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经济和财政相关的汉字中都有“贝”

在黄河流域中部,有适合农业种植的黄土且降雨量适中,所以这里早在3600年前就开始种植耐旱的谷和黍等作物。很快,以“大邑(城市)”和“邑(村庄)”组成的殷出现了。

正如殷又被称为商一样,殷的商业交换十分兴盛,而交换一定离不开货币。那么,殷商的货币又来自哪里呢?

越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出产的贝壳因为使人联想到女性的生殖器和生育,被看作是丰收与富饶的象征,进而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这就是贝壳货币(贝币)。

殷人认为一族的兴旺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对生育十分重视。因此在记录殷王骨占结果的甲骨文中,凡是与经济相关的文字其偏旁部首都有“贝”,后世的汉字也继承了甲骨文中的这一特点,比如“财”“货”“買(买)”“賣(卖)”“寶(宝)”。贝不但被作为交换的凭证,也被当作财产积蓄起来。

人类对贝壳的信仰不仅局限于殷,非洲、东南亚等地都曾经将马尔代夫出产的贝壳当作金钱使用。如今,加纳的货币单位“赛地(Cedi)”在当地语中就有“贝”的意思。

与美索不达米亚一样,黄河流域的农民与牧民之间的交易也非常频繁。汉字中有许多与牲畜有关的偏旁部首,比如“善”“美”“祥”“详”等。

解读货币历史的关键4

黄河文明最初使用贝壳作为货币。

秦始皇发行大量廉价铜钱,成为经济的掌控者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之后,黄河流域各地的大商人开始发行形状像刀的“刀币”和像农具的“布币”等青铜货币,这与吕底亚发行硬币几乎是同一时期。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后,铸造大量廉价的铜币作为货币使用。中国幅员辽阔,想全面禁止假币十分困难,所以发行大量廉价的铜币反而是最安全的方法。

秦始皇利用君权神授的天命思想,以天神代理人的身份统治天下。自称天神代理人的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将流通的金钱变成由皇帝统治的货币。秦的货币是正中有一个方形孔洞的圆形铜钱,名为半两钱(因为重量为1两的一半)。秦始皇通过发行货币成为国家经济的掌控者。

但秦帝国的统治时间非常短,加上统治范围太大,之前诸国的旧货币依然在各地流通,因而无法彻底禁止旧货币和黄金的流通,半两钱只停留在基准货币阶段而没有得到彻底普及。

刀币

布币

半两钱

利用优秀的铸造技术大量生产廉价的铜钱是秦帝国货币的最大特征。货币渗透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使帝国的统治直接对民众产生影响。

到了汉代,在汉武帝到汉平帝统治时期(前2世纪中叶至前1世纪,约140年),中央政府总共铸造了280亿枚铜币。货币系统正式在中国大地上运转起来。当时汉帝国不断与匈奴(北方游牧民族)发生军事斗争,庞大的军费开支也是促使政府大量发行货币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铜钱上有孔洞的原因

与西方世界依赖的贵金属硬币不同,中国流通的货币是以廉价的铜为材质铸造的铜币。铜币虽然便宜但对铸造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且皇帝可以随意决定其价值,这对统治阶级来说是绝佳选择。

中国大量生产廉价的货币,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从民众手中换取财物。关于铜钱上为什么有孔洞,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为了将绳子穿过孔洞以把铸件的毛刺磨掉;还有的说,用绳子将铜钱串起来便于交易时计数。秦朝开创的将重量刻印在铜钱上的传统一直延续到隋朝。

唐朝最著名的铜钱当属纪念开辟新朝的“开元通宝”,以及唐朝后来发行的刻印年号的铜钱,这种铜钱不但在中国流传了下来,还影响到了东亚的其他地区,日本的“和同开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此外,中国的文字、文学、历法以及金钱样式等文化都对东亚地区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铜钱是皇帝统治的象征

在中国,铜钱基本都是圆形中央有一个四方形孔洞的设计样式。有学者认为,圆形代表“天”,四方形的孔洞代表“地”,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现出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世界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圆地方”的说法,铜钱既有圆形的天又有四方形的地,象征皇帝的统治范围。中国历朝历代都由拥有权威的皇帝来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

解读货币历史的关键5

在中国,货币的价值是由皇帝决定的,
因此皇帝大量制造廉价的铜钱。 Otxmdfr+JL+0r238D8t4GWXfI2qWSqhCT5mhGPD1Qe5On+CAaL2SOZ9AaQMVr+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