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与不少朋友交流投资心得,发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一部分人认为:
“买指数基金不如买股票刺激。”
“自己永远属于可以超越大盘表现的那类人。”
“基金定投是小额投资,大资金怎么可能玩这种不入流的投资。”
“指数涨得慢,收益不如股票。”
“中国A股是赌场,指数表现很差,上证指数十年不涨,买指数基金是愚蠢的行为。”
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言吗?
不可否认,A股市场确实存在许多优秀的投资者,但官方披露的数据呈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统计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个人投资者共1.46亿人,2018年全年人均亏损超9万元。
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调查数据,2017年,只有8.5%的投资者为抄底型逆向投资者,46.9%为追涨型投资者。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部分人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趋势跟随者,换成通俗的说法就是追涨杀跌。
追涨杀跌的后果是惨烈的亏损。东方财富网的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底,A股市场仅一成股民赢利,超过一半的股民亏损20%或更多。具体来看,5.6%的股民盈利在20%以内,5.7%的股民盈利在20%以上;近70%的股民忙碌一年却是亏损的,其中亏损在20%及以上的投资者最多,达到了50%,亏损在20%以内的股民只有19.3%。
大多数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并低估市场的威力,既然主动投资表现不尽如人意,指数投资真的就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吗?
为此笔者做过统计,事实并非如此。选取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中证全指5个市场主流指数,统计这5个指数近五年的涨跌幅情况,记录每年股价涨幅超过这5个指数的公司数。
根据表1-10、表1-11和图1-2,从2014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股价涨幅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中证全指的公司比例分别为46.7%、45.9%、51.4%、56%和48.2%,平均下来每年可以跑赢这5个指数的平均值仅有49.7%,说明市场有超过一半的股票涨幅还不如这5个常见的市场基准指数,这恰恰说明指数投资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如果我们再对指数进行精挑细选,选择正确的基金投资时机、操作方法得当,跑赢指数甚至跑赢大部分股票是完全有可能的。
表1-10 A股主流指数近5年涨跌幅 单位:%
数据来源:Choice。
表1-11 2014—2018年涨幅超A股几大主流指数的公司数量(小数点后取一位,四舍五入)
数据来源:Choice。
图1-2 2014—2018年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跑赢A股主流指数的概率
数据来源:Choice。
如果股票涨幅跑不赢主流指数,主动型基金是否可以为投资者创造较好的收益呢?不妨用数据说话,如表1-12所示,截至2018年末,公募主动偏股型基金一共有3 375只,其中有股票型基金387只,混合型基金2 988只,而累计净值超过1元的分别只有123只和1 725只。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从这3 375只基金中随意挑选一只,从发行那天起便认购持有至2018年底,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仅有54.7%。基金经理为投资者创造正收益的概率只比掷硬币作决定的概率高出4.7个百分点,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经理无法为持有人带来正收益,令人唏嘘。
表1-12 全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表现(股票型、混合型,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数据来源:Choice。
表1-12的数据给出了直观的结论,国内的指数投资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数据揭示了A股市场具有指数投资发展的优良土壤。指数基金与主动基金、股票相比,有着不小的优势。
如果把指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相结合,大部分股票型指数属于“正向指标”,即它们是反映社会进步、公司向前发展的“正能量指标”,体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只有少部分指数属于“逆向指标”,它们不能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公司的发展状况,比如ST指数等。几乎所有基金公司开发的指数基金都是跟踪前者,没有人愿意去发行从长期来看会令财富缩水的指数基金,这意味着大部分指数是随着社会进步而螺旋式上升的。
指数公司在编制指数时,通常会制定指数调整样本股的规则和周期,每隔一段时间会把表现较差的公司剔除,把表现较好的公司纳入。指数其实是“好公司”的聚集地,“好公司”持续创造价值比“差公司”来得容易,简言之,大部分指数天然具备优胜劣汰的功能。
我们通过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来看待上述现象,DJIA有着135年的历史,成份股数量有30只。在百年历史长河中,能被列入成份股持续时间超过100年的公司只有通用电气,而不幸的是,通用电气在2018年也被剔除出DJIA。这背后与时代的变迁有很大关系,DJIA从问世到现在经历了美国社会从铁路、电报、电话的时代,到石油、煤矿、钢铁、公用事业、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再到以连锁商业、金融、医药、大众消费品、信息技术等行业为代表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旋律,也都会相应地创造一批明星企业,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能流芳百世。这也说明了大部分股票都只是某个时代的弄潮儿,潮水一过,许多公司能否存活下去都很难讲,更不用提跑赢指数。
投资股票需要考虑公司破产和退市的风险,投资指数基金则几乎可以免除这两项忧虑。由于指数基金被动跟踪标的指数,单个公司破产、退市对指数整体影响较小,这部分非系统性风险被分散。投资者只需考虑指数开发公司是否会倒闭以及指数基金是否会清盘。以国内市场为例,大部分指数开发公司是政府国营企业,如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资成立的公司,关门倒闭的风险很小。大部分指数都会永久存在,只要基金不清盘,就意味着投资标的将永远存在,真正达到“永生”的境界,这是很多上市公司永远都实现不了的目标。
在资产管理领域,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职业经理人道德败坏的现象普遍存在。普通投资者没有信息、渠道优势,缺乏研判能力,很难去控制基金管理人的职业道德风险。
指数基金不存在上述的道德风险。由于指数的编制规则是公开的,指数成份股的名称和权重都是透明的,指数基金只需要按照指数开发公司的授权对指数进行同比例复制就可以,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这里暂且不考虑指数增强型基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可以被排除,这是指数基金的巨大优势。
挑选主动型基金,最重要的是挑人,基金经理及团队的投研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收益率,要从上千只基金中选出长期成绩优秀的基金经理难度不小。虽然我们可以在定期报告中了解到基金经理对行业和市场的研判,但现实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往往飘忽不定,经常会出现基金持仓与《基金合同》的设定相差悬殊的情况。另外,团队的稳定性也是我们筛选基金经理的一大障碍,据金融终端Choice的数据显示,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3.9年,混合型基金为4.2年,债券型基金为4年。在鼓励个人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当下,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却只有4年,这无疑加大了投资人筛选基金的难度。
指数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依赖程度很低,特别是完全复制型的指数基金,除跟随指数定期调整成份股、应对投资者申购赎回等日常操作外,几乎不需要基金经理对市场的主观判断,无须担心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不足或基金团队不稳定等风险。
总体看,目前股票型指数基金管理费率的中位数是0.5%,托管费率中位数是0.1%,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中位数是1.5%,托管费率中位数是0.25%。国内指数基金的费率要比主动管理型基金低三分之二左右,且有不断降低的趋势。2016年开始,陆续有基金公司发行费率更低的指数基金,这一趋势在2018年和2019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截至2019年6月,国内股票型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最低是0.15%,托管费最低是0.05%。指数基金费率在本书后续章节将会详细阐述,此处仅作简单介绍。
很多投资者有过这样的体会,即使手里满仓了股票,市场在上涨,手里的股票却不怎么涨,这种满仓踏空的感受让人心里很不好受。这种现象最近一次发生是在2019年初,A股市场从底部突如其来的上涨行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许多仓位低的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钱”。指数基金会复制指数的走势,始终保持满仓的状态,很多宽基指数基金在牛市时表现得相当出色,无须担心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