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软体动物心理

作为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我最喜欢的教科书是《无脊椎动物》(Animal Without Backbones)。就我的科研兴趣而言,这个选择也许看上去颇为古怪,但那一切奇异的生命形式是我闻所未闻,甚至无法想象的——有些生命形式如此微小,你得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它们令我肃然起敬。这本书讲述了大量关于所有无脊椎动物的细节,从浮游生物和水绵到蠕虫、软体动物和昆虫——它们组成了97%的动物王国 。尽管认知研究几乎完全只集中于只占动物王国极小一部分的脊椎动物“少数民族”,但这并不是说其余的动物就不会运动、进食、交配、打斗和合作了。很显然,有些无脊椎动物的行为比另一些要更为复杂,但它们都需要留意周围的环境,并解决出现在它们生活中的问题。正如几乎所有这些动物都有生殖器官和消化道一样,如果它们没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就无法生存下来。

无脊椎动物中最聪明的分支是章鱼。这是一种软体的头足纲动物,或者说是“脚长在头上”的动物。这个名字挺恰当,因为它们湿软的身体是由一个脑袋直接连着八条触肢而组成的,而躯体部分(外套膜)则位于头部的后面。头足纲是一个古老的纲,刚好在陆地脊椎动物之前出现。不过章鱼所属的类别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分支。无论是在解剖结构上还是在心理上,我们都似乎和它们没有任何共同点。但据报道,它们能够打开一个有着防儿童开启瓶盖的药瓶。由于要打开这种瓶盖,得将瓶盖按下去,并同时旋转,因此,这需要技术、智力和耐心。有些公共水族馆会有展示章鱼智力的表演。人们将章鱼关在一个玻璃罐头里,并将盖子盖上拧紧。就像真正的逃生大师霍迪尼一样,章鱼只用不到一分钟就能从罐头里面用它的吸盘吸住盖子,拧开盖子逃出来。

图8-3 章鱼有着极为非同凡响的神经系统,这使得它们能够解决一些颇为困难的问题,比如如何从一个盖子拧紧了的玻璃罐头里逃出去

但是,如果给章鱼一个透明的罐头,里面装着一只活着的小龙虾,让章鱼将罐头打开,章鱼却什么也不会做。这令科学家们极为困惑,因为罐头里美味的小龙虾清晰可见,还活蹦乱跳。也许章鱼没办法从外面拧开盖子?结果表明,这又是一个人类的错误判断。尽管章鱼视力上佳,但它们极少依靠视觉来捕捉猎物。它们主要通过触觉和化学信息来捕猎。如果没有这些线索,它们便无法辨认出猎物。一旦将那个罐头外面涂上鲱鱼“黏液”,使罐头闻起来像鱼一样,章鱼就会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捣鼓罐头,直到把盖子弄开,然后它会迅速取出小龙虾并吃掉它。随着章鱼技能的发展,这一过程成了日常步骤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我们很难不去将章鱼对我们反应的方式拟人化。有只章鱼很喜欢吃生鸡蛋。它每天都会得到一个鸡蛋,并会将鸡蛋打破,吸食里面的蛋液。但是有一天,它意外拿到了一个臭鸡蛋。当它注意到鸡蛋臭掉了时,立即将没吃掉的臭蛋从鱼缸边缘扔回给了那个给它鸡蛋的人类——这个人当时目瞪口呆 。鉴于章鱼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人,它们很有可能能够记住这些遇见过的人。在一项辨识测试中,一只章鱼接触到了两个不同的人。其中一个一直给它喂食,而另一个则用一根鬃毛或棍子轻轻戳它。起初,这只章鱼对二者的态度并无不同。但在好几天之后,它开始对这两个人区别对待了,尽管二者穿着一模一样的蓝色罩衫。当它看见那个讨厌的人时,它会缩回去,从它的漏斗结构 中喷出水流,并在两眼之间出现了黑色的条纹——这是与威胁和愤怒相关的一种变色。而它会接近那个对它很好的人,并且不会做出任何弄湿她的举动

在所有无脊椎动物中,章鱼的脑部是最大也是最为复杂的,但对它非凡技能的解释也许并不在此。这种动物的神经结构十分奇特。每只章鱼有近2000个吸盘,每个吸盘都有自己独立的神经节,每个这种神经节由50万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的数目加在一起相当大,还不算它那由6500万个神经元组成的脑。此外,在它的触肢上,还有一条顺着触肢方向生长的神经节链。它的脑与所有这些“小型脑”相连接,这些神经节之间也彼此相连。在我们人类中,脑会给出唯一的中央命令;而在头足纲中却不是这样。它们的神经系统更类似于互联网,有着强大的局域控制。一条切下来的触肢可能会自己蜷曲起来,甚至会自己拿起食物。与此相似,章鱼可以将一只虾或小螃蟹从一个吸盘递到另一个吸盘,就好像一个传送带,将食物送往章鱼口腔的方向。当章鱼出于自我防卫而改变皮肤颜色时,这一决定也许是来自中央命令的。但它的皮肤或许也参与了做决定的过程,因为头足类的皮肤可以对光进行探测。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这种生物有着能“看见”的皮肤和八条能独立思考的触手

对这一点的认识造成了一些大肆宣传,声称章鱼是大海中最聪明的生物,是一种有知觉能力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停止食用它。但我们不应该忽略海豚和逆戟鲸,它们的脑比章鱼要大得多。尽管章鱼在无脊椎动物中出类拔萃,但它会使用的工具相当有限。当它面对镜子时,它会像小型鸣禽一样疑惑不解。我们仍不清楚章鱼是否比大多数鱼类都更聪明,但我必须补充一句:这种比较几乎毫无意义。我们不应将认知研究变为一场竞赛,而是应该避免拿苹果和橙子作比较。章鱼的感官和解剖结构,包括它分散的神经系统,使它独一无二。

倘若“独特性”一词有最高级,那么章鱼大概是最为独特的物种了。我们无法拿章鱼与其他任何动物种类作比较。这和我们人类很不同——人类是由一系列陆地脊椎动物演化而来的,而这些动物的形体构型 及脑在结构上都非常相似。

章鱼的生命周期很古怪。大多数章鱼只能活一到两年,对拥有像它们这样的智能的动物而言,这是很不寻常的。它们一边试图远离捕食者,一边快速生长,直到它们有机会交配并繁殖为止。在那之后,它们便会死去——它们不再进食,体重下降,并开始衰老 。亚里士多德曾观察过这一时期:“在产下后代后……(它们)变得愚笨了,被水流四处抛掷也不甚在意。要想潜下去徒手抓住它们是很容易的。”

这些短命的独行侠没有任何可以进行交流的社会组织。鉴于它们的生物特性,章鱼并无必要对彼此加以关注,除非对方是它们的对手、交配对象、天敌和猎物。它们当然没有朋友或配偶。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会从彼此身上学习或者传播行为上的传统——而许多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都会这么做。它们没有社会关系,缺乏合作,并且会同类相食。这些令头足纲动物与我们极为不同。

它们最大的担忧是天敌。不仅同类可能吃掉它们,几乎周围的一切都能吃掉它们——海洋哺乳动物、水鸟、鲨鱼,以及其他鱼类,还有人类。当它们长得更大时,它们自己便成了可怕的捕食者。西雅图水族馆(Seattle Aquarium)偶然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鱼生活在一个满是鲨鱼的鱼缸里。工作人员为此颇为担忧,希望这只章鱼会懂得如何躲藏。但是后来,他们注意到一条又一条的角鲨(一种小型鲨鱼)从鱼缸中消失了,并震惊地发现那只章鱼已反守为攻。章鱼也许是唯一一种喜爱玩耍的无脊椎动物。我说“也许”是因为我们几乎无法对玩耍行为进行定义,但章鱼看上去并不仅仅只会单纯地进行操作,并对新事物进行查看。加拿大生物学家珍妮弗·马瑟(Jennifer Mather)发现,如果给章鱼一个新玩具,它会从对其进行探索(“这是什么?”)转变为重复性的举动:它轻快地移动玩具,并将它四处抛掷(“我能拿它做些什么?”)。例如,章鱼会用漏斗结构对漂浮的塑料瓶喷出水流,让塑料瓶从鱼缸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或者让塑料瓶漂回它们身边,看起来就像在拍一个皮球一样。这种操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严肃目的,并会不断地重复。人们认为这意味着玩耍

这种动物生活在遭天敌捕食的巨大压力下,与此相联系的是它们的伪装能力。这也许是它们最为惊人的特化特征,为那些研究章鱼的人们提供了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魔法水井”。章鱼能飞快地改变颜色,比变色龙还厉害。罗杰·汉隆(Roger Hanlon)是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的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里的一名科学家。他拍摄到了在水下活动的章鱼的罕见镜头。我们起初能看到的不过是石头上的一丛海藻,但有一只巨大的章鱼藏在里面,看上去和它的周遭融为一体,无法分辨。当人类潜水员靠近海藻,吓到了这只动物时,它几乎变成了白色。潜水员这才发现,这丛海藻近一半都是它伪装的。它加速溜走了,同时喷出了一团黑乎乎的墨汁——这是它的第二重防卫。而后,这只章鱼在海底落脚了。它伸展了所有的触手,并将触手间的皮肤像帐篷一样拉伸开,让自己看上去特别庞大。这种恐吓式的膨胀是它的第三重防卫。

如果将这段视频进行慢放并回放,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开头的伪装是多么了不起。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颜色上,这只巨大的章鱼都使得自己看上去完全像一块覆盖着海藻的石头。它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让自己的色素细胞(皮肤中由神经控制的色素囊,数以百万计)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了。但要精确地模拟背景是不可能的。章鱼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让自己与背景相似,能愚弄我们的视觉系统就足够了。而且,它所做的很可能还不止这些,因为章鱼还会考虑到其他动物的视觉系统。人类看不见偏振光和紫外线,夜视力也不怎么样,但章鱼的伪装需要能骗过所有这些视觉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它有一系列数量有限的备用图案,然后在这些备用图案上画上更多的细节。它只需一瞬便能开启这些“蓝图”中的一个,让自己融入背景之中。这一结果是一个视觉上的错觉,但看上去已经很真实了,足以让它死里逃生数百次

有时章鱼会模仿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比如石头或植物,同时缓慢移动。它移动的速度极慢,让人会赌咒发誓认为它压根没有动。当它需要穿过一片开阔的地方时——这是一种让它很容易被发觉的活动——它便会这么做。当章鱼模仿一棵植物时,它会将几条触手举到自己上方,让它们看起来像枝条一样,随着波浪起起伏伏,同时用剩下的三四根触手的尖端小心翼翼地移动。它顺着水流的方向迈着极小的步子。如果洋流非常狂野,将植物冲得前后摇摆,那么这就会帮到章鱼——它会以同样的节奏摇摆,以掩饰自己的步伐。而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其他东西都没有移动,章鱼就得格外小心。它可能会花上20分钟来穿过其他时候也许只要20秒就会穿过的那片海底区域。章鱼表现得好像在那儿扎了根,指望着没有捕食者会花时间注意到它其实是在慢慢地往前挪

最后,伪装方面的冠军要数拟态章鱼。这个物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岸附近,能够假扮其他物种。它能扮成比目鱼,变化成这种鱼的体形和颜色,并贴着海底起伏游泳——这是比目鱼典型的游泳方式。这种章鱼能利用不同生物间的相似性,扮演十多种当地的海洋生物,比如蓑鲉、海蛇和水母。

我们并不特别清楚章鱼是如何能够模仿如此之多、各种各样的对象的。有些模仿也许是自动的,但学习很有可能也发挥了作用。这种学习基于的是对其他生物的观察及对它们行为的采用。作为灵长动物,我们发现自己很难对这些非凡的能力产生共鸣,我们也许还不太确定是否该认为章鱼具有认知能力。我们倾向于将无脊椎动物视为由本能驱动的机器,只能通过天生的行为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种态度已经站不住脚了。我们有太多不同寻常的观察了,其中包括章鱼的近亲乌贼的欺骗策略。

追求雌性的雄性乌贼会戏弄雄性对手,让它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这只正在追求雌性的雄性会将自己面对对手的那一半身体变为雌性的颜色,于是它的对手便会相信自己在看着一只雌性。但第一只雄性面对雌性的那半边身体会保持着它原本的颜色,以便引起雌性的兴趣。因此,这只雄性在秘密地追求雌性。这种双面策略称为双性信号。它所体现出的那种程度的谋略技能是我们可能会期待灵长动物做到的,但我们不会对软体动物有这样的期待 。汉隆声称,头足纲动物的真相要比小说更奇怪。他是对的。

无脊椎动物很可能会向演化认知领域的研究者提出更多的挑战。它们在解剖结构上与脊椎动物极为不同,但它们所面对的生存问题是一样的。无脊椎动物为认知的协同演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例如,在节肢动物中,我们发现跳蛛会愚弄其他蜘蛛,让它们以为自己的网上有一只正在挣扎的昆虫。当蛛网的主人赶过去杀死昆虫时,便成了猎物。跳蛛并非生来就知道该如何扮演困在网上的昆虫,它似乎是通过试错而学到了如何做到这点。它们会用成千上万种方式尝试用触肢或腿来随机地拉扯或震动另一只蜘蛛的丝,并会记住哪种信号能最好地将蛛网的主人引诱到这儿。最有效的信号会在将来重复使用。这一策略使它们能够精细地调整对任何受害物种的模仿技巧。因此,蛛形动物学家们已经开始谈论蜘蛛的认知了 。为什么不呢?蜘蛛确实可能拥有认知能力。 e2ZLpxs67t+olbbh9HhGt3bQ6a+qs08eZLung7mRQE1Hm0u/Z24nX1QAme+aSw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