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交谈也是这样,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高明处世的一个技巧。通常,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话题,这样才能尽快融入到当时所处的环境中去。

人类语言交流的实践证明: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表达同一思想内容,不同场合要求采取与各自相应的语言形式,否则就达不到说话的目的。有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说,换一个场合就不行。同样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也有不同的效果。

年轻女人,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说话应当看场合,即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如果不注意场合,率性而为,就会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不受欢迎的人。比如,在轻松愉快的场合谈论那些严肃的话题或枯燥无味的学问,肯定会惹人厌烦;在严肃认真的场合开那些无聊的玩笑,很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太轻浮,不识大体。

李菲和周虹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在一个公司上班,可以说是一对好姐妹,两人经常在一起玩,互相之间说话也没什么顾忌,还经常开一些别人看来是“不正经”的玩笑。有一次,两人都应邀参加一位老同学的婚礼。李菲一看见周虹,又想逗她了,说:“周虹,你怎么不把‘小白脸’带来呢?”

周虹见场上人这么多,怕影响不好,可不想开玩笑,支支吾吾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哪有什么‘小白脸’?”

李菲“嘿嘿”笑道:“我跟你是什么关系,你那点事还能瞒得过我?”

“你瞎编什么呀,我对我老公忠心耿耿,怎么会找‘小白脸’呢?”

“得了吧,背地里卿卿我我,潇洒得很,一到了人跟前,就这么不爽快,连承认都不敢。”

周虹不敢应战,找个借口溜到一边去了。没想到,这事还没完,因为当时认识周虹的人很多,听了李菲的话,都以为周虹真的找了情人,免不了有一番传说。一来二去,传到周虹的老公耳里,周虹老公可不干了,要找周虹算账。结果,两人打闹了大半年才把这个问题闹清楚。

就因为这件事,最后给这对好姐妹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见,不注意场合只图自己嘴巴快活,不顾别人的“死活”,真是害人不浅啊!因此,年轻女人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才有利于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不值得提倡的。

一般说来,在非正式、非公开场合,如家人、夫妻、密友之间的私人交谈,街坊邻里饭后的品茗闲聊,三朋四友酒席宴会上的东拉西扯,师生同事邂逅相遇的问候致意,可以随便一些、轻松一些,措辞不必那么讲究,即使出点格也无妨。而在正式、公开场合,如作报告、演讲、谈判、辩论、会议发言、答记者问、主持节目、讲课,以及外事活动等情况下,就应严肃、认真,尽量选准词语,把握分寸,绝不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特别是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在这种场合更应注意。

美国总统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里,开了一个极其不合适的玩笑。为此,前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这说明,在庄重严肃的场合里是不宜开玩笑的。有些人说话之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因此,年轻女人,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注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nq9ImtFANCJq3fPhZsmZFzc973yu/tTQUc3nEKvylR7M+xfqKivksfZ6KIe65J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