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的运营商对未来 5G 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网络发展节奏的理解与预期不同,在整个5G网络的部署节奏和技术选择上,全球不同的运营商体现出了差异性。在整个NGMN(Next Generation Mobil e Networks,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和3GPP的网络架构的讨论中,各运营商分别提出了7 种不同的网络架构选项 [2] 。其中最主要的几种网络架构选项分别如图4.2-1~图4.2-5所示。
在选项2中,5G gNB(Next Generation Node B,下一代基站)直接连接到NGC,这种方式也是典型的5G部署方式之一,即部署全新的5G网络,包括5G gNB和NGC,与4G核心网之间通过N26接口进行互连互通,如图4.2-1所示。
图4.2-1 选项2
此外,一些急于部署5G网络的运营商,提出了在现有的4G网络之上直接引入5G NR的部署架构,即选项3和3a。对于选项3,5G gNB直接连到4G LTE eNB (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5G gNB的数据直接从4G LTE eNB分流。而对于选项3a,5G gNB的控制面使用4G LTE eNB,而数据面则直接从核心网分流。这种架构的好处是控制面承载在现有的 4G 网络上,可以很好地保证覆盖,使得终端避免频繁地切换,当5G网络有覆盖的时候,网络通过双连接把4G LTE eNB和5G gNB的能力聚合在一起为终端服务,如图4.2-2所示。
图4.2-2 选项3和3a
而选项4和4a则是另一个极端的方式,5G部署全新的网络,包括5G gNB和NGC,演进的4G eLTE eNB经过功能升级,通过5G gNB接入5G NGC(选项4);或者演进的4G eLTE eNB的控制面通过5G gNB接入NGC,而数据面直接从5G NGC分流(选项4a),如图4.2-3所示。
图4.2-3 选项4和4a
有一些对5G NGC新功能非常偏好的运营商,提出了将演进的4G eLTE eNB直接接入5G NGC的选项5,希望使得4G无线网可以直接享受到5G NGC的优势,如图4.2-4所示。
图4.2-4 选项5
一些对5G频率覆盖能力有较大顾虑的运营商提出了选项7和7a的网络架构,引入新的5G NGC,演进的4G eLTE eNB接入NGC,而5G gNB通过4G eLTE eNB接入5G NGC(选项7);或者5G gNB的控制面通过4G eLTE eNB接入5G NGC,而数据面则直接接入5G NGC(选项7a),如图4.2-5所示。
图4.2-5 选项7和7a
另外,在无线网络架构方面,5G也引入了一些新的变化。4G接入网采用BBU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单元)两级架构。为了降低部署和运维成本,实现灵活快速的部署和业务引入,5G接入网定义了CU(Central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单元)和RU(Remote Unit,远端单元)三级架构 [3] 。CU设备通常采用通用平台实现,实现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DU设备实现物理层等实时性需求较高的功能,原4G接入网中BBU的部分物理层功能与 RRU 功能合并为 RU 功能。相比于 4G 扁平化架构,5G 引入CU-DU分离架构,一方面作为高层协议栈,锚点有利于实现多连接、高低频协作以及切换性能优化,另一方面便于未来网络平台实现接口的开放,更好地支持 MEC (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及SON等功能的部署。
具体的CU和DU的功能划分有8种选项 [3] ,如图4.2-6所示。
图4.2-6 CU和DU的功能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