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浦江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时楚国的大臣,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都以礼贤下士、结交宾客闻名。

黄浦江是上海境内最大的河流。它连接着太湖,是太湖主要的泄水通道,有“上海的母亲河”之称。

黄浦江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由人工修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关于它的开凿,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黄浦江是一条蜿蜒流淌的浅河,一到雨水多的季节,河流就会泛滥成灾。战国时,楚国的贵族黄歇来到这里,带领百姓疏浚治理,筑起堤坝,使这条河流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感激黄歇,于是便将这条河称为“黄歇江”,简称“黄浦”。“浦”在古吴语中指人工开凿的河流。又因为黄歇被称为“春申君”,所以黄浦江也叫作“春申江”。上海的别称“申”据说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这只是传说。因为直到宋代,史书上才出现“黄浦”的河名,后来因为水量增大,黄浦改称“大黄浦”。此时“大黄浦”只是吴淞江的支流。

真正与长江相通的黄浦江是在明代开始疏浚的。明代以前,吴淞江一直是太湖通往长江的出口,但是吴淞江因泥沙沉积,而逐渐堵塞,水患严重。到了明朝初期,一旦到了雨水多的季节,吴淞江泄洪就会不畅,使太湖下游地区水害不断。所以当时到江南治水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便决定疏浚那条连通大黄浦与吴淞江的河流“范家浜”,使范家浜上接大黄浦,下连通海水道南跄浦(今吴淞口),引导淀山湖一带的湖水经由大黄浦流入范家浜,然后在今复兴岛附近同吴淞江汇合。

此后,这条新的河道逐年被河水冲刷变宽,河口不断扩大为黄浦江。而吴淞江因逐年泥沙沉积而变窄,黄浦江逐渐取代了吴淞江在上海的地位。吴淞江成了黄浦江的支流,吴淞口实际上也成了“黄浦口”,所以历史上有“黄浦夺淞”的说法。

古代的黄浦江两岸的大部分地段没有堤岸,而是滩地,所以比现在还要宽;古人没有能力在黄浦江上架桥、建隧道,利用渡船是过江的唯一选择。于是,历史上的黄浦江两岸设立了许多渡口。

19世纪中叶以来,借助于地理位置及水运之利,黄浦江沿岸金融贸易业、港口运输业、近代工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带动了上海的繁荣。与此同时,人们需要更大的河流来运输原料,提供水源动力。当苏州河捉襟见肘时,精明的商人便选中了黄浦江。

如今,黄浦江上已建成多座大桥和多条江底汽车隧道,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它是一条兼有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价值的多功能河流。 FwZatVe8X07ww+IGjXiNdw+Vqv1XnAeBvfb9ndBq+rYcuEEGgFpOQECbsD/U0L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