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平王东迁

在公元前771年的时候,西周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犬戎攻入了西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也就正式亡国了。西周亡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传统认知:烽火戏诸侯

过去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说是烽火戏诸侯导致了西周亡国。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周幽王的王后来自申国,这个申国的王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宜臼,宜臼后来被周幽王立为太子。后来周幽王去攻打褒国,褒国被打败后,给周幽王献了一个女子,就是褒姒。褒姒长得非常漂亮,可是她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爱笑。周幽王为了逗褒姒笑,想尽了办法,可她就是不笑。最后周幽王想了一个馊点子,因为当时一旦有敌人进攻,就点燃烽火报警,这样周边的诸侯就会赶来救援,所以为了逗褒姒笑,周幽王就让他的手下点燃烽火。周边的诸侯一看大事不好,朝廷有敌人来进攻了,就跑来救援。当他们手忙脚乱地带着军队赶到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敌人,这只是周幽王跟他们开的一个玩笑。褒姒看到诸侯国的军队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这让周幽王神魂颠倒。所以,为了逗褒姒笑,周幽王后来多次点燃烽火。由于诸侯屡屡上当受骗,所以后来周幽王再点燃烽火征召诸侯,他们就不肯再来了。这是西周亡国的一个背景。

另外,周幽王当时还做了一些倒行逆施的事情,比如他重用一个叫虢石父的人,这个人想尽办法帮他搜刮民脂民膏。而且,为了宠爱褒姒,他把申后给废了,改立褒姒为后,还把申后的儿子宜臼也就是太子给废了,太子就跑到了申国。申侯,就是申后的父亲,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很生气,就联合犬戎一起攻入镐京。周幽王又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来救援,可是谁也没有来,最后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虏,西周就亡国了。

这是关于西周亡国的传统说法,所以《诗经》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叫“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显赫强大的西周,最后是因为褒姒而灭亡的。

烽火戏诸侯故事的不可靠性

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内容,都是《史记·周本纪》里的说法,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西周时期,不太可能有烽火报警制度,这种制度是到了战国,甚至秦汉时期,特别是到了汉代才真正成熟起来的一套制度,是为了防范匈奴而建立的一套制度。西周时期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烽火报警制度,自然也不可能有烽火戏诸侯这样的事情发生。

司马迁在写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这段历史,我们经常称其为两周之际的历史,这段历史由于材料特别缺乏,所以是很难写的。司马迁写《史记·周本纪》这一段的时候,所依据的材料是《吕氏春秋》里的一篇文章,叫作《疑似》。《吕氏春秋·疑似》并没有讲到有烽火,而是说当时在一些大路上修了一些碉堡,碉堡上放置一些大鼓,如果有敌人来,会击鼓相告。

实际上,《吕氏春秋》这个记载也是战国后期留下的一个故事,也不可靠。而且这里的史实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清代有学者指出,申国在今天的河南南阳一带,犬戎的位置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一定是在甘肃附近,所以申国在周王朝东南1000多里的地方,而犬戎是在西周的西北边,两者相距非常遥远。申侯要去联合犬戎攻打西周,而且还要越过周王朝相互勾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按照《史记》的说法,后来周平王东迁是为了躲避犬戎,这个说法也是不合理的。钱穆先生提出,犬戎杀了周幽王,所以他们是势不相容的,可是对周平王来说,犬戎实际上不是敌人,而是友军,所以他怎么可能为了躲避犬戎而东迁?所以,钱穆先生觉得这个说法也是不可靠的。

周室曾有二王并立

西晋的时候,在河南的汲县发现了一处墓葬,墓葬里出土了一批竹简,里面有一部魏国的史书,叫作《竹书纪年》。《竹书纪年》里也记载了西周亡国这段历史,与《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很不一样。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褒姒的儿子叫伯盘(或作伯服),当时申后的儿子宜臼跑到了西申,周幽王就把伯盘立为太子,最后周幽王和伯盘都被杀了。

周幽王被杀以后,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个叫虢公翰的人,又拥立了另外一个人做王,这个人叫王子余臣。所以,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当时有二王并立这么一个局面。一直到“二十一年”的时候,王子余臣才被晋文侯所杀。这个“二十一年”到底是王子余臣的二十一年,还是晋文侯的二十一年,记载也不清楚,有很多争论。

这段历史因为史料特别缺乏,所以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幸运的是,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其中有一部很重要的历史著作,叫作《系年》。《系年》里有西周亡国、平王东迁这段历史的记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

西周灭亡的过程

我们来看看清华简的《系年》对这段历史是怎么记载的。按照《系年》的记载,周幽王是娶妻于西申。看到这个记载以后,我们特别激动。为什么呢?过去大家一直以为周幽王的申后来自申国,我们刚才说了,申国在河南南阳一带。南阳的这个申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出土过一批青铜器,青铜器上明确记载了南阳这个申国是南申,而现在我们看到清华简的《系年》里说周幽王的妻子来自西申,这下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周幽王的妻子不是来自南阳的申国,而是来自西申国。西申国的位置我们不是很清楚,但它一定是在周朝的西北边。据说在周成王的时代,西申国曾经派人来进贡,所以这个国家是一直存在的。

周幽王的妻子来自西申国,这是我们过去不知道的。这两个人(申后、褒姒)各自有儿子,为了争夺君位,就开始了竞争。因为褒姒受到周幽王的宠爱,所以周幽王和伯盘就赶跑了宜臼,宜臼就跑到了西申国。后面的记载我们又是第一次知道,宜臼跑到西申以后,周幽王还起兵去包围了西申,要求西申交出宜臼,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赶尽杀绝,免得给伯盘留下隐患。西申国当然不愿意把宜臼交出来,这样,双方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在这个时候,西申国有一个盟国叫鄫国,鄫国的位置我们也不清楚,但一定是西申国和犬戎附近的另外一个国家,想救援西申,可是实力不够,就投降了犬戎,联合犬戎一起来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和伯盘猝不及防,就被杀了,西周就是这样灭亡的。

所以,我们现在了解了,西周亡国的历史与《史记》中的记载是很不一样的,这里面根本没有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这个背景,应该说是西周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最后引发了战争。在这个过程中,犬戎与西申和太子宜臼联合,杀了周幽王和伯盘。

平王东迁的真相

除此之外,关于周平王东迁的记载也存在很多问题。过去大家认为周幽王被杀后,平王就继位了,继位以后就东迁到了洛邑,所以历史年表都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亡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实际上,这段历史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当时曾有二王并立的局面,现在我们看到清华简《系年》里的记载,这一点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根据清华简《系年》的记载,西周亡国之后,朝廷里的卿大夫就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做周王,当时称为携惠王。携惠王一共在位21年,最后被晋文侯给杀害了。

所以,实际上西周亡国之后,统治者内部的动乱纷争、争权夺利并没有马上结束,而是立即陷入了二王并立这么一个局面。这个局面持续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一直持续了21年。21年之后,由于晋文侯支持周平王,才把余臣给杀了,周平王才真正取得了胜利。

不过,《系年》里有一句话,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大的争论,叫“周亡王九年”,就是周朝曾经有9年时间没有国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学术界对此还有不同的争论,我们暂且不管它。之后,晋文侯就把周平王迎接回来,又过了3年,才东迁到洛邑。

所以,从这个记载来看,周平王东迁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以后,周平王和携惠王,也就是王子余臣,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长期的内战。在这之后,可能经历了9年的无王阶段,可能是朝廷在这9年里一直没有承认周平王作为王的身份。在此之后,又过了3年,因为有晋文侯的支持,周平王才东迁到了洛邑。

所以,实际上周平王实现东迁,应该是在公元前740年左右,这和我们过去认为的西周一灭亡,周平王就东迁是很不一样的。

《春秋》的难言之隐

这个背景使我们联想到,我们过去对《春秋》《左传》的一些理解可能有些问题,比如我们知道《春秋》《左传》都始于鲁隐公元年,是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记载的。为什么《春秋》要始于鲁隐公元年,而不是从周平王东迁开始写?过去大家觉得很奇怪。现在我们了解这个背景之后,就可以理解,实际上鲁隐公之前还有两任国君,就是鲁孝公和鲁惠公,鲁孝公和鲁惠公在位的时间正好是周王朝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和携惠王之间争权夺利的时期,当时整个西周朝廷陷入一片混乱。而孔子作《春秋》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对朝廷里的一些事情,能隐瞒的就隐瞒。所以,我们看到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取胜后,召集各国诸侯会盟,要求周王前去参加,《春秋》里却说周王去巡狩了(“天王狩于河阳”),等于是视察去了。从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的《春秋》是要为尊者避讳的。

当时面临周王朝长达二三十年的内乱,而且是两个王争夺王位,我们可以想象,《春秋》的作者必然觉得非常困惑,不好下笔。按理来说,携惠王,就是王子余臣,他是受到朝廷的卿大夫支持的,是正统的,但是最后他失败了。怎么来看待这段历史,怎么来写这段历史,对《春秋》的作者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所以,《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很可能就是为了避免涉及这段不好处理的历史。

另外,春秋初年,在鲁隐公和鲁桓公的时候,经常有周平王向各个诸侯国要钱要车的记载,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周平王东迁实际上是很晚的事情。他刚迁到洛邑,百废待兴,各方面的经济实力有所不足,所以经常要求各诸侯国支持。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要知道,两周之际这段历史的错综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过去的历史记载把它简单化了。 JDfGHPiSIa3Ir/gJ6VDiS2CuJdHGdp4J5x4rXjANYjXRPTEtxT9XZwphfQ0fU+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