谈兵”其实就是形容赵括这样的人:理论知识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操作却一触即溃。用我们现在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比5。”

可以说,纸上谈兵的人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孔子他老人家讲的“不知为不知”。以赵括为例,他让貌似渊博的理论知识骗了自己,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实际上对打仗是无知的。

为什么说他无知呢?因为战争是关系到将士们生死存亡、国运兴衰的巨大博弈过程,战场上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是瞬息万变的,其中有多少是人能够观察清楚的?又有多少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呢?和现实的战场比起来,纸上教你的“兵法”实在是太有限了。

而且,“兵法”会给你一种你已经“掌握”了这个领域全部学问的错觉。假如你因此沾沾自喜,以为打仗就是这样轻松容易的事,对这个领域再也没有谦虚和敬畏,这恰恰表明你没有掌握“兵法”的实质。因为你没有领会到“兵法”的基础是现实中的战争,而现实是一个多么广阔无限、变幻莫测的世界。

这个道理放到今天同样成立:倘若你让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现实世界的无限广阔,这说明你连“书本知识”都没有真正掌握。只有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有限,在无限广阔的世界面前保持谦虚和敬畏,做到“不知为不知”,你的“知之为知之”才能够多多少少发挥一点有限的作用。

所以,这里就要引出本讲最后要说的一个道理:学无止境。

永远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在学习上下过功夫、掌握了一些知识而骄傲自满,这会让你看不清自己实际上的无知。

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叫爱因斯坦,他曾这样说过:

“假如用一个大圆圈圈起我学到的所有知识,那大圆圈之外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当我们的知识之圆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这意味着我们接触到的未知世界就越大。由此可见,我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这就是爱因斯坦版本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它揭示出的是这句话更深一层的内涵: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过程没有止境。一个人的知识越渊博,他就越能够感受到世界的无限丰富和自己知识的有限。因为掌握的知识越多,你能够发现的自己无法掌握、无法控制的东西也就越多。

所以,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知识巨人,会在广阔的世界面前始终保持谦虚和敬畏。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是学到了一些东西就骄傲自满,那我们就得对他的专业素养打个问号了。

最后,我们再回到这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他老人家特意对子路说这句话,也是对子路那急性子的一个提醒。踏实肯干、听一条做一条,这固然很好,但是对于当一位父母官、做一项工程,甚至带兵打仗这些关系到一群人切身利害的事情来说,光知道“实干”是很危险的。在投入实干以前,尽量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修炼、打磨到过硬才是正经。对自己的知识程度、能力素养有清醒准确的认识,把应该学习的本领掌握到过硬的程度,再投入实干,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当你准备得越充分,储备的知识越多,就会发现,其实值得学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样你就会永远充满一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会让你避免轻敌和骄傲,也是让你不断学习的一种动力。

本讲知识点

子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他的年纪只比孔子年轻9岁,是孔子比较早的弟子,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根据《史记》记载,年轻时的子路不算是一个乖孩子,性格刚强直爽,是孔子用道理教化了他,将其收为弟子。

子路非常勇敢,又孔武有力,成为孔门弟子后便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保护孔子。

关于子路,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史记》

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鲁迅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曾任太史令,继承父业,撰写史书,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因此,《史记》最初也被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孔子说:“仲由啊,教你的东西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求知之道!”

【理解】这意味着你需要放下虚荣心,不害怕丢面子。承认自己有东西不知道,意味着你能正确地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欠缺哪方面的知识,才会让你产生踏踏实实学习,去补上这个缺口的动力。

【补充】“是知也”中的“知”,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求知之道”,读作“zhī”;二是“知”通“智”,解释为智慧,读作“zhì”。这两种读音和解释都有依据可循,但如果考试遇到相关问题,建议以课本上学到的为标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工匠要想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要先把工具准备好。

【理解】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总是很重要的。而准确地认识自己,一定是准备工作中的必要环节。

纸上谈兵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背景】战国时代,秦国和赵国的军队在一个叫“长平”的地方展开了一场大决战。当时,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相关人物】赵括,自小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释义】在纸上讨论打仗用兵的策略。

【理解】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指口头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以后也可以用到作文中去。

学无止境

【原文】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出处】《问说》,清代刘开著。

【释义】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过程没有止境,应奋进不息。

【理解】一个人的知识越渊博,就越能够感受到世界的无限丰富和自己知识的有限。因为掌握的知识越多,你能够发现的自己无法掌握、无法控制的东西也就越多。这样你就会永远充满一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会让你避免轻敌和骄傲,也是让你不断学习的一种动力。

【补充】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假如用一个大圆圈圈起我学到的所有知识,那大圆圈之外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当我们的知识之圆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这意味着我们接触到的未知世界就越大。由此可见,我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HsecPgsHkIJ6iVrV6WUUsKZKNBtDY18S/qmM+DQC3NJWhQgnJIzmIBYQRMStRIw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