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自律100天”的两个方法

100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马尔克斯

如何让“自律100天”更有成效?除了具备复盘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天做记录。

1.做关于100天的时间记录。记录可以形成自己的时间刻度,明确知道自己在自律这条路上走过多少时间。

2.做关于时间使用的记录。我会把时间分为三类,一类时间是有效产出的时间,例如讲课、写作、写笔记等时间;二类时间是学习时间,例如听专栏或者看书的时间;三类时间是有价值的消费时间,例如有收获的沟通。

3.做每日三件事的记录。我的做法是把每日三件事用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4.做每日原则的记录。这是对前一天发生事情的复盘,提炼总结出对未来有帮助的原则,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

我们提倡把所有做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让生活和思想变得更有序和更有效。

一、记录的原理:看见即是降伏

文化人类学家在研究东西方神话故事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桥段:当妖魔鬼怪出来的时候,只要你能够叫出它的名字,魔力瞬间就消失大半。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看过的神话故事,那么《西游记》大家应该还能记得一些片段,当孙悟空和一些妖魔鬼怪大战三百回合而无法搞定的时候,他就会去找观音菩萨当救兵,而观音菩萨来后,根本不用任何武器,只用叫出这个妖魔鬼怪的名字而后让它现出原形,顿时就给降伏住了。

所以,文化文类学家根据这些神话故事的桥段总结了一个供世人享用的普世智慧:看见即是降伏。

做记录就是为了看见我们努力的过程,看见那些平时忽略的事情,而“看见即是降伏”。

二、记录的实践者:柳比歇夫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主人翁柳比歇夫是前苏联的科学家,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叫“时间统计法”的自我管理方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所花费的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这种自我管理方法让柳比歇夫的工作量及工作成就远超于常人:他生前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有涉及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的文字,500多印张,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从二十多岁开始这个统计法,一直到他逝世,一天都没有中断过。打开他的日记本,每打开一页,他干了些什么都清清楚楚。由于他记下的都是他实质性做过的事情,那一天他几乎是能够完全回忆,复盘的。在这种时间统计法的督促下,他要求自己不做无意义的碎片式的、杂乱无章式的事情,他的一天是非常清晰的。

那么这种时间事件记录法具体是怎样来记录的呢?下面是柳比歇夫的记录文字: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

鉴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

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柳比歇夫对日常的各种事情做了分类,比如,基本科研、分类昆虫学等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最终统计在各项活动上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比如下面是柳比歇夫的统计结果: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

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

附加工作——50小时25分

组织工作——5小时40分

合计:136小时45分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的重要书籍,借鉴了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我在“自律100天”中用到的核心方法就是:记录。

三、“自律100天”的记录实践

通过记录,建立一个时间的城堡,把有价值的事情呈现在城堡里,而不是让生活变成一个深渊一样的黑洞,觉得自己的生命不断地被侵蚀而无法捕捉。

如果未曾做过记录,你无法体会记录的魔力。

柳比歇夫通过每天的时间统计实现了时间记账,当你意识到你每天都要记账、要核算的时候,你就会避免这一天的时间混沌化,或者说避免让自己陷入无所事事的忙碌中。

我们学习柳比歇夫,不仅是给时间要记账,给自己的知识也要记账,给自己所有值得做的事情记账。

当我们通过记录知识,让知识穿过我们的身体,知识就会是我们的;当给我们通过记录时间,让时间的流逝清晰可循,时间就是我们的;当我们通过记录原则,让每一次的犯错都凝练成原则,原则就可以用以指导未来的行动。

如果你也开始成为柳比歇夫的践行者,开启了“自律100天”的践行,当你翻开自己这100天的记录,也会感到无比充实,无比幸福,这种持续的记录会养成对时间的信仰,对时间的爱,包括对时间的降伏。信仰、希望、爱,这是生命中的光亮所在吧。

100

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苏格拉底

“自律100天”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因为只要你开启了“自律100天”的践行,同时也就自动启动了复盘。通过复盘吸取教训、提炼原则,持续践行这些原则你将最终实现穿越人生的盲点。

爱因斯坦说过:“用同样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是神经病的典型症状。”复盘让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果。在“自律100天”中,每天要做“时间使用”的复盘,即回看下每天时间使用的效果;要做“每天三件事”的复盘,即回看每天做的事情是不是对未来有价值;要做“每日原则”的复盘,即回看下每天有哪些值得吸取的教训,并总结成对未来行动有帮助的原则。

“自律100天”不是我的独创,很多大师早已验证,只不过在信息更丰富的今天,继承和坚持面临更大挑战并具有更大意义。

一、复盘大师: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的国父之一,宪法的主要起草人,唯一一位先后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美法同盟条约》和1783年的《巴黎条约》这四个美国建国时期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上签字的政治家,也是外交家、科学家、教育家、作家和成功的商人。在他的墓前,有一块很小的纪念碑,上面刻有华盛顿和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对他的赞颂,其中杜尔哥对他的那句评价——“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广为流传。

富兰克林不是一个天生的强人,也不是靠什么特殊的机缘,他只是有一套做事情的办法,做好这些事情,形成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就培养了一个好的品行,循环往复,就这么简单。这也是我持续践行“自律100天”的精神原动力,因为我知道只要持续做下去,养成好的习惯,未来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富兰克林用“自律100天”去践行并复盘13种需要培养的美德,这13条美德和含义如下:

节制:食不可饱,酒不过量。

慎言:只讲对人对己有益之言,不说无聊琐碎的话。

条理:让拥有的每件东西都各有其位,让要做的每件事情都各有其时。

坚毅: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马上义无反顾地去做。

节俭:将钱用在于人于己有益的事情上,杜绝浪费。

勤奋:不耽误任何时间,总是在干有用的事情,终止不必要的行为。

真诚:不采用任何有害的欺骗行为,想问题和说话都要公平公正。

正直:绝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适度:避免极端,避免别人对你产生怨恨。

清洁:决不允许身体、服装和居所不洁。

心静:不为琐碎之事、寻常之事和不可避免之事萦绕。

贞洁:不过度行房事,也不因男女关系损害和他人的关系。

谦卑:以苏格拉底为楷模。

短时间内培养这么多美德肯定很难,因此富兰克林决定一星期只注重培养其中的一项,这样13周为一个周期,一年四个周期。13周的时间是91天,约等于本书提倡的“自律100天”。

怎么能保证每天在行为上做到这些要求呢?富兰克林做了这样一个表格:

每一周他只关注一种美德的培养,如果哪一天没做好,他就在表中涂一个黑点,每13周(大约100天)为一个循环。当时纸张还很贵,因此富兰克林在每个季度后就擦干净前面涂抹的黑点,重新利用这张表。

我们现在不用担心纸张成本的问题,只要在手机上建一个文件就可以,最关键的是每天都要去复盘。

富兰克林在每日睡前进行复盘,即每天睡前给当天自己的行为打个分,通过量化的分数评价自己当天自律的表现。

我在践行“自律100天”过程中,参照了富兰克林的做法,每天睡觉前都把需要复盘的事情想一想,做记录,给自己这一天打一个分数。

二、复盘大师:雷·达里奥

一个人如果在人生中不再犯重复的错误,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一定是在不断地穿越各种人生盲点。

如何做到不再犯重复的错误?那就是对过去的错误做出复盘,深刻反思并提炼出对后续行动有帮助的原则,在这方面雷·达里奥堪称“复盘大师”。

雷·达里奥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桥水( Bridgewater)”对冲基金:这支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600亿美元,所以,桥水基金也毫无争议地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达里奥本人也被称为“对冲基金教父”。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雷·达里奥在《原则》这本书中把总结出来的210条原则倾囊相授。雷·达里奥总结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是成功给不了他的——成功只会让人形成路径依赖,一直重复过去的行为,无法实现进步;而错误往往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刺激,逼着我们去反思和进步。某种程度上,《原则》这本书里总结的所有原则,都是由错误+反思得出来的。

在“自律100天”中,我自己每天都会给自己总结一条原则,这就是从雷·达里奥这里学来的。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总结了上百条,这也促使着自己不断进步,比如:

鼓励别人最重要。

情绪稳定是做事的关键。

学习时持中立态度,不评判。

人生逻辑大于赚钱逻辑。

给予>索取。

……

三、复盘是为了获得“黑匣子思维”

“黑匣子”( black box)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黑匣子有两个,分别是: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Cockpit Voice Recorder)和飞行数据记录器( Flight Data Recorder)。

在没有配备黑匣子之前,航空业是什么状况呢?1912年时,全美国空军只有14名飞行员,8人死于空难,当时还没有空战,就是正常地飞行,结果死亡率超过总数的一半。早期美国航空学校学员的死亡率大约为25%。

后来航空公司开始强制规定,所有飞机上必须备上两个黑匣子,这样在每次出事之后,都能通过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做复盘,总结出大量经验教训。如今,全球每年因空难死亡人数降至三四百人,每百万人的死亡率降到0.23.

“黑匣子思维”运用在个人身上就是我们要对每一次出现的错误进行复盘,这会让我们免于“黑暗球场效应”。

大家可能都打过篮球,刚开始怎么也投不准,可你会慢慢调整投篮的角度、力道,经过一番训练,你的命中率就会大大提升。可是你想想,如果你在一个黑暗的球场中投篮,什么也看不见,投出球去,自己都不知道离篮筐有多远,那么你就算练上10年,也无济于事。事实证明,没有参照系,不经试错,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

检讨错误、反省自己、复盘所有的流程,这是理性给予人类的最好礼物。作为有思想的个体,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错误,并主动建立一个光明球场,通过清晰的参照系,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让人生的“投篮命中率”越来越高。

四、复盘的GRAI四个步骤

我曾经请教一位国际象棋高手:“专业棋手是怎么训练的?”高手答:“在我幼年学棋时,老师教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复盘’。只要不断利用‘复盘’方法提升自己的棋力,最终就会成为个中高手”。

这里的“复盘”,就是一场棋局结束后,把棋局中的所有步骤全部过一遍,思考每一步是否合理,这一步这样走会对未来的棋局产生什么影响。

尽管棋局变化万千,但是很多情境却会似曾相识。通晓各类情境的破局之策,也就意味着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它。反复这般,便会抵达大师境界。

按照GRAI的步骤进行复盘,可以避免“快思维”对你的思考进行自动快进。

第一步:回顾目标( Goal)

在复盘事件中,回顾目标是给予我们目标的指引,让我们知道要往哪努力。目标是我们需要到达的最终目的,也是评判事件的标准。在开始的时候进行目标回顾就是让我们始终从为什么出发,始终坚持这一标准做评判。

第二步:重演过程( Rethink)

原模型的第二步是评估结果( Result),我把它调整为了重演过程( Rethink)。我认为评估或重演整个事件的过程比仅仅关注结果更为重要和全面。大家都习惯于关注事件的结果,(但)对于全过程的推演和动作的关注更有助于全面的复盘。

第三步:分析原因( Analysis)

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决定了复盘的有效程度。我们可以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出发,试着用用丰田五问分析法,连续追问5个为什么,探究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找出真正的解决办法。

第四步:探寻规律( Insight)

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做到分析原因这一步,可是如果我们多做一步,总结出一些规律,提炼出一些原则,就是更深一层次的进步。正确的规律和原则,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然规律和原则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出来的。我们必须不断地警惕逻辑谬误,在其他案例和事件中不断检验自己的原则。

复盘并不只是方法,最高境界是形成思维的习惯。 ZxQDa1v/XVPN4kkYy7UjCMdtMdWYyHOUOcI7PuQ/Ar4WdSvJX9ru23SjvxauCG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