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为乡里小老师

小仲舒自幼勤奋好学,深得先生的喜爱。这次游学回来又学有所成,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他学识较深,孩子们的父母都愿意让小仲舒来教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下着毛毛细雨,相距数里梧茂村的张老汉拍打着身上的雨点走进小仲舒家。

“家里有人吗?”张老汉大声问道。

“谁啊?”小仲舒的母亲应声走了出来。

“我啊!梧茂村的老张。”

“快请坐。”小仲舒的母亲连忙照应着。

张老汉坐下,跟小仲舒的母亲聊了会家常,然后说:“仲舒他娘,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你家仲舒学问深厚。村里的百姓委托我来和您说说,看能不能让仲舒教教我们的孩子呢?”

“这……这事我可做不了主,我得跟孩子商量商量,看孩子同意不同意。”董母说。

“那好吧!我们就等您信儿了。”张老汉起身告辞。

夜深人静,小仲舒正在灯下看书。董母走了进来,悄悄地说:“儿啊,娘有件事情要同你商量商量。”

“什么事?”小仲舒抬起头来,充满疑惑地问。

“梧茂村的老张头冒着雨来咱家,说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说你学习好,愿意让你当先生,教教他们的孩子。我没答应,想听听你的意见。”

“不行啊,娘,我还年轻,掌握的知识还很少,怎么能当先生教人呢?还是回绝了吧。”小仲舒思考了一下说。

“这……他们是真心实意地来请,不答应好吗?”董母说。

“以后再说吧!”小仲舒不再说话,又低头看起书来。

董母见儿子不再说话,知道他不愿意当先生,也没有再说什么。乡亲们得知小仲舒不愿教学,心有不甘。仲舒有学问,让他教孩子,大家一百个满意,但谁也不愿意再到他家碰钉子了。

一晃半年过去了,乡亲们都十分着急,孩子们没个先生教课怎么能行呢?于是,他们又仨一群俩一伙地来到小仲舒家。

董母再也沉不住气了。刚刚吃完晚饭,她就跟小仲舒说:“孩子,乡亲们三趟五趟地来找,咱们如果再不答应就不好了。”

小仲舒沉思了一会说:“母亲,不是我不愿当先生,而是孩儿学识短浅,不能担此重任啊!”

过了些天,母亲又找小仲舒商量此事。董母说:“教得好坏不怕,敢教就行,先试试嘛!”

小仲舒低头考虑了很长时间才说:“那就先试试再说吧!”

在乡亲们若干次请求和母亲多次劝说之下,20多岁的董仲舒勉强答应先教教看,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董仲舒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俗话说,要教学生半桶水,先生就要有一桶水。他满腹经纶,讲起课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还爱打比方,学生们爱听、能听懂,还能记住,他的讲学效果十分好。

董仲舒对儒学研究较深,他从儒学的产生讲起,一直讲到儒学的重要作用,都讲得十分透彻。他培养的学生大都对儒学感兴趣,个个能熟背《诗》《书》《易》《礼》《春秋》等书,还能讲出其中深刻的含义。

董仲舒讲课讲得好的消息不胫而走,连邻县郡的学生都慕名而来,要当他的学生。学生多了学堂就盛不下了。董仲舒有一天赶集时,见集上卖牛卖马的、卖吃卖穿的、卖布匹的应有尽有,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他灵机一动,一拍脑袋:学堂里盛不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利用类似赶集的方式,把学生集中起来用下帷讲诵的办法来教呢?

下帷讲诵是指用竹竿等物插在四周,然后用布围起来,学生在里面听课,先生在里面讲课。

吃过晚饭,董仲舒走进父母的房间,见两位老人正谈话,上前温和地说道:“父亲,现在来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堂里盛不下,我想用下帷讲诵的方法到邻村讲课,您看可以吗?”

“好啊!这个办法能解决学堂少的问题,又能多教一些学生,我看行。”董太公鼓励他说。

说干就干,董仲舒第二天就到离家十几里的枫林村下帷讲诵去了。随着下帷讲诵次数的增多,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后来人们把董仲舒讲学的村子称为“下帷村”,以后的人又将下帷村改为“董学村”了。

故城县有一个小孩,是个聋子,但他非常聪明。他见同村的小孩背着书包到董仲舒下帷讲诵的地方去上学,就特别羡慕,便给母亲比画着说他也想去听课。

母亲连连摇头,跟他比画道:“孩子,你是聋子,什么也听不到,怎么可能会听到先生讲课呢?还是在家里干活吧!”

但这个聋孩子十分倔强,又跟母亲比画着说:“我想去听听,听不见就看先生的嘴怎么动,等我回到家后再慢慢琢磨,能听懂多少算多少。”

见聋儿非要上学,母亲的心也软了下来,她走了几十里的路来到董家村见到了董仲舒。这位母亲一见到董仲舒就跪下了,含着泪说:“我有个聋儿子,他见小伙伴全都上学了,也想上学,三番五次地跟我说他想上学。我说他是聋子听不见,他比画说不要紧,让他听课就行。求董先生收下他吧!”

董仲舒连忙把聋儿的母亲扶起,答应道:“可以让他来听听,听懂更好。”

聋儿一见董先生让他去听课,高兴得站起来跟母亲比划道:“我今天太高兴了,以后一定听先生的话,好好学习。”

第二天,聋儿就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一同来听课了。聋儿一开始什么也听不到,只能看见董仲舒的嘴在动。但是他毫不气馁,坚持要听下来,时间一长,聋儿一看董先生张嘴的口型就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了。聋儿跟着董仲舒学习了好几年,掌握了不少文化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聋儿竟然能听懂董先生讲课,真是神了!董先生的课讲得棒极了,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没有一个不知道这件事的。邻村的一个哑巴孩子听说以后,也缠着母亲要来听课。哑巴的母亲同董仲舒说了几次后,董先生答应了。这哑巴学生学习很刻苦,还成了一名好学生呢!

古时的书籍是写在帛或竹片上的,卷起来收藏,因此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需要分成若干卷。由于字是写在竹片上的,这些竹片被称为竹简或书简。

竹片长尺余,宽0.3寸至0.5寸,当时的字不是后来的楷体字,而是隶书,和未被隶书取而代之的小篆体,甚至夹杂有尚未统一字形的“六国文字”,也就是所谓的“古文”。

在狭窄的竹片上写书谈何容易呢?每个竹片容量不过几十个字,要写成一篇文章,甚至集多篇成一篇的论述,写了之后还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董仲舒年年月月埋头读这样的书,写这样的文章,其耗竹量有多大,便可想而知了。“学富五车”之说,后世看来有夸张渲染之嫌,在古代其实不止五车啊!

董家庄枣木茂密,风景优美,但不产竹子。于是,董仲舒就常常嘱咐弟子们代劳顺便代买一些竹子来。写书的时间长了,需要竹子的数量也在倍增,董仲舒有些发愁了。

董仲舒在下帷讲诵时收的两名聋哑弟子甘愿为仆,他们对老师的生活关怀备至。有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集上,见集市上卖竹子筐篓、筢子的有好几个摊位,他们便动了心思。

二人一个说,一个比画,弄懂了作为筐篓、筢子原材料竹子的价钱,回去报告给了老师。于是,师徒三人来到集上,见到卖竹筢子的,原来是相邻十来里路的花园村人。他们所用竹料是从南方沿清江直接运过来的,成本较低。花园村操此业的有多家,用量较大。

董仲舒说出自己的姓名和需要用大量竹材的事情,卖筢子的人虽然目不识丁,但他早听说过董家庄有个董善人,有学问,于是带有歉意地说:“我们只是做筢子卖,运竹子的事实在无力担当。”

董仲舒心中有了主意,于是说道:“只是请您把竹子劈成宽一些的竹条,刮得平整一些,按尺裁成竹片,我们按筢子的价钱买你的就是了。”

卖筢子的当然乐意了,这得省多少工序啊!从此以后,卖筢子的就按期送来一捆捆竹片。

很久以前,读书人、写书人用的竹简需要编号,每片一个号,形成一部书得成百上千个号,阅读使用起来也非常麻烦,比如读了一号上的两三句,那二号又不知得从一大堆竹片中翻多长时间了,等找到了,一号上的两三句又记不准了!

在这以后,有人发明了一种方法,把牛皮割成条,用皮条把竹简捆扎串接起来。牛皮条的厚度并不低于竹简,其笨重程度可想而知。

董仲舒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幸好有姐姐主持村东那千亩田产。姐姐建立了大桑园,养蚕并缫丝。她善于经营,从南方人的口中晓得了合丝为线的技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于是,她把所缫之丝并不全部沿清江外运,而是留下一部分来合股为线,送给弟弟用来编缀书简。

那聋哑二仆心灵手巧,就将每片竹简用丝线编缀起来。董仲舒铺在书桌上书写读讲真是方便多了。每次写完文章或是讲课结束之后,他便将书简从一头起,卷成一个大卷儿。再用时,则轻轻一拉就展开了。

董仲舒在董学村正式收徒讲经之后,慕名而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学生是随到随学。受他教导之后,不少人后来都学有所成,十分有出息。 q1+ZKmMwu1xM/3mC+sQabLjH0N8L4UkVBwLxvCIpkUIovXsjUrxmBt/rsnnkdR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