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北合纵·抗秦联盟

一、苏秦游说

周王国首都洛阳人苏秦,晋见秦国国君 (二十六任) 嬴驷,提出兼并天下、统一中国的大战略,嬴驷拒绝采纳 (嬴驷刚杀了公孙鞅,正厌恶外国政客) 。苏秦遂去燕国 (首府蓟城〔北京市〕) ,向国君 (三十七任) 文公 (名不详) 提出跟前一个大战略恰恰相反的另一个大战略,他说:“燕国所以一直没有卷入战火,是赵国在你们南方作为屏障的缘故。秦国如果攻击燕国,战场在秦国的千里之外。而赵国如果攻击燕国,战场却在赵国的百里之内。不担心百里之内的祸患,却担心千里之外的祸患,这是错误的想法。我愿主上跟赵国结盟,和平共存,燕国就永远没有灾难。”燕文公大喜,资助苏秦车马行装,请他帮忙。 (《战国策》:燕文公说:“我的国家太小,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南接齐〔首都临淄〕赵,齐赵也是强国。今天先生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既然缔结南北合纵同盟可以使燕国得以获得安全保障,我愿举国相随。”)

苏秦到了赵国 (首府邯郸) ,向国君 (五任肃侯) 赵语说:“世界上,山东地区 (崤山以东) 没有一个国家比赵国更强,秦国看作眼中钉的,也只有赵国。然而,它却不敢大举进攻赵国,怕的是韩国和魏王国在它背后下手。秦国如大举进攻韩国和魏王国,一望平原,没有巨山大河阻挠,逐渐蚕食,大军可以直抵两国首都 (韩国首府新郑〔河南省新郑市〕,魏王国首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 ,两国不能支持时,必然被秦国并吞。一旦没有韩、魏,秦国下一步的暴行,将加到赵国头上。我们可以检查地图,山东 (崤山以东) 各国的疆土,比秦国大五倍,估计各国武装部队,比秦国多十倍。六个大国如果集中力量,向西攻击秦国,秦国一定破碎。现在有些人,打着追求和平的招牌,拼命说服各国割让土地给秦国。达到目的后,他身享荣华富贵,而国家所受的伤害,他却一点也不分担。那些政客乐意于夸大秦国军事力量的毁灭性,建议割让土地。这件事,主上应认真检讨。站在你的立场,我以为最高的谋略,莫过于韩国、魏王国 (首都大梁) 、齐王国 (首都临淄) 、楚王国、燕国 (首府蓟城) 、赵国 (首府邯郸) ,共同缔结联盟,抵制秦国。安排各国统帅 (将) 和宰相 (相) ,在洹水 (河南省安阳市北安阳河) 附近城市,举行部长级会议,互相交换人质,签订盟约。盟约规定:‘秦国攻击任何一国,其他五国同时派出援军,或骚扰它的后路,或增援被攻的城镇。如果有一国不履行这项盟约,五国联合,共同对付它。’各国组成这项南北合纵同盟和抗秦阵线,秦国军队势必不敢再出函谷关 (河南省灵宝市东北) 一步,为害山东。”赵语大喜,把苏秦待作上宾,厚加赏赐,派他前往各国 (《战国策》记载赵语说:“我年纪还小,而即位的时间又短,还没有人指教过我安邦定国的大计。先生有意于世界和平,使各国免于侵略,我愿意听从。”于是封苏秦当武安君,拨给他安车〔可以在车上睡觉〕一百辆、黄金二万四千两、白玉一百双、绸缎三千六百公尺,去说服其他各国)。

公元前四世纪·前三三三年 苏秦游说六国路线

而就在这时候,秦国派大将侍卫官 (犀首) 公孙衍,攻击魏王国。魏王国四万人的生力军溃败,大将龙贾被俘,雕阴 (陕西省富县) 陷落。秦国大胜后,扬言东进。苏秦恐怕秦军攻入赵国 (首府邯郸) ,破坏南北合纵同盟。为了阻止秦军,于是激怒他的好友张仪,使他担当这项任务。

在稳定了秦国以后,苏秦前往韩国,向韩国国君 (七任) 威侯 (名不详) 说:“韩国土地九百余华里,武装部队数十万,世界上最精良的弓箭刀枪,都是韩国出品,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兵工厂。韩国战士拉满了弓之后,百发百中。以韩国部队的勇敢,身披坚甲,携带强弩,手执利剑,可以一人面对一百人。而今,你们对秦国却一直委曲求全。很显然的,秦国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 (河南省荥阳市西北) ,今年割让给它,它明年又有新的要求。再给它吧,没有土地可给,不再给它吧,从前给它的情谊,一笔勾销,还是免不了灾难。而且,韩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要求无穷,以有限的土地,面对无穷的要求,这正是一种购买怨恨灾祸的行为,不必打仗,你的土地就会割让净光。俗话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以你的贤明,手里又掌握举世闻名的强兵,而竟然当牛的屁股,实在使人羞愧难当。”韩威侯 (名不详) 接受。 (《战国策》记载韩威侯脸色大变,手按剑柄,仰天叹息说:“我宁可以死,也不向秦国屈膝,你告诉我这些赵国国君的话,我愿率领全国,参加盟约。”)

苏秦再到魏王国 (首都大梁) ,向国王 (一任惠王) 魏罃说:“魏王国土地一千华里,表面上看起来很小,可是田间布满大小村庄,农业密集,连放牧的空间都没有。人口稠密,车马成群,日夜来往,好像部队行军。我客观评估,魏王国的强大,不下于楚王国。据说,贵国武装部队中,有野战军二十万人、奴隶军二十万人、突击队二十万人、后勤部队十万人、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而竟然有政客劝你去当秦国的尾巴,使人震惊。赵国 (首府邯郸) 国君 (五任肃侯赵语) 特派我来向大王就国际形势,作一分析,建议参加这项盟约,请大王考虑。”魏罃同意。 (《战国策》记载魏罃说:“我真差劲,从来没有听见过这种大道理。现在你既把贵国君主〔五任肃侯赵语〕的话告诉我,我们魏王国绝对听从。”)

苏秦前往齐王国 (首都临淄) ,对国王 (一任威王) 田因齐说:“齐王国四面都是要塞,固若金城汤池,土地二千余华里,武装部队数十万,食粮储备,堆积如山。三军精良 (三军不是陆海空三军,而是上军、中军、下军) ,以‘五家’为基础的兵力 (管仲创立军制:五家〔五人〕为一轨〔一班〕,十轨〔五十人〕为一里〔一排〕,十里〔五百人〕为一连,十连〔五千人〕为一乡〔一团〕,三乡〔一万五千人〕为一师) ,攻击时像飞箭一样的快,作战时像雷霆一样的凶猛,撤退时像风雨消失一样的无影无踪。对外战争,敌人从来没有越过泰山、渡过清河、跨过渤海的。首都临淄 (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区) 人民有七万户,我私自推测,以最小的户计算,每户至少有三个年轻男子,不必征调其他地方的军队,仅临淄一城,就可集结精兵二十一万。可是临淄人民太过于富庶殷实,大家都沉湎于斗鸡、赛狗、赌博、踢球。临淄街道上,车轴互相碰撞,人肩互相摩擦,把衣襟连起来可以做成帷帐,人们挥下脸上汗珠时,好像降雨。韩国和魏王国 (首都大梁) 所以害怕秦国,为的是跟秦国领土相接。两方冲突,动员出击,不到十天,便可会战,胜负存亡,立可分晓,韩、魏战胜,部队已损失一半,连保卫自己的边境都有困难。韩、魏战败,接下来便是灭亡。所以韩、魏特别慎重,不敢轻易得罪秦国,总是盼望和平,即令是屈辱的和平。秦国要想进攻齐王国 (首都临淄) ,可不简单,它必须考虑到韩、魏抄它的后路,而且秦军还要通过卫国境内的关卡‘阳晋隘道’ (山东省郓城县东) ,和亢文 (山东省济宁市南) 的险要,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驰,用一百人把守,虽一千人都不能通过。秦国即令冒险深入,必须顾虑到它漫长的补给线会被韩、魏切断。所以,它对贵国,只能虚张声势,大声恐吓,却不敢采取实际行动。这明显地显示出,秦国对齐王国束手无策。这种对齐王国束手无策的国家,你们反而去巴结它,当它的尾巴,是政客们的错误。齐王国既然不是尾巴国,而是一个强大的独立国家,大王,请你考虑。”田因齐一口承诺。 (《战国策》记载田因齐说:“我真是一个糊涂虫,你把贵国国君〔五任肃侯赵语〕的话开导我,我愿率全国人民,追随赵国之后。”)

最后,苏秦抵达楚王国,对国王 (二十任威王) 芈商说:“楚王国是世界上超级强国,土地六千华里,武装部队一百余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储藏足够十年之用,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所以秦国最害怕的,莫过于楚王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死生对头,势不能和平共存。为大王着想,应该参加南北合纵同盟,使秦国陷于孤立。我可以让山东 (崤山以东) 各国,四季进贡,接受你的领导,把他们国家和祖先的祭坛,交到你的手里,把他们国家所训练的精兵,都由你使用。参加合纵同盟,跟秦国对抗,各国都会做你的臣属。如果赞成连横阵线,跟秦国和解,则除了割让土地给它外,再没有别的收获了。这是两种恰恰相反的战略,大王,你选择哪一种?”芈商应允。 (《战国策》记载芈商说:“我的国家,西境跟秦国接壤,而秦国有夺取巴蜀〔四川省〕、兼并汉中〔陕西省南部〕的野心。它是一个虎狼般残暴的国家,绝对不可以亲近。而韩国〔首府新郑〕和魏王国〔首都大梁〕,受到秦国强大兵力震慑,神魂不定,也不可以太信任他们,怕他们忽然向秦国靠拢,泄露机密,我们反而处于危险之境。我自己思量,以楚王国一国跟秦国热战,不见得获胜。跟政府高级官员策划,他们的意见又不完美。使我夜不能安枕、食不能知味,心乱如麻,好像大风中飘摇的旗帜。而今先生想团结天下,保护主权完整,拯救危难,我楚王国愿参加行列。”)

于是,六国共推苏秦担任合纵同盟的盟约长,同时兼任六国的宰相。苏秦由楚王国北返赵国 (首府邯郸) ,向赵国国君 (五任肃侯) 赵语报命。随行的行李辎重堆积如山,卫队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好像国王出巡。

二、盟约瓦解

前三三二年,秦国 (首府咸阳〔陕西省咸阳市〕) 国君 (二十六任) 嬴驷,客卿 (魏王国人) 公孙衍用诈术驱使齐王国 (首都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区〕) 和魏王国,向赵国攻击,希望破坏合纵同盟。赵国国君 (五任肃侯) 赵语,责备苏秦,苏秦惊恐,请出使燕国 (首府蓟城〔北京市〕) ,以便对齐王国报复。苏秦既离开赵国,合纵同盟遂告瓦解。赵国决河水灌入齐、魏联军阵地,齐、魏联军才行撤退。

燕国宰相苏秦,跟前任国君 (三十七任) 文公 (名不详,前三三三年逝世) 的妻子通奸,被现任国君 (三十八任) 易王 (名不详) 发现 (原文只说这位夫人是文公妻子,则可能只是易王的庶母,不是亲娘) ,苏秦大为恐慌,于是向易王献计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增加分量,如果前去齐王国,却可以提高燕国的国际地位。”易王答应他的要求,苏秦遂假装得罪了易王,在燕国不能立足,投奔齐王国 (首都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区〕) 。齐王国国王 (一任威王) 田因齐,任命他当外籍顾问官 (客卿) 。苏秦遂引导田因齐兴建高宫巨殿,开辟皇家花园及打猎围场,使齐王国民疲财尽,怨声载道,以保护燕国不再受到侵略。

三、函谷关最后之战

前三一八年,楚王国 (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县〕) 、赵国、魏王国、韩王国、燕王国 (首都蓟城〔北京市〕) ,联合攻击秦王国,大军抵达函谷关 (河南省灵宝市东北) 。秦军开关迎战,五国联军败退 (各国在不断受挫之后醒悟,重提苏秦倡议,但早已瓦解了的南北合纵同盟,由楚王〔二十一任怀王〕芈槐担任盟约长,集结赵〔首府邯郸〕、魏〔首都大梁〕、韩〔首都新郑〕、燕〔首都蓟城〕、齐〔首都临淄〕,共同攻击秦王国。齐王国用田文的谋略,答应出兵,却命远征军走得越慢越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并不能同心,各国都要保存实力,谁都不敢、也不愿先行攻击。几天之后,秦王国守将嬴疾出奇兵切断楚王国粮道,楚军陷于饥饿,先行撤退,其他四国也只好跟着撤退)

前三一七年,齐王国 (首都临淄) 国务官 (大夫) 跟苏秦争宠夺权,派刺客刺死苏秦。 8H8bSSePRkOEXsu5DSOBFuZmb1KUkmZJz5iUsy96FstmOOzPmzJZzSevnZ4FV8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