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州河

虽然人们习惯称呼上海市区内的吴淞江河段为苏州河,但这个名字是外国人取的,中国政府没有承认它,所以中国地图上没有把苏州河作为正式的名字标示出来。

古代上海通往邻近城乡的主航道是苏州河。苏州河发源于江苏省的太湖,在上海开埠前一直叫吴淞江。开埠后,来到上海的外国人发现,沿着这条河可以抵达苏州,于是称它为“苏州河”。今天,人们根据习惯,将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的下游河段称为“苏州河”。

开埠之后,因水路便捷,苏州河一带密密的农田、芦苇、蒿草、杂树,慢慢被道路、码头、工厂取代。第一家啤酒厂、第一家纺织厂,相继在河畔开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天是从苏州河开始的。每天早上,河上船行如梭,河畔烟囱林立,一派繁忙景象。

苏州河

外白渡桥

历史上的苏州河,经历了从东向西的城市化过程,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貌特色:它的东段与外滩相连,因此开发得最早;中段是粮食、土产、蔬菜、水果、建材等物资的重要集散地,还是以金融为主的仓栈集中地;西段是沪西工业区的核心带,工厂门类众多,其中尤以轻纺、粮油、化工业为重。苏州河,见证了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风雨历程。

苏州河的终点有一座百岁高龄的大桥。大桥是1907年建成的,因为不收“过桥费”,所以被叫作“白渡桥”。“白”在上海话中是免费的意思。又因为这座桥在苏州河的下游,靠近河口处,于是人们自然将它称为“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一座典型的全钢结构桥梁,采用的是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是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的,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用现在的眼光看,建造外白渡桥的钢材质量不算多好,建造过程中采用的铆接技术也早已被淘汰。但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使外白渡桥成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也是上海的标志之一。

苏州河河口水闸

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苏州河南北的交通要道。每天,过桥的行人、车马不计其数。交通方便了,桥南的东大名路、吴淞路、乍浦路等也日益繁荣。直到今天,外白渡桥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除了外白渡桥,苏州河上还有3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它们横跨在苏州河上,不仅是沟通两岸的通道,也是一道道优美的风景。

顺着苏州河,在外白渡桥前方,有一道水闸。

修建在河道上的水闸,可以利用闸门控制河流流量,调节水位。关闭闸门时,可以拦截洪水,阻挡潮汐,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开启闸门时,可以宣泄洪水或废水,也可以对下游河道供水。

苏州河河口的水闸,每天会开合两次,调节河流水位。水闸打开时,苏州河就汇入了前方更加开阔的黄浦江。 FAcfDohykUoIkv9YoMp59BjLOufHyBdYAA2SAx7zfRnJY3E9VPeekb2VMe3uVg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