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叫上海?

上海又简称“沪”。晋朝时,上海一带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制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当时江流入海之处叫作“渎”,所以吴淞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后改“扈”为“沪”。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的历史好像很短暂,是一座新兴城市,但认真追溯的话,你就会发现,上海的历史其实很长。

远古时期,上海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形成了陆地,而东部地区的陆地形成也已经有2000年之久。根据考古发掘,这里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化遗址20多处。

在古代,上海是一个海边的渔村。春秋时期,上海属于吴国属地;战国时期,上海为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的封邑,因此上海有个别称为“申”。

上海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很多古代文物,根据它们,我们能够回溯上海的历史(图片来自VCG111148713545-© 视觉中国)

繁荣的上海(图片来自VCG41636939039-© Getty/ 视觉中国)

唐朝时,上海地区第一次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名为“华亭县”。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于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于海门县。宋朝在上海地区设立了一个征收酒税的办事机构。因为这个机构紧靠吴淞江(今苏州河)的一条支流上海浦,所以机构得名“上海务”。南宋时,朝廷在上海浦的西岸设立了市镇,名为“上海镇”,属华亭县管辖。当时的上海作为一个新的贸易港口,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元朝时,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设立上海县。

现代意义上的“上海”始于开埠。开埠的意思是将一个地方开辟为商埠,设立外贸口岸。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进入上海,上海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大都市前进。

1927年,国民政府将上海列为特别市,1930年改为直辖市。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中央人民政府把上海定为中央直辖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继续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蓬勃发展。

上海地名的演变,真实地展示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古老传统与现今风尚在这里交融,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潮在这里碰撞,造就了一个繁荣的上海。 NaPTgpHIKZr/tBahVuyMcec7GkFAyTNSSrb3sBnT6g+Ie7CQKsJhzxK7SyWq3z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