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从国天下到家天下

夏启继承了他父亲大禹的君位,导致了禅让制被打破,实际上应该说大禹本人在里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样就导致国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而到了家天下的时候,就是一种世袭制度,父死子继,或者有时候是兄终弟及,以这样的形式来继承君位。

夏朝的建立者虽然是启,但真正在幕后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大禹。夏朝建立之后,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历史的反复。启做了国君之后,过了若干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君位。但是,太康在治国期间,经常不理朝政,到处去田猎,结果就发生了一件事,历史上称为“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太康长期不在朝廷里治事,所以当时东夷部落的首领羿,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射日的那个后羿,就利用这个机会带着他的人马推翻了太康的统治,自己当上了国君,导致太康有国不能归。太康失国之后,羿当了国君,受到夏民的欢迎,所以史书上说是“因夏民以代夏政”,就是依靠夏朝的民众取得了夏朝的治理权。

但是,羿当了国君之后,也开始沉迷于娱乐,不愿意把心思花在治国上。所以,羿手下的一个叫寒浞的人,又把羿的统治给推翻了。寒浞推翻羿的统治之后,很担心太康的子孙会回来跟他抢夺君位,就要把太康的后人斩尽杀绝。

少康中兴

太康的后人中有一个叫作相,也被杀了。但相的妻子那时候已经怀有身孕,她从屋子的一个洞里偷偷逃跑了,所以躲过了一劫,生下了相的遗腹子,名叫少康。少康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积极地为复国做准备,他联系各个支持夏朝的部落,和自己结成了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按照史书的记载,他后来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军队。后来少康在一些支持他的部落的帮助下,把寒浞的政权推翻了,当上了夏朝的国君。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少康中兴”。

从启打破禅让制,到太康失国,再到少康中兴,这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系列事件,最后才使得世袭制真正得以延续。少康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予在位时,夏朝的统治达到了极盛,这是夏朝最繁荣的一个时期。

夏朝灭亡

再往后,夏朝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特别是到了孔甲这个时候。这时已经到了夏朝的后期,按照《史记》和其他一些文献的记载,孔甲也是一个昏庸的国君,民众都很怨恨他的统治。所以,在此之后,各个诸侯国纷纷反叛。按照史书的说法,叫作“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过了四代,夏朝就灭亡了。

真正使夏朝亡国的国君是夏桀。在夏朝统治的后期,发生了很多天灾,据说当时各种疾病流行,很多民众都生病了,整个夏朝的统治到了崩溃的边缘。

另外一方面,夏桀的统治非常残暴,不仅招致了民众的反叛,而且使统治者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就为商汤灭夏提供了很重要的时机。

商汤灭夏

这个时候,商族的首领商汤就带领一些盟国和夏桀作战,最后打败了夏桀,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商朝。商汤在灭夏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措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因为夏朝本身还是很强大的,而且它有很多盟国,《诗经》里有一句诗叫“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韦、顾和昆吾都是夏朝的盟国,这些国家都是无条件支持夏朝统治的,所以商汤在发展和进攻的过程中,采取了逐一消灭的方式,把韦、顾和昆吾逐一消灭之后,对夏桀进行包围,最后打败了夏桀。这就是夏朝从建立到最后亡国的一个简单情况。

商汤灭夏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商汤任用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大臣,就是伊尹。伊尹本来是有莘氏的一个奴隶,商汤很早就听说伊尹很有才华,所以就派人和有莘氏联系,希望得到伊尹,但是有莘氏拒绝了。后来商汤又想了一个办法,希望和有莘氏联姻,娶有莘氏首领的女儿为妻。有莘氏首领很高兴,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商汤,同时将伊尹作为陪嫁的奴隶,送给了商汤。商汤获得伊尹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了亲密的合作,最后灭掉了夏朝。

伊尹在商汤灭夏的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在清华简里,我们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叫《赤鹄之集汤之屋》。鹄是一种大鸟,赤鹄就是红色的大鸟。从这篇文献里我们可以看出,伊尹实际上是作为商汤派出去的人员,去夏朝做长期的间谍工作,所以他是去夏朝刺探情报的。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伊尹和夏桀的宠妃妺喜结成了联盟,两个人一起合作,把夏朝的很多情报都传递给了商汤。

我们知道《孙子兵法》中有一篇叫《用间》,强调了用间谍获取情报的重要性。其中列举了两个著名的间谍,一个就是伊尹,另一个就是姜子牙。这两个人都是忍辱负重到敌后刺探情报多年,掌握了大量珍贵的材料之后,为自己的国君战胜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孙武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意思就是要获得敌人的重要情报,就要靠间谍,而要用好间谍,最重要的就是让一些具有很高才能的人来充当间谍,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伊尹在辅佐商汤的过程中,就是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间谍,为商汤灭夏立下了汗马功劳。

夏王朝存在吗?

关于夏朝的记载文献,最完整、最系统的就是《史记》的《夏本纪》,《史记·夏本纪》不仅记载了夏朝发展的大致脉络,而且提供了很完整的夏朝各王的世系。但夏朝是不是存在,《史记·夏本纪》所记载的各王的世系是不是可靠,一直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为了证明夏朝真实存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徐旭生带领考古所的同行,在河南和山西一带进行夏墟的探寻,最后在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发现了重要遗址。经过长期的发掘,最后确定这个遗址是介于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之间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遗存。这个文化后来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这样,整个中原地区从考古学的地层分析来说,已经没有缺环。也就是说,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再到二里岗文化,从地层上来说,已经完全衔接上了。从考古地层的角度来说,夏朝如果是一个真正存在的王朝,那么它的地层一定在这几种文化之间。其中时代最为接近的,就是二里头文化,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都予以承认。但是,二里头文化本身又可以分为四个地层,二里头文化是不是都是夏文化,还是说二里头文化的一部分和夏文化有关,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当然,现在从事二里头考古的很多学者,根据最新的一些考古发现,对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质疑,我们今天还没有办法得出最后的结论。

如果夏朝是真正存在过的一个王朝,而且确实是在河南和山西这一带存在过的一个政权,那么它的文化一定是保存在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再到二里岗文化之间的这个地层段里。究竟哪一段和夏文化有关,还需要学者们做更多的研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发现,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证据。

无论如何,《史记·夏本纪》的记载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夏本纪》之后就是《殷本纪》,《殷本纪》里所记载的商朝各王的世系,现在通过甲骨文的发现,已经可以得到证实。而除了《夏本纪》和《殷本纪》之外,我们看不到其他任何与此有关的材料。这说明司马迁很可能掌握或是看到了一些后人没有了解和看到的资料,所以他才有可能写出《夏本纪》和《殷本纪》这样的内容。既然《殷本纪》现在证明基本上是可靠的,那么《夏本纪》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科学性?虽然这一点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证实,但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夏本纪》的内容也应该是比较真实可靠的。

不管怎么说,夏朝的历史是中国上古历史中特别重要的一环,虽然我们现在在考古中还没有找到完全和夏朝对应的古代文字,但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夏朝的历史应该是真实可靠的。

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清华简里有一篇叫《厚父》的文章,这个厚父就是夏朝的后人,他总结夏朝兴亡的教训,对夏朝的历史做了很多回顾。如果我们承认中国的古书记载有其可靠性,那么包括现在出土的简帛、青铜器,还有传世的古书等,都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夏朝实际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政权,夏王的世系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留意的历史记载。

虽然目前夏朝的存在没有办法得到完全的证实,但是作为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夏朝的历史还是值得我们予以特别重视的,希望将来能够在考古工作中发现更多与夏朝有关的历史线索。 YDPT7YAaXqAnTeZVpVJYEWqZ+hyHiinSljjf9di1Ff5jGx7FRuXSgy7Foa/odq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