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科技都拥有“数字”基因,但在融入IT技术之前,金融机构的运转高度依赖于人力,传统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急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危机应对能力亟需加强。从信息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推动和改革来看,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金融业务信息化(或者说 IT 化)到互联网金融阶段,再到如今的金融科技阶段(见表1.1)。
表1.1 金融信息化发展
从信息化的角度看,金融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过程。将诸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从而引起金融理论与业务的根本性变革。所以金融业务信息化,是指通过添加IT软硬件为金融行业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优化业务结构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比如,从金融行业基础设施云化、办公移动化到智能投顾等业务层面的智能化。
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下呈现出更多新特点,比如以网络连接为主、依赖金融基础设施的代际升级、强调数字效率和服务优化。但互联网金融侧重于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实现金融业务中端对端的快速互联互通,实际上是一个渠道的拓展,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商业模式的便捷性。而金融科技的重点在于技术变革,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为金融机构服务。如果将互联网金融看作是一个发展阶段的话,那么金融科技是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
若单单结合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的历史来看,也可以把上述阶段都纳入“金融科技”的范畴,举例如下。
在金融发展的新时代,金融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IT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的角色,以此大幅提升传统金融服务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典型实践有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和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金融监管科技也紧随其后,监管科技将是金融科技发展平衡的关键要点。
金融科技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不仅转型中的金融行业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乃至普通市民都迫切地需要学习金融科技相关知识。对于金融业而言,底层技术的革新促使金融服务的方式发生了变革,重塑了金融产品的生成及定价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资产配置效率。但与此同时,金融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安全事件的频发,对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损失和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近年来,亚洲、非洲的金融科技发展呈现出比欧美更快更强的趋势,而中国得益于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方面无疑有更多的优势和风险,因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和金融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关注金融科技安全是金融科技发展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
金融科技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数据检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也丰富多样,如互联网众筹、在线支付、跨境支付清算、证券发行、加密货币交易等。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开发和实操水平两方面,核心技术主要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实践日渐丰富,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投顾、量化投资、融资授信、金融预测与反欺诈等;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证券发行交易等。在大数据思维的主导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大数据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并与金融环境相结合,从而使金融服务更加高效,更加智能。
与前文讨论的不同,周伟等在其著作《金融科技:重构未来金融生态》中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线索,认为金融科技1.0阶段是通过互联网的连接特性成功实现资金端的高效对接,而金融科技2.0阶段则进一步打通资产端环节,通过技术实现科学定价,从而达到资金端和资产端的精准高效匹配,创新金融生态。在金融科技2.0的图谱中,更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代表的新技术扩展和应用,并强调它们对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的作用(见图1.2)。
图1.2 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在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辈出的近几年,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在智能投顾方面,美国公司Wealthfront打破传统投资方式(见图1.3),利用AI+大数据技术,搭建自动化的投资理财服务平台,帮客户找出最佳的长期投资模式。传统投资理财资讯服务需要花3%的费用,包括管理、资讯及各项隐藏费用。以10万美元投资计算,大约要花3000美元,而Wealthfront只需花费约225美元。而另一家美国公司OnDeck,则在大数据应用上颇有成果。OnDeck是一个向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的线上平台,用户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在线上提出信贷申请,OnDeck透过大数据分析技术OnDeck Score,依据数百个指标来评估企业风险,1天之内就能完成所有审核,并在信贷申请通过后将款项汇至申请人的账户,而传统银行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完成。OnDeck累计放贷金额已超过17亿美元,跨美国50个州700多个行业。
图1.3 机器人理财平台
金融科技技术正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各个行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增长。据麦肯锡估计,已经有至少12 000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成立。安永2017年发布的报告曾指出,全球金融科技采用率平均达33%,比2015年的数据足足增长了一倍之多,而中国的金融科技采用率最高,已经达到69%。在2017年第3季度,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前10名中,中国独占8席。其中,众安保险于2017年9月22日在香港上市,融资15亿美元,创下2017年以来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最高融资纪录(见图1.4)。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报告则指出,金融科技创新涵盖6大功能,包括支付、保险、存贷、筹资、投资管理和市场资讯供应,细化方向包括新兴支付、转移客户偏好、赋权投资等。金融科技的发展必以金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基础,而金融业务的模式也必将继续随着技术转型而改变。
图1.4 国内金融科技生态圈
金融科技天生拥有创新基因,其健康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民生和行业良性发展,但插上科技翅膀后的金融,将具有更强、更广和更快的破坏性,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也将难以预测,因而尤其需要引导和规范。
在国际方面,2017年1月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了《金融科技监管白皮书》(A Framework for FinTech),白皮书中提出“监管创新计划”(Regulatory Innovation Plan),此计划探讨了监管如何适应并鼓励变革性的业务模式,并利用新技术来减少业务的监管负担。同年4月,英国财政部也发布了题为“监管创新计划”(Regulatory Innovation Plan)的政府工作文件。这份创新计划对英国的四大金融服务监管部门做出了明确的工作安排,并再次着重表明了英国政府对于金融创新的支持态度。另外,欧盟新版支付指令(PSD2)也已经于2018年1月13日起正式实行。新版指令要求,银行和支付服务提供者必须为初始支付提供者提供客户账户接口,以便协助客户进行交易。同时,初始支付提供者也要履行数据安全监管责任,对没有授权的交易承担责任。此外,新版指令还会促进信息服务的发展,比如允许客户在同一个地点可以获取账户的所有信息。初始支付服务提供者和账户信息服务提供者将承担数据安全的责任,除了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强调第三方获取账户信息的数据安全和责任外,支付服务的提供者也要遵守其他有关透明度的监管规定,如提供营运和安全事件报告以及客户的负面评论反馈。
在国内方面,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人民银行表示,将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来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2017年8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其中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的报告专题中指出,应“加快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从总体上看,国家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发展持开放态度,但是对金融科技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增强。在当前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监管机构逐渐转为采取更为主动积极的监管措施,平衡行业发展与风险监管的关系,在防范大型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金融科技行业为实体经济与普惠金融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