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拖延是全世界共同的烦恼

“积极行动”“快速行动”的反义词应该就是“拖延”了吧。

让我们先谈谈“拖延”行为。

事实上,我非常理解“拖延”的心理。

儿童时期,我也曾将暑假作业拖到开学前夕才仓促完成。

长大后成为医生,本职工作虽未曾“拖延”,但受委托的撰稿工作等却常常拖到截稿日前夕才仓促完成。

事实上, 拖延是心理的正常“防卫机制”,也是懒惰且喜爱节约能量的大脑典型行为。

事先声明,这可不是自我辩解,其证据就是全世界都有人因拖延的习惯而苦恼。在科学领域,拖延甚至成了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可以说,无论是“聪慧”的人,或是已经留下丰功伟绩的人,每天都在与大脑的“拖延”习惯做斗争。

“拖延”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Piers Steel)因“拖延”的研究而广为人知,他将“拖延症”定义为: 主动拖延一项既定任务的执行,哪怕明知道这样做可能会使情况恶化。

虽然这个长长的英文单词无法准确地用日语翻译,但根据单词的微妙语感似乎就能联想到其中含义。

令人震惊的是,2007年,斯蒂尔教授进行的元分析(复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80%~95%的大学生因拖延症而苦恼。此外,拥有此类习惯的人被称为 拖延症患者(procrastinator)。

虽然这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但知道“自己的习惯拥有专业术语”时,总觉得有一种安心感。

“拖延”是人类共同的巨大烦恼! mddrPBSLShL+kvH+MkGkJ5ZHv6Rpu3vN5STThlMp0A4PTe6NBnTdmKsDGJRDQkP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