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孟荀:大丈夫与性本恶

孔子去世以后,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情,比如他的很多弟子都在他的墓地周围住了三年,这也符合古代三年之丧的习惯,他最忠诚的弟子子贡更是住了六年。

还有一种说法,说现在的曲阜城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在他的墓地周围结庐而居,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的确是一件很感人的事情,同时也表明孔子具有伟大的吸引力。

但是,按照司马迁的《史记》的说法,有两个人是传承孔子思想的重要人物,一个是孟子,一个是荀子。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我们都很熟悉,主要是因为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这也构成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母爱文化的一部分。关于孟子受业于何人,颇有争议,有人说孟子是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有人说他是跟子思的弟子学习,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认为子思和孟子构成了儒家传承的一个重要脉络。孟子也曾效仿孔子,带门徒周游各国,但是很显然,孟子也跟孔子一样,没有被各国接受。这样的结果可能孟子自己也料到了,因为他不会根据统治者暂时的需要改变他的观点。

在战国时期,许多国家生存下来都很困难,但孟子所主张的是以仁义治国,这显然是一种远水,根本解不了当时统治者的近渴。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孟子和梁惠王对话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梁惠王问孟子说:老头,你那么大老远跑来,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孟子回答说:大王治理国家,为什么要讨论利益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如果大王您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邑,一般的老百姓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身的发展,上上下下都着眼于争夺利益,那么您这个国家就会有危险了。

为什么呢?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肯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肯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想要拥有更大的利益,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叛乱者,他们时刻准备夺取更大的利益。孟子进一步说,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的君主,大王您只讲仁义就行了,这样您的国家就会安定下来。

很显然,孟子的话没有打动梁惠王。为什么打动不了呢?如果我们熟悉历史,就会知道,梁惠王在见孟子的时候,正遭遇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他急需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他当时的困难。其实梁惠王也辉煌过,他在位中期重用庞涓,使魏国的军事实力大增,但是庞涓陷害他的同学孙膑,导致孙膑逃到齐国。

在马陵之战中,孙膑反过来攻打魏国,导致魏国的军事实力彻底衰落,以至于梁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也就是说,他被齐国、秦国、楚国这样一些强国围追堵截。在这样的时候,你让梁惠王不考虑现实的需要,而关切长治久安的仁义之治,他当然听不进去了。但是,思想的价值并不在于思想与现实的契合度,而在于超越时代的意义,孟子的思想很显然并不契合梁惠王、滕文公这样一些人的现实需要,但他所提出的思想确实是有超越时代的意义的。

这就像许多画家,他们的作品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被人接受,他们死后,这些作品才显示出其价值。孟子的思想其实也是这样,一直到唐宋以后才达到它影响的高点。孟子对后世儒家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主要是他关于人性的观点。孔子其实不太喜欢讨论人性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听到孔子谈论人性和天道的问题,只了解他说过一句话,叫“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化了性善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点,这样就把人和其他物种做了一个完全的区分。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并非后天学习的结果。为什么人性本善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这个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就是致良知,所以如果现在很多人的偶像是王阳明,王阳明的偶像就是孟子。孟子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向善的动机,他提出“四端”的说法,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他说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说看到别人的痛苦,就会在内心产生反应。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我们看到有个小孩要掉到井里了,我们马上就会产生恻隐之心,马上就会去想怎么救他,而不会去考虑为什么要救他。孟子认为这就是人的良知。

孟子对儒家的人格思想有很大的发展,他的许多观点,现在都被用来描述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爱辩的孟子

孟子特别喜欢跟人辩论,但孟子自己说他不是一个好辩之人。他为什么要“辩”呢?他认为主要是因为有很多观点会影响到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了解,特别是那些听上去与儒家的观点很接近的观点,比如墨子这样的观点,所以他说墨子和杨朱是最应该被批评的。

孟子的思想中也有特别激烈的地方,因为在古代的礼仪系统里,一个臣子去反对一个君王,是一个特别重大的道德问题。但是孟子认为,如果君王的行为不太符合一个君王的要求,那么对他的推翻就不能算是一种犯上作乱的行为。他的这种观点在儒家的思想里很重要,但是很多统治者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话。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发生在明朝的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在读《孟子》的时候,读到这么一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朱元璋说这话与君君臣臣之义不一致,所以他命人把这样的一些话删掉,因此在明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所能看到《孟子》的版本叫《孟子节文》,也就是一个删节本,而不是全本,里面那些强调反抗、强调起义、强调革命的内容都被删掉了。所以,即使是在被视为亚圣的时候,孟子的很多言论也是统治者接受不了的。

孟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政,他认为以权力、武力作为秩序的基础是靠不住的,要以德服人,不能以力假仁。所以他说,统治者如果失去了民心,就不配做统治者。他的观点也叫作“民贵君轻”,他认为统治者如果残暴,老百姓就应该起来反抗。孟子强调人性善,这与他对秩序的理解有关,他认为之所以要行仁政,就是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如果人性恶,那当然不会行仁政。这也是他多次与告子讨论的内容。

不管怎么样,孟子的思想在唐、宋、明都受到了极高的推崇,所以我们也称儒家的思想为“孔孟之道”。

荀子:不像儒家的儒家

跟孟子相比,另外一个被司马迁认为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荀子,他的地位就有点尴尬。在宋、明以后,很多人认为荀子不太像儒家,主要是因为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思想。提到孟子,我们想到的是礼义;在荀子那里,我们听到的可能是礼法。当然,荀子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污点”,就是他教过两个很有名的弟子:一个是韩非子,一个是李斯。这两个人都跟荀子学过帝王术,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两个人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个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教出的学生是法家,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荀子是一个特别强调现实性的人,他认为一种思想要在社会中发生作用,最重要的是它的效率,如果对社会无用,或者按照现在的说法,如果不接地气,那么这种思想也就没有价值了。荀子去秦国考察过,我们都知道,秦国从商鞅开始,一直是以法家思想治国的,荀子考察完秦国后,有人问他说,你去秦国看到了什么?荀子的回答特别有意思,他说秦国除了地形险固以外,风俗也非常特别。

他说:“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秦国民风淳朴,音乐很严谨,不是那些淫词艳曲,老百姓的服装也不轻佻。然后他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秦国的官员都很有纪律,也很节俭、很忠心,看着就像古代的官吏。又说他们的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说那些高级干部出了自己家的门就进政府的门,出了政府的门就回到自己家,没有私事,一心扑在公事上。他们也不拉帮结派,像是古代士大夫的做派。朝廷的效率也相当高,因此秦国的强盛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荀子也说到秦国仍有所忧惧。为什么呢?他说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儒者吧。这个回答我觉得有点牵强,因为荀子看到当地的民风,当地的官员、士大夫甚至朝廷的风气,都是古代的样子,一个没有儒家的国家,它的风气却很接近儒家提倡的古风,这不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吗?

所以,从荀子所教的两个弟子韩非子和李斯以及他对秦国有限的肯定来看,他最着急的问题就是儒家与现实的关联度,因为他认为儒家如果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而只是在考虑万世以后的问题,就会被完全边缘化。

隆礼重法

所以,与孟子的道德理想主义相比,荀子确实比较贴近实际操作层面,一方面要强调礼仪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强调法制。荀子的思想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因为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一个考虑实际可能性的人,所以他的很多分析都特别有道理。比如,他讨论礼的产生,礼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是圣人制定的。那么,圣人为什么要制定礼呢?他说是因为人性中有一些自私的东西,有了自私的东西,就会产生争夺,产生争夺就会乱,乱了以后,社会就会衰落,圣人看不下去,就要制定礼义以分之,就是让每个人有自己合适的地位和合适的社会财富。

这样的一种讨论,相当接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人类学的讨论方法。荀子认为,所有儒家制度的设计都应该从现实的需要出发,所以,事实上他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儒家讨论问题的方式。荀子不相信人性是善的,他是从人性恶的角度来推导出礼乐政治的必要性,他说人性善的地方,是人后天学习的结果。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荀子的《劝学》,他告诉我们,人就是要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才能改变自己好私的天性。

孟子和荀子其实是从两个方向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如果说孟子高举的是儒家理想主义的旗帜,那么荀子所强调的就是儒家和现实的关联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在汉代到唐之前,荀子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要比孟子的思想更有影响力。但是,因为荀子的思想和法家的思想之间这些纠缠不清的关系,所以在宋、明重新高扬儒家理想主义的时候,荀子就越来越被排斥在儒家的阵容之外。

我们可以看到,在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时候,各种思想之间是经常会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所以某个学派有别的学派的影子,是很正常的。 U5mAyZH4MSrvL2N6LbJufuYb8eYKTy7gICDicltjToUduBOI9Ofo++AkDzbX1v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