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京路

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如果要在这个城市里选择一条最繁华的商业街,那一定非南京路莫属。

南京路原名“公园弄”,又叫“派克弄”。上海开埠后,各国都在租界内修筑道路,并用自己的方式命名;后来租界合并,为避免各国因道路命名问题争执不下,上海决定采用中国地名来命名租界内的道路。于是,公园弄改名成了南京路。当时的南京路还只是一条小土路,因为英国人喜欢在这条路上遛马,于是人们又把它叫作“马路”。

从马路起步,中国人奔跑在通往近代化的道路上。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许多体现时尚、潮流的现代化市政设施,都从这里开始。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品大量涌进上海,洋杂货店随之增多,南京路商业进入兴盛时期。至1906年,南京路有洋广杂货、洋布绸缎、衣庄、银楼、茶食等30余个行业。

南京路步行街(图片来自VCG21gic3617648-© VSI 美好景象/ 视觉中国)

南京路上的店铺招牌有着浓浓的老上海风格(图片来自VCG4178045917-© Getty/ 视觉中国)

190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的二三十年,南京路迎来一个发展高潮,即由原来的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相继建成了和平饭店、四大公司、国际饭店等建筑。其中的四大百货公司——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共同创下了亚洲百货业无数先河,包括最先使用自动扶梯,最先将娱乐表演、咖啡厅、餐厅、茶室、酒店和百货公司融为一体,最先在百货公司设置空中花园,最先规定售货人员采用统一制服,最先使用空调系统,等等。

随着南京路日趋繁荣,老城厢里的有名商户也陆续搬到南京路。在20世纪30年代初,外地的菜馆、瓷器商店、西服店、眼镜店、绸布店也竞相在南京路开业。到1947年,南京路有门面记载的商号已经达到340余户,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许多科技产品、设施都是从这里走向内地的,比如电灯、霓虹灯、游乐场、摩天大楼等。

1945年,中国收回租界后,将南京路改名为南京东路,静安寺路改名为南京西路。随着各国商家的入驻,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大区的南京路,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华商业第一街”。 TSrcC7JFkucxw+VNFcjxTpDKzXuhW7bIpagoD34kWeGcaGB5/+Ely1R3/8zfIt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