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五千言中见大千

隐士与道家学派

隐士,顾名思义就是躲在山里的那些人,他们与世无争。对这样一个群体,很多学派都予以肯定,比如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如果你碰不到一个好的社会秩序,你就不要出来做官。在古代,有很多有名的隐士,比如我们熟悉的伯夷、叔齐,在伯夷和叔齐之前还有许由和巢父。这样一些人明明有机会当国君、当皇帝,但是他们都放弃了。

之所以放弃,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的原则,就是当皇帝不符合他的原则,有些人完全是因为生活态度。把这种生活态度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道家学派。道家学派和儒家这种有严格的师承关系的学派完全不一样,我们所知道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其实没有师承关系,只是一种精神相通的关系。既然他们是隐士,我们当然很难知道他们真正的生平。比较有趣的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争老子的故里,这对老子可能是一个讽刺,因为他自己并不愿意告诉别人他是哪里人。

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在给老子作的传记里写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引发了后世的很多争论。第一个故事是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个故事引发的争论就是孔子到底有没有问礼于老子,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那么直接的交往?第二个故事就是关于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这个故事很有趣,说老子准备去修行,要过关的时候,有个关尹知道老子要退隐,以后将不复见这个人,所以希望老子把他人生的故事或者说对世界的体会写下来,老子不得已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这本书现在据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中文著作。

早期的道教把老子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创始人,但是随着道教的壮大,老子的地位越来越低。老子又名李耳,俗姓李,后来很多道教故事里说他是在李子树下出生的。那么,他为什么叫老子呢?传说是因为他在他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多年才出生,所以叫老子。

老子与孔子,谁才是中国哲学的鼻祖?

老子姓李,后来唐朝的皇帝也姓李,所以唐朝的时候特别推崇道教,道教也在唐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老子的思想和道教的思想其实是两种内容。我们知道,胡适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而冯友兰则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鼻祖。如果从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样一个故事来看,他们谁是鼻祖,还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胡适眼里,如果把孔子视为中国哲学的鼻祖,那就是儒家的道统观念在作怪;在冯友兰先生看来,我们现在所读到的《道德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孔子或儒家思想的一种负面回应。

在礼崩乐坏的环境里,老子和孔子对现状的不满是共同的,他们其实都不太喜欢他们所处的时代,但他们对原因的分析是不一样的。在老子看来,儒家所要维护的那个礼乐秩序,其实就是造成人性堕落、人虚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他看来,儒家对仁义的强调,就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一种背离。所以在他的书里,他说只有大道废的时期,仁义才会被强调;如果一个人有智慧,这个人就可能会变虚伪;只有在道德沦丧的时候,才会强调孝慈。这都是对儒家观点的质疑。在老子看来,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恢复自然的状态,这个自然的含义跟我们现在所讲的热爱大自然的自然不太一样。

道法自然

老子所说的自然,就是按照人本来所具有的样子生活。当然问题也就在这里,什么是人本来应该具有的样子呢?在老子看来,这种自然的状态就是小国寡民的状态。他说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里,你当然会背离自己的自然状态。因为你必须去遵循某些规则,你要遵循某些规则,就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要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约束、制约里。要实现自由的生活,就要“绝圣弃智”,把那些圣人都抛弃;“绝仁弃义”,不要再提倡仁义;“绝巧弃利”,不要去设计各种各样巧诈的事情。这种自然化的状态才是老子特别向往的。

在老子看来,恢复自然的状态叫作“为道”,而儒家的观念被他描述成“为学”。如果“为学”,那么你虽然知识越来越多,但是离自然越来越远;如果“为道”,你知识越来越少,那么你就会回归婴儿的状态。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才是人类应该向往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生命就会变得特别重要,因为在那种自然的状态下,人们就会考虑自己的自然生命的延续。我们前面讲到了侠客,侠客是轻生死的,一个人如果过于注重自己的自然生命,就不可能当侠客。所以,老子的书里有很多养生知识,这些养生知识后来都被视为气功的源头,比如“专气致柔”“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特别强调水德,就是人应该像水一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水正是因为不跟人争,所以能成其大。但是,老子的想法听上去又不像完全要回归自然的样子,因为他总是在告诉人们柔弱胜刚强,背后还有一个“胜”字,所以很多人说老子其实是一个阴谋家。他总是装作很柔的样子,其实是为了战胜别人。如果儒家是从刚健的角度来讲,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所以,他会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人要韬光养晦,要以退为进。这都像是策略家的作为。司马迁的眼睛很亮,他老早就觉得老子有成为阴谋家的潜力,所以他在写传的时候,就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一起了。

活在材与不材之间

说到道家,一般都会老庄并称,老庄就是老子和庄子。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提到了庄子,他说庄子是蒙人,名周,曾经做过漆园吏,漆园吏可能就是制造油漆的园子的官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就是很有学问,“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司马迁还说,庄子的书的重要特点就是写故事,或者说主要是通过寓言来阐发他的观点。庄子自己也说他写文章是用寓言、重言和卮言,他要通过比喻,通过编造一些特别有趣的故事来阐发他的观点。在我看来,庄子比较喜欢用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实他是试图从语言方式这个角度来解构儒家经典,因为一般人读书都要读经典,经典都是高头讲章,所以庄子就采用这种“阴阳怪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庄子首先要说的是人存在的困境。我们都知道,儒家强调在世界上成就功业,那些侠客也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后世对他们的赞扬。在庄子看来,这都不是人存在的最好方式。他在《山木》篇里讲过一个故事,说他有一次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枝叶茂盛,但是每个伐木的人走过这里,都不想砍它。庄子问伐木者为什么不砍这棵树,伐木者回答说没什么用。庄子说,这棵树因为没什么用,所以可以一直活着。

这个故事还没完,又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就是庄子走出山来,到老朋友家里做客,老朋友很高兴,命他的仆人“杀雁而烹之”。这个仆人就问,说有一只鸭子能叫,有一只不能叫,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说昨天遇到山中的大树,因为没什么用,所以没人砍它,而主人家的鸭子因为不会叫,却被杀了。那么,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我们活得长呢?庄子的回答就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这就是庄子的一个很有名的生存策略。如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如果太没本事,也容易被人欺负,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好方式就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这当然是很难拿捏的分寸。

怎样拿捏这样的分寸呢?庄子认为要从认识问题的角度找到突破口,他区分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叫以物观物,一种方式叫以道观物。我们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基本上都是采取以物观物的态度。比如我喜欢穿这样的衣服,因为这样的衣服穿在我身上可能会很时髦、很美,那我就会去买这样的衣服,这种美其实只是相对的。

以道观物,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比如你站在山顶上,看这个世界上在山脚下来来往往的人,那么他们穿什么衣服,对你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吗?在庄子看来,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我们对某些事物的追求,对某些目标的执着,就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庄子最重要的著作是《齐物论》和《逍遥游》,如果说我们读《道德经》,主要读到的是有和无,那么在庄子的著作里,更重要的可能就是“齐物”这个概念。

齐物的概念

“齐物”这个概念是要把有和无这样的区分相对化,这是庄子思想里最深刻的地方。庄子说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一种角度来看周围的世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站在一个没有角度、没有立场的点上,这样你就会舍弃人世间的种种追求,变成一个真正的自由自在的人。在我看来,这甚至是比老子的思想更深刻的一种思想。庄子的《齐物论》的关键就是对任何确定性的否认,刚才我们说以物观物,其实就是强调一种事物的确定性,你只要有所确定,就会被束缚。所以,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任何事物都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在庄子看来,任何语言对对象来讲都是一种束缚,而不是一种开放。因为任何语言所表达的对象都是有限制的,而对象是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中的。

相爱相杀的庄子与孔子

我们刚才讲了庄子的一些核心观点,他是通过寓言的方式来讲道理的。道家和儒家,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

庄子的书里说得最多的不是老子,是孔子和孔子的弟子,只不过在庄子的书里,孔子已经被寓言化,所以我们会发现孔子成了一个经常自我反省的人,因为他在被老子或其他隐士教导以后,总会认为自己的想法错了。我们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孔子劝说盗跖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典型地体现了孔子在庄子的书里的形象。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孔子有个朋友叫柳下季,柳下季有个弟弟叫盗跖,盗跖是当时传说中有名的大盗,有9000名部属,横行天下,打家劫舍,从来不考虑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这样的人当然是儒家最鄙弃的,所以孔子对他的朋友柳下季说,当父亲的一定要教导他的儿子,当哥哥的也应该劝说自己的弟弟,这就是所谓的孝悌。他说如果父亲不能教导孩子,哥哥不能劝说弟弟,那么谁还看重父子兄弟之情呢?柳下季回答说,您说做父亲、做兄长的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儿子、弟弟,但是如果儿子、兄弟不听,该怎么办呢?柳下季不愿意去劝他弟弟,所以孔子只好亲自去劝。孔子下车走上前对接待的人说,我是鲁国人孔丘,听说将军义行过人,特地前来拜见。接待的人向盗跖通报说鲁国的孔子要见他,盗跖一听就很生气,他说不就是鲁国那个狡诈虚伪的孔丘吗,替我告诉他,如果他再随便乱说话,再随便标榜文王、武王,戴着帽子到处乱晃,我就把他杀了,把他的肝当下酒菜。

所以,在庄子的书里,孔子经常是这样一个形象,就是他一直要做自己的事,但是经常被人骂得狗血喷头,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庄子的书里还有很多以梦为主题的故事,比如庄周梦蝶。庄子说人要超越自己,首先要了解事物和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庄子的相对主义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区别,而是要找到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认识到这种区别,然后超越它,蝴蝶和庄子的故事就是这样。所以,庄子对理想的人的描述,就不再是圣人了,而是智人、神人、真人。在后来的道家系统里,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真人。 lRQexrIINrPg1cjedynIL83HfuogKelyaj5dSycPweizQFK6JpuFbhqLG/gJsC0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