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讲
“仁”到底是什么?

前文说道,《论语》中有一个频繁出现的字,可以说是整部《论语》的核心之一。

这个字是什么呢?就是“仁”。

我们在第4讲“朋友切磋,欢天喜地”中,介绍过孔子的弟子曾参说的一句话: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它翻译出来意思就是:“君子用各种才艺来结交朋友,并借助朋友来增进自己的仁德。”

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交朋友的一种标准。

什么是“君子”,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这一讲,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仁”字。

“仁”到底指什么?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回答。

在《论语》整部书中,关于“仁”的讨论就有50多处,“仁”这个字更是出现了100多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描述“仁”,却从来没有对“仁”给出过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许,这就是读古书的魅力所在吧:随着见识、阅历的增长,我们对于“仁”的体会自然会一点点地丰富起来。

有时候,孔子对于“仁”的描述直截了当,而且看上去也非常简单。比如《论语》中有这样一段: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这里说的是,樊迟向孔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这个问题简单,就两个字:“爱人。”

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那句“仁者爱人”的出处。不过,“仁者爱人”这四个字,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另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

是不是觉得,哇!好简单啊!“爱人”嘛,都用不着翻译了,因为我们今天也是这样说的。这样一来,“仁”的意思不就很好理解了吗?照孔子他老人家的说法,“仁”就是“爱人”,就是“对人要有爱心”嘛。

这样理解有错吗?没错。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仁”看起来那么简单,那在《论语》中,孔子怎么几乎从没有认可谁真正做到了“仁”呢?

他老人家在《论语》里的话往往是这样的话风:

“这位古人啊,十分忠诚、清廉,难能可贵。至于他是不是做到了‘仁’,我可不敢说。”“哎,这位学生啊,治理国家是一把好手,是个人才啊!可是要说他做到了‘仁’,不见得吧。”

哪怕孔子对心爱的弟子颜回的评价一向非常高,但落到“仁”这件事情上,孔子只承认颜回最多也就连续三个月不违背“仁”的标准。在《论语》里,孔子评价颜回的这段话是这样的: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至于其他人,孔子认为就只能够隔十天半个月地偶尔达到“仁”罢了。

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说“仁”那么简单,就是对人要有爱心的话,那么在《论语》中,“仁”为什么经常显得很难做到呢?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仿佛人人都能明白,比如“仁”就是“对人要有爱心”,可是真正实践却不容易。尤其是要一辈子持续地保持“对人有爱心”的状态,实在是难上加难。

所以,要理解“仁”的内涵,我们不妨从“对人有爱心”开始。

比如,“爱心”究竟是什么?“有爱心”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个故事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赤心国》,是中国现代艺术家丰子恺老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也是非常出色的,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

《赤心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军官,为了逃避战乱,他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个叫赤心国的“世外桃源”般的国度。这个国家的人把这位军官招待得很好,可是军官发现,赤心国的人对他那个世界的很多东西感到陌生,感到无法理解。比如“钥匙”:钥匙可以把箱子上的锁打开,而锁箱子是为了避免有人从箱子里把自己的衣服偷走。赤心国的人说,天底下怎么可能有“偷”这种事情呢?你衣服被偷了,你感到冷,难道偷衣服的人就不会冷吗?

军官通过询问,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国家的500个人,只要有一个人感到冷,那么其余的人都会感到冷。同样地,只要有一个人肚子饿,其余的人都会感到饿;只要有一个人遇到危险、惊慌不安,其余的人都会不安,于是所有的人都会想办法帮助这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心”,其中国王的赤心最大,六个当官的赤心比国王的小一点,其余的都是民众,他们的赤心又再小一点。赤心越大,感觉越灵敏。比如,500个人中有一个人因为没有衣服而感到冷了,国王最先有同感,接着是当官的,最后所有人民都觉得冷了——所以,在这个国家,偷衣服是没用的。

军官感到,这“赤心国”真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啊!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都彼此心意相通,共享和平幸福的生活。渐渐地,军官融入了赤心国的生活,和他们同欢乐、共患难。除了身上没有长赤心以外,他简直和他们一样了。

但是,经过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件,这名军官最终还是被送回了他原先那个“正常”的世界。他把自己在赤心国的奇遇讲给人们听,并且希望把他所在的社会改造成同赤心国一样,但大家都笑他是个傻瓜。

故事的最后说,军官不与人争辩,自己努力思考着改良社会的办法,然后呢?然后……直到现在还在努力思考着。

“赤心国”的故事讲完了,你是不是想问:“赤心国”这个故事和《论语》里孔子说的“仁”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你可以仔细回味一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和“仁”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卖个关子,放到下一讲来说。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吧。

我觉得这个故事讲的这个赤心国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能彼此心意相通,对不对?有一个专门的成语是形容这一点的,那就是“感同身受”,意思就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觉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而这种“感同深受”,其实就是“爱”的体现,也是“对人有爱心”的基本前提,换句话说,也是“仁”的基础。

其实,“仁”这个字就包含一种敏锐的感受力,一种“心意相通”。我们知道还有一个成语,叫“麻木不仁”对不对?这个成语形容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他没有了感受力,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由此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说,“麻木”就是“仁”的反面,意思就是原本该通的地方不通了,原本该有感觉的地方没有感觉了。而“仁”就是感受力畅通无阻,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就必然会和他人同欢乐、共患难,于是他们的外在表现就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爱人”,就是“对人有爱心”。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能体验别人的感受好像并不容易啊!所谓的“赤心”这个器官,只是童话故事中虚构的。确实,在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体并不能体验到他人的体验。别人冷了,你不会感受到冷;别人饿了,也不会使你感受到饿。你能够做到的,就是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心”,并受“同情心”的驱使帮助别人。而这种对他人的体验“感同身受”的能力,可以用一个专门的词来描述,那就是“同理心”——就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虽然我们没有“赤心”这个器官,但“同理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每个人原本就有,而且可以通过学习、培养让它更加敏锐、博大。我们再回到那个《赤心国》的故事,那位军官不是就渐渐地融入了赤心国的生活,和当地居民同欢乐、共患难了吗?虽然他没有长出“赤心”,可是他的“同理心”在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得到了滋养,变得更加敏锐和博大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仁”这个字的本意中包含的“相通”、敏锐的感受力,指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能力(比如故事中“赤心”的能力),更是一种心灵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前面说的“同理心”。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同理心,所以孔子讲“仁”就是“爱人”,我们都会觉得容易理解。

可是要时时刻刻都保持富有同理心的状态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从不轻易认可人达到了“仁”的境界。

那么,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同理心呢?途径之一就是尽量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对比自身的感受,来领会、理解他人的感受,然后根据这样的领会和理解,决定自己的行动。在《论语》中,孔子是这样总结这条通向“仁”的途径的,这也是一句著名的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没错,这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话,就出自《论语》。

把这句话直接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这样对待,那么你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说个我读小学时的故事。

我小学时挺顽皮的,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每人买了一把玩具气手枪,可以射出子弹的那种,打在人身上很疼(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挺危险的,而且现在肯定也不允许卖给小学生了)。我拿着这把手枪,就对着我同学屁股开了一枪,看他疼得龇牙咧嘴,我哈哈大笑:“有那么夸张吗?”结果,这同学抬手也对着我的屁股打了一枪,那种钻心的疼痛啊,唉,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你看,这其实也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挨了一枪,知道这有多痛了,所以就再也不拿枪打别人了。

当然,这层意思还有另一种说法,叫作“换位思考”,就是碰到什么事,站在别人的处境或位置上想一想,有时候就会想明白很多。

现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如果你不想受人欺诈,那就不要欺诈别人;如果你不想受人欺负,那就不要欺负别人;如果你不想被人伤害,那就不要伤害别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就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的效果,就相当于你拥有一颗赤心,可以体验到他人的体验。只不过,赤心是长在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将心比心——或者说“感同深受”或者“换位思考”,是让你用理智、用心灵去理解和领会他人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考虑和实际操作,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心”变大了,变得越来越博大而敏锐。也就是说,你越来越富于同理心,越来越善于理解他人的世界,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和他人的心灵相通——而这,就是离孔子所说的“仁”越来越近了。

或许有小读者看到这里,心里会有一些隐隐的不安——把自己的心变得博大、敏锐、更有同理心,未必是一件好事吧?

“如果我更多地感知别人的痛苦和焦虑,那我是不是也会变得越来越痛苦或焦虑?”

不得不说,这是个好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古往今来的哲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可以简单粗暴地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有高尚的灵魂,不能做自私的人,吧啦吧啦吧啦。但这样解答你未必会服气。

说实话,要解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重新开一门课程。我就先简单说一个自己的感悟吧。

随着你们渐渐长大,会发现,人是需要有存在感和成就感的。在小时候,你的成就感可能来自考一次100分,吃了一顿好吃的,打游戏吃了一次鸡,等等;等到渐渐长大了,你的成就感就会来自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得到了一份好工作,找到了一个自己爱并且爱自己的人,以及赚了好多好多钱——嗯,赚钱并不是不能放到台面上说的事。

没错,这些都是我们成就感的来源。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有一种成就感其实是超越这些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那种在你体会到别人的想法,给予别人帮助、回应、呼应之后,别人给予你同样的反馈。那种存在感,甚至可以说被需要感,会带给你很大的满足。而要做到这一点,和你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少钱,是没关系的,这需要建立在你有足够的同理心的基础上。而这也是我们人类能够在这个星球上成为主宰,成为万物之灵长的基础之一。

我们不要刻意地去说:啊,我要努力做到“仁”啊!其实不用刻意去想,只要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别人、富有爱心,我们其实就在慢慢接近“仁”了。而且,在这个接近的过程中,看上去得益的是别人,其实更是我们自己。

“仁”在《论语》中出现得非常多,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陆续有所涉及。

在这一讲的最后,我送大家一段法国大作家雨果先生的名言: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愿我们都拥有这样一颗心灵。

同学们,我们下一讲见!

本讲知识点

仁者爱人

【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出处】《论语·颜渊》

【释义】如果你不希望被别人这样对待,那么你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理解】以这样考虑问题的方式为基础,后来延伸出一系列话,比如“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曾参

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曾参是孔子晚年收的弟子,也是孔子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参与编写了《论语》,后世称他为“曾子”。他还写了《大学》,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讨论教育理论的著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就是“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曾参其实也有很多名言,比如我们知道的一些语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三省吾身”,“任重而道远”等。

丰子恺

我国著名画家和作家,1898—1975年,浙江省石门县(今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赤心国》这个故事出自2012年出版的丰子恺的图书《文明国》。

丰子恺的漫画、散文往往都在描绘一些寻常的生活场景,而这些生活场景又往往蕴含着朴实的道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因此,时至今日,丰子恺的作品依然让我们这些读者心旷神怡。

雨果

1802—1885年,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名言】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悲惨世界》)。 x2fk7Vp+4DRk1tVryPNXYxoGY5DBDr6O86CHsLUVja7YDuO75ATHa24Objuyn1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