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大师兄》是自己的第三本书。跟前两本书《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和《领读中国》类似,这同样是一本以访谈为主体内容的书。三本书都以访谈录的形式呈现(《领读中国》中每家读书会的案例里附有沙龙实录和我个人的相关原创文章,但仍然是以会长访谈为主体),这自然跟我拥有长达八年的媒体工作经历有着密切联系。跟消息、通讯、特稿等新闻体裁相比,访谈对话在我当年做记者时,就是自己最喜欢的新闻写作方式。我非常享受跟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人士面对面对话、学习、碰撞与交流的感觉。
尽管已经告别媒体生涯多年,但在业余时间,访谈与对话,仍然随时随地在进行。在《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里,我跟各位优秀的独立电影导演和独立电影操盘手对话;在《领读中国》里,我跟各家代表性读书会的会长和创始人对话;而到了这本《开山大师兄》里,我跟当今中国文科领域的各位顶级学者对话。通过与这些不同师友的对话,自己的人生向度和精神视域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拓展和丰富。
说起《开山大师兄》这本书的创作源起,跟《领读中国》类似,它还是来源于一场饭局。2017年5月份,我跟爱人孙海彦一起,邀请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经理、《领读中国》一书的策划编辑徐海,江苏人民出版社二编室主任、《领读中国》一书的责任编辑卞清波,大众书局的副总、《领读中国》一书全国首发式的策划人万文杰,以及群学书院策划总监陆远和金陵读书会会长宋宇飞等好友一起吃饭,庆祝《领读中国》一书成功出版。在饭局上,我们刚好聊起陆远之前在群学书院公号上推送的《开山大师兄》一文(后附)。这篇文章详细地梳理了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推送之后引发热烈反响。在交流过程中,我灵机一动,说完全可以找到这些“开山大师兄”,以访谈对话的形式,对他们的博士求学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细致梳理,结集出版,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推出,非常具有纪念意义。话音刚落,徐总、清波和陆远等好友一致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值得操作。于是饭局过后,我就开始了这本书的访谈写作。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本书里的“开山大师兄”,有着特定的意义指向,就是指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而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硕士,则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列。如果大家望名生义,对“开山大师兄”一词的界定产生误解和争议,那么我们在这里需要跟大家澄清。
由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前十七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里都没有设置“博士”,因此上述“开山大师兄”,基本上都是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开始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习的一代学人。基于这样的背景,他们的学术生涯,天然就跟国家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无法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我对每位学者的访谈,在系统梳理他们的博士求学研究经历、学术生涯和主要学术成果的同时,也注重他们的学术研究与时代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我相信这样的访谈文本,其意义不会仅仅局限在中国高等教育史或者教育史领域,而理应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不凡意义,正是推动我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自费进行访谈,系统整理书稿的最大动力。
最终收入这本书里的,一共是十位学者的访谈。这十位学者分别是:第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第一位民俗学博士陶思炎、第一位中国戏剧史博士胡星亮、第一位世界史博士钱乘旦、第一位中国经济史博士李伯重、第一位政治学博士俞可平、第一位中国近现代史博士马敏(跟桑兵并列)、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庄孔韶、第一位文艺学博士罗钢和第一位历史地理学博士葛剑雄(跟周振鹤并列)。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仍然是各自所在领域的国内顶级学者。当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本访谈录无法涵盖文科所有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有的,是因为我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所限,比如我在法学和哲学方面的阅读积累和学力不够,故主动放弃了对这些方向的学者的访谈;有的,则是因为学者不愿意接受访谈或者无法取得联系,比如虽然自己是经济学专业出身,遗憾的是给经济学方向的几位学者的采访函一律石沉大海。不过联想到唐僧取经照样会获得部分残卷的文学典故,或许就能对任何事情都无法做到完美这一点感到释然。
做这样一本访谈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学术情结。尽管本科毕业之后,自己就一直没能获得系统、正规的文科学术训练,但这么多年在本职工作之余,我一直坚持学术阅读与学术书评写作,同时也一直在运营旨在推广阅读人文社科学术经典论著的相关读书会。这几年,工作和家庭生活日趋稳定,自己也非常渴望能够重入象牙塔,实现自己的学术之梦。尽管这样的梦想目前尚未实现,但这本中国文科顶级学者访谈录的准备与写作过程,对自己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上佳的学术积累、学习与训练的过程;我也希望这本书的问世,能够助推自己早日实现学术梦想,在象牙塔里实现心灵的归宿。
就此搁笔。
许金晶
2018年7月8日下午
于南京金银街万象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