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中国诞生的地理空间

我们已经了解了以二里头为先导的早期中国腹心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以及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文化的形成,最早的中国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这个早期中国的外围情况如何,最早的东西方世界的交流又是从哪里开始的?最初的中国何以海纳百川,最终成为幅员辽阔的中国?

半月形地带

20世纪,四川大学有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科幻小说作家,叫作童恩正。他写过一部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被改编拍摄成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如果你是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那么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

童恩正先生的贡献不限于此,在考古学界,他最著名的一篇论文是《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概念,我们可以简称为“半月形地带”。那么,哪里是半月形地带呢?童恩正先生说:“如果我们站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纵目遥望祖国大地,就会发现在高原的东北,有几道山脉连续地向东延伸,这就是青海的祁连山脉,宁夏的贺兰山脉,内蒙的阴山山脉,直至辽宁、吉林境内的大兴安岭。而在高原的西南部,也有几道山脉向南延伸,这就是由四川西部通向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这一北一南的两列山峰及其邻近的高地,在地理上如同一双有力的臂膀,屏障着祖国的腹心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肥沃的平原和盆地;在文化上,这一地带则自有其渊源,带有显著的特色,构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尽管这一高地绵延万里,从东北至西南成一半月形环绕着中原大地,但是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直至铜器时代,活动于这一区域之内的为数众多的民族却留下了若干共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的相似之处是如此的明显,以至难以全部用‘偶合’来解释。”

童恩正先生所描述的这个半月形地带具有相似的生态环境,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人们可以寻觅文化传播的痕迹。这条传播带,北起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赤峰地区,沿着长城地带,经内蒙古河套地区、甘青地区东部、川西地区,连接起西藏东部和云贵高原的藏彝走廊。在这一地带上,虽然分布着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的各族群,但是依然出现了各种相似的文化现象。这条传播带面向欧亚草原的宏阔空间,是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长期使用的细石器

尽管这一地带绵延万里,十分辽阔,但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铁器时代,活动于这一地带的众多族群却形成了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生态文化。其中大放异彩的时段是青铜时代。而在半月形地带,许多地区呈现出非常相似的文化,具体来说体现在使用细石器相同的工具、采用类似的墓葬形式和采用类似的青铜器装饰风格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谈谈这几个特征。

首先,在青铜时代到来前,半月形地带最早的文化特征是盛行细石器。细石器,顾名思义,是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这种细石器的工艺和习俗,最早发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某些地区一直延续到金属器出现后才被取代。它们多数是作为带有骨柄、木柄的复合工具,比如刀的石质刃部,常常被用来切割肉类和皮革。可以看出,细石器的盛行肯定与畜牧和狩猎文化相联系。细石器工艺要求制作者具有清晰严谨的技术设计以及娴熟精湛的操作技能,反映出石器打制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性与复杂性。

石棺葬与大石墓

其次,以石为棺的石棺葬是这一地带许多古代部族盛行的葬俗。在青铜时代,石棺葬达到鼎盛,分布在整个半月形边地文化带。在当代丧葬制度改革后,今天的人已经很难选择土葬作为安葬亲属的方式,大多是以火葬作为生命最后的归宿。在我们记忆的土葬仪式中,选择棺木的木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很多人希望找到很珍贵的金丝楠木作为棺木,因为传说中金丝楠木不易腐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遗体的完好。但是,我们很少听闻用石棺入殓。于是,在考古发现中,一旦发现石棺墓葬,许多人就把它与少数民族奇特的丧葬习俗联系起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几年,不断有新闻报道,在西藏、新疆、云南、广西各地都发掘出许多石棺墓葬。这些地区刚好处于半月形地带。依据童恩正先生的判断,考古发现的石棺葬以西北地区最早,西南次之,东北再次之。这三个大区虽然相隔甚远,但石棺的结构惊人地相似。童恩正先生推测,石棺原为黄河上游某一氐羌系统的族群采用的一种葬具,后来才传播到“西南夷”和东北的“胡”“戎”诸民族中。石棺葬在半月形文化带以外也广为分布,并一直到达东南欧草原。

与石棺葬相关的还有大石墓。大石墓也称为石棚,其基本结构是以巨石竖立做四壁,顶部再覆以大石,构成方形或长方形墓穴。大石墓、石棚,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存。它们的分布恰与石棺葬一样,仍然是集中在东北与西南两大地区。

在东北地区的石棚和石棺墓中,考古学者还发现了火葬的葬俗。而在西南地区四川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中,火化骨殖,再用石棺埋藏的现象也是常见的。这种葬俗曾被内地族群视为怪异,认为不合“仁义之道”,但在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内,它的分布是相当广泛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石棺葬的确是分布在半月形地带的古代族群的一种因地制宜的葬俗。其实,如果以常理推想,石棺显然比木棺更持久,而火葬的习俗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之所以有怪异的感觉,不过是因为他人的习俗不同于自己的习俗罢了。

动物形纹饰

在青铜器的器形方面,东北地区、华北长城沿线与西南地区之间的相似更引人注意。其中国内外学者讨论最多的,首推青铜动物形纹饰。在中国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宁夏沿长城一带,曾经出土过许多以各种动物为主题的饰物或纹饰,被学术界公认为北方游牧族群的遗存。而在西南地区,动物形纹饰也颇盛行。豹、虎等猛兽咬噬鹿、野猪的图案,野兽捕食牛、猪等家畜的图案,动物互相扭结格斗的图案,骑士战争或狩猎的图案等,都是北方草原文化常见的题材。

虎咬兽纹饰牌

这些本来主要出现于畜牧或游牧民文化中的动物形纹饰,怎么会成为一种被广泛地区都使用的图案呢?

显而易见,这种普遍出现的、相似的青铜器装饰风格,应当与北方族群的不断南下有关。众所周知,游牧族群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美,他们就向哪里去。如果某一年发生了大灾荒,为了人和动物的生存,他们就必须进行大迁徙。这使得游牧民自身的文化呈现出不完整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或者依赖于与华夏定居农耕族群的交往、贸易,或者成为武装化的战士到农区进行掠夺。这种状态在古代中国一直持续了两三千年,历代中原王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的入侵,运用了各种智慧,长城就是为抵御北方游牧民的入侵而修建的。汉代时也曾将长城推进到今天蒙古国境内的草原腹地,却始终无法改变这条由生态文化所构成的环绕中国腹心地区的半月形边地生态文化带。

供给侧与中间商

有学者认为,在北方游牧民和中原地区的不断交融下,欧亚草原的牧业文化大发展,而他们与中原地带相互往来,形成了半月形地带独特的供应链。今天我们特别熟悉一个词,叫作“供给侧”,“侧”就是指某一方。在半月形地带崛起的时期,欧亚草原的游牧区域就成为半月形地带商业经济的畜牧方需求与供给侧;而黄河中游地区的豫西晋南,甚至包括关中地区,就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区,则成为半月形地带商业经济稳定的农业方供给和需求侧。通俗地讲,半月形地带文化与文明中心的兴起,是以农牧双方边贸的“中间商”起家的。

当然,产生半月形地带共性的原因,既有民族的直接迁徙、融合和交往,也有间接观念的传播,甚至不排除某些因素有两地独立发明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探讨半月形地带呈现某种文化同一性的原因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其相近的生态环境。半月形地带的位置,恰好从两面环绕了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其主要地貌为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3500米。此外,太阳的平均年度辐射值大致相近,年平均温度也相当接近,农作物及木本植物的生长期也接近,降水量也大致相同。

总之,这一从东北绵延到西南的半月形地带,其自然景观十分相近。它既非干旱的大漠荒原,又非湿润的丘陵盆地,而是一种基本由高原灌丛与草原组成的地带。

美丽的“中国弧”

英国牛津大学的杰西卡·罗森教授在半月形地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国弧”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她称其为美丽的“中国弧”。按照罗森教授的说法,古代中国的版图可以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东南的中原地带;二是西北的草原地带;三是在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颇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中间的那个弯弯的、像半月形的区域,就是“中国弧”。在“中国弧”的西侧,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和整个欧亚大陆中心地区同步;在“中国弧”的东侧,古代中国则是另一种独特的面貌,与欧亚草原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而正是这个美丽的“中国弧”,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条“中国弧”、这个稳定的半月形地带的形成,正处于中国历史乃至东亚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段,此前和此后的中国被区分为两个世界。在二里头之前,中国的世界体系在东亚,东亚的文明中心在黄河、长江这个东亚大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出现了庙底沟二期、大汶口—龙山、石家河和良渚等多个区域文明,构成松散的、具有东亚本土特色的交互作用圈。在东亚大陆最早的青铜时代文明——二里头文明崛起以后,中国的世界体系转移到欧亚,原来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在核心地区衰落,而处于欧亚接触地带的半月形地带兴起,在与中原王朝文明的区域互动中,形成了随后东亚大陆青铜时代文明的新格局。

这就是半月形地带和“中国弧”的重要意义。最初,“中国弧”地带只是早期中国的边缘地带,后来它成了多元大中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就生长在这里。 n6B3VOcG4x0WCvOlVtSV/PTKl9bXeiY5zKvsVzxaoh/l2s4a+GqZRleuhRbBp72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