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河灾难

一、不断决口

前一三二年,春季,黄河在顿丘 (河南省内黄县东南) 决口,向东南奔泻。夏季,五月三日,黄河再在濮阳瓠子 (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古黄河边上) 决口,大水流向巨野 (山东省巨野县) ,直注泗水、淮河,十六个郡一片汪洋。

西汉王朝 (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 皇帝 (七任武帝) 刘彻 (本年二十五岁) 派汲黯、郑当时,调发军工十万人,填堵缺口。好不容易填堵完毕,水势强劲,又告溃决。那时候,田蚡的采邑鄃县 (山东省高唐县东北) ,正在黄河以北。黄河既在南岸决口,鄃县恰好避免水灾,农田收获,反而比平日加多。他乐意于维持现状,于是向刘彻报告说:“无论是长江或是黄河,决口大事,都是上天的意思,不应该用人力勉强把它塞住。如果塞住,恐怕违反天意。”而一些以观察天象为职业的法术师,也屡次指出,黄河决口出于天意。于是,刘彻拖了很久,不再施工。

前一〇九年,最初,黄河在瓠子 (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古黄河堤) 决口,二十余年没有堵塞 (迄今整整二十四年) ,梁国 (首府睢阳〔河南省商丘市〕) 、楚国 (首府彭城〔江苏省徐州市〕) 一带,受害尤其惨重。本年 (前一〇九) ,刘彻命汲仁、郭昌二位高级官员,征调士卒民夫数万人,堵塞瓠子堤决口。刘彻从泰山回京途中,亲自到决口处视察,把白马、玉璧投入洪流,用以祭祀河神。下令随从的将军以下官员,亲自运土,终于把决口塞住。然后,在堤上兴筑皇宫,名宣防宫。黄河遂改道,进入北方两条故渠,恢复夏王朝一任帝姒文命 (禹) 治水时的旧河道。从此,梁国、楚国地区得到拯救,不再有水灾。

前三九年,最初,刘彻 (七任武帝) 把泛滥二十余年的黄河决口“瓠子口” (瓠子堤,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古黄河边上) ,堵塞合龙。后来,黄河又在北方的馆陶 (河北省馆陶县) 再次决口,大水汹涌流向东北,注入渤海 (经河北省沧州市北境) ,因为河床广度深度跟黄河一样,遂由它自然冲出一条新河道,命名屯氏河,不再堵塞决口 (黄河下游河道,本因河床容纳不了上游涌到的河水,河水宣泄不及,便常常冲破河堤,涌向东南方向,入侵泗水、淮河。如今黄河下游多出一条屯氏河,分流作用增加了下游的排水量,上游因排水不及,水位上涨而决堤的灾难便大大减少;淮河、泗水亦免受黄河入侵之灾) 。本年,黄河在清河郡 (河北省清河县) 所属灵县 (山东省高唐县南) 鸣犊堤 (灵县城东) ,又一次决口,屯氏河失水,遂逐渐干涸 (此次决口,冲出一条鸣犊河,使原本涌向屯氏河的河水改道。屯氏河流水量因而逐渐降低)

前二九年,秋季,连绵大雨十余日,黄河在东郡 (河南省濮阳市西南) 金堤 (河南省濮阳县城南一公里,又名千里堤) 决口。

之前,清河郡 (河北省清河县) 民兵司令 (都尉) 冯逡奏报说:“清河郡位于黄河下游 (古黄河是清河郡跟东郡的分界水) ,土壤松脆,容易崩塌。所以一直没有大灾害的原因,在于有屯氏河容纳它的水量,而今屯氏河淤塞 (七任帝刘彻时代,黄河在馆陶决口,另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称屯氏河,阔度深度,跟黄河相等。因为二河同时并流,足可容纳水量,所以一直平安无事。前三九年,黄河再在清河郡灵县〔山东省高唐县南〕鸣犊口决口,屯氏河遂淤塞不通。迄本年,已十一年之久) ,灵口 (山东省高唐县南,古灵县城东) 、鸣犊口 (鸣犊河注入屯氏河处) 承受的压力日增,情形危急。仅剩下一条黄河河身,却要容纳数条河的水量,即令把堤防提高,也无法使它顺利宣泄。如果遇到大雨,十天不停,必然满溢。

公元前二世纪·前一三二年 春季至夏季黄河决口

公元前一世纪·前三九年 黄河下游分流形势

“夏王朝时代的九河固有水道 (九河: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洁河、钩盘河、鬲津河。上承黄河的水量,分别注入渤海) ,现在既然无法找出它们的位置,而屯氏河淤塞的时间,不能算太久,比较容易疏通。又因为黄河分口处地势较高,对于分散黄河水流的冲击力,可立见功效。我建议迅速挖浚疏导屯氏河,帮助黄河宣泄洪水,防范非常情况。如果不预先采取措施,一旦在北岸决口,将危害四五个郡。一旦在南岸决口,将危害十余个郡。然后再忧虑善后,就后悔已晚。”

当时宰相 (丞相) 匡衡、最高监察长 (御史大夫) 张谭,请求派遣研究官 (博士) 许商前往视察。匡衡、张谭根据许商的视察,报告说:“现在,国家经费困难,暂时不必挖浚疏通。”

三年后 (即本年) ,黄河果然在馆陶 (河北省馆陶县) 和东郡 (河南省濮阳市西南) 金堤 (河南省濮阳县城南一公里) 决口,大水泛滥兖州 (山东省西部) 、豫州 (河南省) ,以及平原郡 (山东省平原县) 、千乘郡 (山东省高青县东北) 、济南郡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地方政府“州”“郡”同时出现,可看出“州”地位提高,“郡”逐渐成为不重要角色) 。大水淹没四郡、三十二县、耕地十五万余顷,水深地方达三丈余,毁坏政府机关及民间房舍四万所。

冬季,十一月,最高监察长 (御史大夫) 尹忠的救灾方案,漏洞百出,刘骜斥责他不尽职责,尹忠自杀。刘骜命农林部长 (大司农) 非调 (非,姓) ,筹措救济受灾各郡的经费,派皇家礼宾官 (谒者) 二人,征发河南郡 (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 以东船舶五百艘,从灾区中抢救灾民到丘陵高地躲避,共抢救出九万七千余人。

前二八年,春季,西汉王朝最高统帅部军械库管理官 (大将军武库令) 杜钦,把犍为郡 (四川省宜宾市) 人王延世推荐给全国最高统帅 (大将军) 王凤,请他负责堵塞黄河决口。王凤任命王延世当治河总监 (河堤使者) 。王延世用长达四丈的竹笼,大约九个人合抱,里面装满小石头,由两条船夹着搬送。历时三十六天,决口堵塞,堤防完成。

三月,西汉帝 (十二任成帝) 刘骜 (本年二十五岁) 任命王延世当特级国务官 (光禄大夫) ,支部长级最高俸禄级 (中二千石) ,封关内侯 (准侯爵) ,赏赐黄金一百斤。

前一世纪·前二九年 黄河决堤

前二六年,黄河又在平原郡 (山东省平原县) 决口,洪水灌入济南郡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千乘郡 (山东省高青县东北) ,灾情有前二九年那次水灾的一半惨重。西汉政府再派王延世、宰相府秘书长 (丞相史) 杨焉,跟工程总监 (将作大匠) 许商、议论官 (谏大夫) 乘马延年 (乘马,复姓) ,共同负责筑堤。六个月后,决口堵塞。西汉政府再赏赐王延世黄金一百斤。凡参加筑堤工程,而没有接受工资的差役民夫,登记姓名,折合抵消其他差役六个月。

前一七年,秋季,西汉王朝 (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 勃海郡 (河北省沧州市东南) 、清河郡 (河北省清河县) 、信都郡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 ,黄河决口,淹没三十一县,毁坏官衙民房四万余座。平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 人李寻上书说:“参与讨论治河的官员,一直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九河’的故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果找到,就可挖掘利用。现在,正好乘着黄河决口,不要把它堵塞。水往低处流,观察河水的流势,河水所到之处,会自成河川,然后挑出泥沙,就可发现古代河床。顺应天心,加以整理,一定成功。人力、财力,都可以节省。” (夏王朝一任帝姒文命治理洪水,开辟九条河流,早已堙灭,无法追寻。《尔雅》只留下九条河名:一、徒骇河。二、太史河。三、马颊河。四、覆釜河。五、胡苏河。六、简河。七、洁河。八、钩盘河。九、鬲津河。据推测,九河可能都在今河北省东部、天津市以南到山东省北部地区。)

西汉帝 (十二任成帝) 刘骜 (本年三十六岁) 采纳这项建议,停止筑堤工程。政府官员屡次报告洪水四流,人民悲苦可哀,刘骜不理,只派人前往料理灾民的安顿救济。

二、平当方案

前七年,骑兵总监 (骑都尉) 平当,兼任治河总监 (领河堤) ,上书说:“古代的九河,而今全都堙灭。依照儒家学派的经典,治理洪水,有决开堵塞,挖深河床的记载;没有兴筑堤防,约束水流的记载。黄河在魏郡 (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镇) 东边决口,洪水四流,轨迹并不分明。四海之内的广大人民,不可以欺骗,请陛下广为征求有治理河水能力的水利工程人员。”刘欣同意。

候见官 (待诏) 贾让上书说:“治理河川,有‘上’‘中’‘下’三项方案。古代君王建立都城,集结国民,选择方位,一定放弃低洼地区,物色洪水所不能到达的高地。在洪水不能到达的前提下,供给饮食用的小河小溪,却能流过。山坡底下,聚集成为湖泊沼泽,秋季可以利用它容纳洪水,因面积广阔,流速自然缓慢。大地上之有河川,犹如人之有口。用土石去阻塞河川,就好像为了不让孩子们叫嚷,而去塞住他们的嘴巴;如果不立刻停止,就会死亡。所以说:‘优良的水利工程师,一定注意水势的疏导;高明的政治家,一定鼓励人民畅所欲言。’ (《国语》召公〔名不详〕规劝周王朝十任王〔厉王〕姬胡的话) 。因一味兴建堤防,开始于战国时代。各国为了本国利益,修筑堤防,堵塞百川。齐王国 (山东省) 跟赵王国 (河北省中部南部) 、魏王国 (河南省东部) ,黄河都在他们的边境之上。赵王国、魏王国一片高山,而齐王国一片平原。齐王国在距黄河二十五华里处兴筑堤防。黄河东下,到达齐王国堤防,不能前进,一定在西岸泛滥,使赵王国、魏王国受到水灾。赵王国、魏王国为了因应,也在距黄河二十五华里处,兴筑堤防。虽然已加强了黄河的危险性,但河床还算很宽,足够容纳。洪水过去后,土壤变得十分肥沃,人民就在上面耕种。如果长时间没有再来洪水,有些人就陆续的兴建住宅家园,成为村落。可是,一旦洪水再临,不可避免的,会全部淹没漂流。人们为了自救,只好更使堤防增高。甚至离开城郭,排除积水,在那里定居。由此可以了解,黄河沿岸人民屡屡受到洪水灾祸,理所当然。现在所有的堤防,近的距河床只数百步,远的不过数华里,大堤之内,又有小堤,小堤往往有数重之多,人民就住在那里,这都是历代的安排。黄河从河内郡 (河南省武陟县) 黎阳 (河南省浚县) ,到魏郡 (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镇) 昭阳 (河南省濮阳市西北古黄河西岸) ,两岸互相建筑石头堤防。洪锋受到阻挡,急剧回转。于是,仅只一百余华里的距离,黄河竟成连续的‘之’字形状,两次向西流,三次向东流。紧迫成这个样子,必然不断地发生灾难。

公元前一世纪·前一七年 黄河下游决口

“上等的方案是:把冀州 (河北省中部南部) 低洼地区的居民,全部迁徙。然后,在黎阳 (河南省浚县) 遮害亭 (河南省滑县西南古黄河北岸) ,决开堤防,使河水向北溃决,流入渤海。黄河西受太行山山脉约束,东面被金堤 (即千里堤,河南省濮阳市南) 拦阻,故道的残水,不会流得太远。决堤所造成的混乱形势,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稳定。有些人可能提出疑难说:‘如果这样,势必埋葬数以万计的城郭、田地、房舍、坟墓,恐怕引起人民怨恨。’然而,姒文命 (禹) 当年治理洪水时,山陵挡路,就摧毁山陵,所以凿通龙门 (山西省河津市西北龙门口) ,洞穿伊阙 (河南省洛阳市南五公里,有龙门山,也称伊阙山;跟香山平行,悬崖绝壁,互相对峙) ,开辟底柱 (底柱山又称三门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中流,成语“中流砥柱”来源于此) ,击破碣石 (碣石山,在河北省昌黎县北) ,完全改变大地固有面貌。而城郭、田地、房舍、坟墓,不过人工造成,根本用不着考虑。现在,沿着黄河的十个郡 (河南郡〔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河内郡〔河南省武陟县〕、东郡〔河南省濮阳市西南〕、陈留郡〔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镇〕、魏郡〔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镇〕、平原郡〔山东省平原县〕、千乘郡〔山东省高青县东北〕、信都郡〔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清河郡〔河北省清河县〕、勃海郡〔河北省沧州市东南〕) ,每年整修河堤的费用,达到万万之巨。一旦决口,堤防全毁,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如果把数年的筑堤费用,拿来照料被迫迁出洼地的冀州居民,遵照古代办法,确定河水位置,使天上的神跟地上的人,各得其所,互不干扰。汉朝国土广大万里,难道还跟黄河争那一线土地?这件工程一旦完成,黄河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千年不会再有灾害。所以称为上等方案。

“如果在冀州 (河北省中部南部) 地区,大量修筑运河沟渠,一方面使人民可以用来灌溉,一方面可以分杀水势。虽不是圣人所指示的法度,但也可救济人民于一时。办法是:从淇口开始 (淇口,淇水注入古黄河处,河南省淇县东南十五公里。三国时代,改名枋头,是一著名战场) ,顺着河势向东,修筑石头堤防,多设闸门。有人可能认为,黄河是庞然大物,闸门不能胜任。但是,荥阳 (河南省荥阳市) 那里的粮道运河,可作为例证 (荥阳市境筑有狼汤渠〔即鸿沟〕,于荥阳西北接驳黄河,使黄河部分河水流向东南方向的淮北地区,以控制黄河下游所承受的水量,运河本身也是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西向漕运要道) 。冀州 (河北省中部南部) 灌溉用的河渠干涸时,就关闭荥阳粮道运河闸门,导使河水进入灌溉渠道。旱灾来临时开东方闸门,用来灌溉。洪水暴发时则开西方闸门,使水流分散,农田受到保护。当此之际,堤防才能发挥功用。可以使国家富庶,人民安定,兴利除弊,能维持数百年之久。所以称为中等方案。

公元前一世纪·前七年 西汉王朝黄河沿岸十郡

“如果只一味整修原有堤防,事倍功半,浪费人力物力,永无止境。我们已经受到无数次灾害,那是最下等的方案。”

三、无人治本

四年,王莽征求治理黄河的水利工程师,有一百余位专家应征。各人的主张,并不相同。长水外籍兵团指挥官 (长水校尉) 平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 人关并认为:“黄河经常溃决的地点,总在平原郡 (山东省平原县) 、东郡 (河南省濮阳市西南) 左右,那一带地势下陷,土质松软。据说,姒文命 (禹) 治理黄河时,特别把这一带低洼地区空出来,作为调节。水大时,流到那里聚成一个小湖,水小时,自会干涸。虽然时代有变,此法不变。上古往事,难以考察。考察秦王朝以及大汉王朝近事,黄河在古曹国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古卫国 (河南省淇县) 决口,南北相距不过一百八十华里。我建议把这一带腾空,不再兴建官舍、农庄、耕田。”监察官 (御史) 临淮 (江苏省泗洪县南) 人韩牧认为:“《书经·禹贡篇》有九条河流的记载,我们应大略地在故道上挖掘,即令不能发现九条河流的全部,能发现四五条,也有裨益。”大司空府秘书 (大司空掾) 王横进言,说:“黄河注入渤海的出口,比韩牧主张挖掘地带的地势要高得多。过去,遇到连绵大雨,东北风起,海水倒灌,黄河向西南倒流,泛滥数百华里。古九河的故道早就被海水吞没。姒文命 (禹) 当初治理黄河,本来是要顺着西山 (太行山) ,流向东北。《周谱》说:‘前六〇二年,黄河改道。’说明今天的黄河,并非姒文命 (禹) 当年挖掘的故河道。又查,秦王国灭魏王国时,决开黄河堤岸,用河水灌入魏王国首都大梁 (河南省开封市) ,决口扩大,无法堵塞。所以,我的建议是:把平地人民全部迁移,用人工开凿决口,使河水顺着西山 (太行山) 居高临下,向东北注入渤海,才能避免水患。”大司空府另一位秘书 (大司空掾) 沛郡 (安徽省淮北市) 人桓谭,参加这项讨论,向少傅 (皇家教师) 甄丰说:“这些建议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只要详细考察,便可以发现。计划既定而后行动,费用不过数亿万,而且还可以使一些无业游民,找到工作。他们游手好闲,让他们参与劳动,同样都需要那么多粮食和衣服;转而由国家供应,对政府和人民,都有好处。这项伟大工程,上可以继承姒文命的大业,下可以为人民除害。”

一世纪·四年 西汉王朝治河建议

然而,王莽追求的只是虚浮的空话,博取眼前看得见的一点政治利益,无意于国家建设。

一一年,黄河在魏郡 (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镇) 决口,清河郡 (河北省清河县) 以东好几个郡,洪水成灾。最初,王莽深恐黄河淹没元城 (河北省大名县东北) 王姓皇族祖宗坟墓 (王莽曾祖父王贺以下,坟墓都在元城) 。稍后黄河向东泛滥,元城没有水患,遂决定不加堵塞。

六九年,一世纪初西汉王朝十四任帝 (平帝) 刘箕子在位时,黄河、汴河先后决口 (汴河是一条水道不断变迁的河流,在一世纪初期,从河南省荥阳市北广武向东,直到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再向南注入淮河。这条河道,七世纪隋王朝时,已经淤塞) ,很久没有修复 (迄今已六十余年)

三四年,一任帝 (光武帝) 刘秀准备动工,浚仪 (河南省开封市) 县长乐俊上书说:兵荒马乱之后,人民创伤正重,不适宜再征调差役。因之暂停。后来,汴河泛滥区逐渐向东扩张,灾区面积越来越大。兖州 (山东省西部) 、豫州 (河南省) 一带,人民愁苦悲愤,认为政府官员去做别的事情,忽视民间疾苦。

正巧,有人推荐水利工程师、乐浪郡 (朝鲜半岛平壤市) 人王景。

夏季,四月,东汉帝 (二任明帝) 刘阳 (本年四十二岁) 下诏,征调士兵民夫数十万;派王景跟皇家礼宾官兼工程总监 (将作谒者) 王吴,修筑汴河堤岸。西自荥阳 (河南省荥阳市) ,东到千乘郡 (山东省高青县东北) 海口,计一千余华里。每隔十华里,立一个水坝闸门,使能够互相调节,不再有崩溃或漏水的危险。

王景虽然尽力节省费用,然而仍消耗一百亿以上。

一世纪·六九年 王景治理黄河,下游大幅改道 +iQoUc43UwzUao4lqGKf20ikNQnO4PgbBPZPe0OXr1/OjiM8Uaq0C4+P1F+LyN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