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保护“咽喉要道”

学习当众讲话,为何要先学用气发声?

过去我一直认为,学习用气发声是歌唱演员和播音员的事。当我开始进行当众讲话的教学和研究之后,我才发现,只要是天天开口说话的人,都面临着怎样用气发声的问题。

微软前总裁史蒂夫·鲍尔默演讲的激情尽人皆知,但他也吃过不会科学用声而喊坏嗓子的亏。

在地动山摇的音乐声中,一个六英尺高、光秃着脑袋、大脑门的男人跳上台发表讲话。他不时用力挥舞着手臂,像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台下掌声应和着呼声,一片沸腾……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疯狂的场景竟然是微软公司的一次普通会议,这个像猴子一样疯狂的人,竟然是微软前总裁史蒂夫·鲍尔默,而他也因此被戏称为“猴子先生”。

为了表达对微软的热爱以及带领团队工作的激情,史蒂夫·鲍尔默从不吝啬自己的能量。有一次,他在日本演讲,因为大喊“Windows”,竟然喊坏了声带,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再来看我身边的例子。

一位珠海的小学老师上完我的课,在课后感想中写道:“我一直受声带闭合不紧的困扰,说话非常费力。同等话量、音量,我说起来,往往感觉比别人费劲。往常上课,只要两天不使用麦克风,我的声音就会变得沙哑。我也想过寻求嗓音研究所的帮助,请专家指导发声,但遍寻未果。”

通过培训老师,我发现很多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都有职业病:声带小结、咽炎、声音嘶哑。每周教五天课,前三天还有声音,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嗓子就哑了。周六、周日休息两天又好了,下一周又开始这种从有声到无声的循环。这种职业病在以讲话为职业的人中很常见,而病因就是不会用丹田气发声,靠摩擦声带说话,咽喉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的老师没办法,只能天天吃金嗓子喉宝,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发声方法不对,嗓子最后还是要得病,甚至只能忍痛改行。

我认识一位非常著名的教工商管理的女教授,她上的管理培训课很受欢迎。有一次,她连续讲了10天课,累得失声,声带小结,最后做手术,一年无法讲课,原因也是发声方法不对。

空姐也需要掌握科学的用气发声方法。深圳航空公司的一位乘务长上完我的培训课后说:“今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会了丹田用气发声。平时说话很多,经常嗓子疼,看来还是自己的发声方法不对。现在用丹田气发声,嗓子很轻松。”

当然,对靠声音吃饭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科学用气发声更重要。在给播音员、主持人上课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两不”现象:科班出身的不稳,非科班出身的不会。什么意思呢?

科班出身的不稳,是说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学过丹田用气发声的方法,但是对这个方法掌握得不稳定,状态时好时坏,时有时无。一位省电视台的播音员告诉我:“我从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四五年了,但在播报新闻的时候,有时能气沉丹田,发声的时候感觉很舒服,有时又找不到状态,声音是从嗓子眼里发出来的。很苦恼。”

非科班出身的不会,是说现在很多主持人是经济、法律、新闻等专业毕业的学生,压根没学过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到了单位向内行请教,又觉得丹田用气发声玄而又玄,摸不着,学不会。

当今社会,需要用声音与人沟通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不掌握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不光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还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常言说“咽喉要道”,咽喉是大脑的屏障。按照中医理论,走咽喉的经络一共有八条,所有入脑的经络都要经过咽喉。如果用声不当,咽喉长期发炎,咽喉要道失去屏障作用,大脑就容易得病。 b6F4TBV9dqlkzoqY5ewUGrcujZNLVTC1inqf34DXkAdg7SV3sgz7tZ8XMY0fhy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