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基本理念

认知行为疗法的英文是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常被简称为CBT。我们从认知行为疗法的字面就可以知道,它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这个疗法以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为主要干预途径。

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有助于你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病理模型和心理咨询技术方法。

2.1.1 观念决定情绪

认知疗法的基本模型为:情境→认知→情绪。在这个模型中,情境是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的背景或者前提。而决定个体产生何种情绪体验主要取决于认知(即观念)。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表示情境在情绪产生中不重要,而是想说明:(1)在相同的情境之下,认知不同,情绪体验就不同;(2)对个体来说,很多时候情境是不可避免的,在不可回避、不可改变的情境下,你的情绪体验是什么取决于你的认知。

观念决定情绪的意思是说,在相同情景下有不同的想法就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老师宣布两周以后将举行期末考试,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学生感到非常焦虑,而有的学生则感到非常开心。在相同情境下(老师宣布两周后举行考试),不同的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情绪(有人高兴,有人焦虑)。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想法(或者观念),感到开心的人可能是想到很快就要放假了;感到焦虑的人可能是担心自己会考得不好。

有句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的人会想:自己的马丢了是财产损失,因而感到沮丧、不开心。但有的人却认为“祸兮福所倚”,损失的背后也有某种益处。正因为他能这么想,故而心态平静。

当然,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人们的想法不同,情绪体验也就不一样,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举例了。

2.1.2 经验决定观念

既然观念决定情绪,那观念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实际上,观念是由经验决定的,就是个体的经历所决定的。经历过灾荒的人,和生活在物质丰裕年代的人对财富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和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对交通和距离远近的认知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和90年代出生的人的人生追求和审美偏好是不一样的;老师和医生,对教育和卫生保健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我们要改变来访者的观念,我们就需要从经验入手,通过改变他的经验结构,来改变他的观念。例如,一个高考生,因为3月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便觉得自己的高考会失败,出现了抑郁情绪。这个学生认为自己高考会失败的原因是“一模没考好”的经验决定的,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意识到其在过去的考试中(进入高三以来的考试,或者进入高中以来的考试)那许许多多的成功的考试经历,以及正常发挥的考试经历,他的经验结构就会发生改变:过去想到的仅仅是一次失败的“一模考试”,而现在除了失败的“一模考试”,还有许多正常发挥和成功的考试经历。在这样的经验结构的基础上,他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高考时自己是能够正常发挥的。认知变化了,情绪也就发生了变化,抑郁不见了,对考试也充满了希望。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改变观念是通过让来访者意识到过去经历中存在的相反经验,当来访者意识到这些经验后,他的观念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改变。如果来访者并没有支持相反想法的经历或经验,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行为试验。

所谓 行为试验 ,就是让来访者尝试用行为来验证其的想法是否是正确的。尝试过,就有了经验,这些经验就能证明或者否定原来的观念。我们举一个咨询的例子,有位来访者换了新的工作单位,每天上班前她都担心,过去在原单位中不开心的事情会在新单位重演。这个担心是否是对的,或者说是否有必要呢?为此,我建议她寻找经验来证明或者否定它,邀请她做个试验:每天晚上写下自己担心第二天上班时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在第二天晚上核对自己所担心的这些事情是否发生,如果发生了就画一个勾,如果没发生就画个叉。坚持一个星期后,她发现:自己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就这样,她的想法被纠正了,她的忧虑也就缓解了。

我们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改变观念的经验有两个来源:一是过去的经验,二是未来的经验,也就是行为试验。如果过去经验不足以改变观念,我们就需要进行行为试验。也就是说,过去经验是我们改变观念的首选。

认知疗法引入行为疗法,并结合成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因为改变行为可以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在这里就是指行为试验)。不同行为有着不同的后果,从这些行为后果差异就能改变我们的认识。

2.1.3 经验需要比较才有意义

经验要获得意义,就需要进行比较。把自己的经验和某个标准相比或者和某人相比就获得了意义。

例如,你参加某次考试得了75分。75分有意义吗?没有意义。但如果告诉你60分是及格,75分与60分相比,你及格了,你就会感到有些高兴和安慰,毕竟你通过了考试。但接下来告诉你说,和你一同参加考试的朋友他们的得分都在90分以上,你发现自己不如别人,就会感到有些失落和沮丧。

有一个《私奔》 的故事非常有趣,形象地说明了经验需要比较才有意义,同时也说明了比较标准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了。

私奔

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她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

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吸食外,还可以卖给朋友。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

在这个过程里,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就可以治好。”

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

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

背面是这样写的:

“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中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请打开后签上字。

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考试没考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

父亲当即泪奔!

在这个故事中,父亲感到崩溃是因为他发现15岁的女儿和一个有着42岁年龄且还有其他女人、罹患艾滋病、有吸毒等问题的男人私奔了,女儿的未来就毁了。可当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私奔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真相却是期中考试没考好而已。这时他的心就放下了。他心里想:和女儿的未来被毁相比,期中考试没考好,只是小事一桩。期中考试没考好,可以期末再努力考好;这学期没考好,可以下学期再努力考好。总体来说,都还是有希望变好的。想到这里,父亲的眼泪不禁流了出来。

让我们换一个场景看一下,结果会怎么样呢?这样的场景是在我们家庭中经常发生的:15岁的女儿,拿着期中考试成绩回家,让父亲在成绩单上签名。父亲看到女儿的考试成绩不如预期,于是勃然大怒狠狠地骂了女儿几句,甚至有可能揍她。

同样的考试成绩,为什么在《私奔》的小说中父亲有的是庆幸,而在现实的情形中(后一种场景)父亲却是勃然大怒呢?其实这是因为比较标准的不同所致。在小说中,与女儿和42岁男人私奔所导致的后果相比,父亲觉得糟糕的考试成绩就算不了什么了;在后一个场景中,糟糕的考试成绩与期望成绩相比,就显得非常不理想,甚至让父亲感到挫败,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可见比较标准的不同,会导致认知和情绪体验不一样。

其实和这个故事类似的,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半杯牛奶”的隐喻。有人看到半杯牛奶会很高兴,有人看到半杯牛奶会很沮丧。感到高兴,是因为他把半杯牛奶和空杯相比;而感到沮丧的人是把半杯牛奶和满杯牛奶相比。同样是半杯牛奶,比较标准不同,感受就不一样了。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空杯叫作 零点 ,把满杯叫作 完美点 。人的许多的心理上的问题和糟糕的情绪体验,其实和比较标准有关。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表现与完美标准(完美点)进行比较,这个完美标准(完美点)常见的就是自己的愿望或期望。

一旦将自己的实际表现与期望相比,你就会发现不如人意因而会感到沮丧、失望等消极情绪。心理咨询,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来访者的比较标准,或者说参照的点。把来访者与完美点相比的习惯,调整为与零点相比,这样一来,心情就会好转。

前面《私奔》这个故事完美地呈现了这一做法。用糟糕的期中考试成绩,和父亲的期望(完美点)相比,父亲就会感到沮丧,表现出愤怒;如果与女儿私奔,与未来被毁相比,父亲就会感到庆幸,心中稍感安慰。

生活中有一句话叫“破财免灾”,其实也是改变比较标准的做法。例如,你不小心丢了1万元钱,这时有人开解你说:“就当作生病花掉了1万元吧。”如果你真能这么想,你的心情就会好转。丢1万元,如果与不丢钱(完美点)相比,这当然是一个损失。但如果和生病花去1万元相比,你就会感觉好得多。这是因为生病不仅会花去1万元,还会让你痛苦,耽误你上班或学习的时间,有可能被扣奖金,甚至需要人陪护,等等。

2.1.4 人对同样事情的看法有差异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看世界的方式自然有差异。从CBT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承认不同的人对同样事情的看法有差异。在沟通中我们要去了解别人的看法,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例如,对同样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不同的人的理解就不一样,说者是一个意思,而听者则会理解为另一个意思。

有这么一个笑话叫作《少抽点烟》:

一大爷咳嗽得厉害,让大夫给看看。

大夫就对他说:“回去少抽点烟吧。”

一个多月过去,大爷又来找大夫,因为他咳嗽得更厉害了。

大夫感到不解就问:“让你少抽点烟,你抽多少啊?”

大爷如实地回答:“一天不到半盒啊。”

大夫又问:“那你以前抽多少啊?”

大爷说:“以前我不会抽啊……”

这个笑话让大家感到好笑的地方在哪里呢?其实就是大夫说让“少抽点烟”的本来意思是减少抽烟的量(我们读者其实也是这样理解的),可是这位大爷把“少抽点烟”理解为适量抽一些烟,这就闹出笑话来了。可见,对同样一句话,人们的理解可能不同。我们是不是应当了解对方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上面说的是笑话,我们来说一说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一个妈妈对女儿说女儿是捡来的,可女儿却发现,其实妈妈才是捡来的。为此,这位小朋友还写了一首叫《秘密》的诗。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秘密

妈妈说我是捡来的

我笑了笑

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

——怕妈妈伤心

我知道

爸爸姓万

哥哥姓万

我也姓万

只有妈妈姓姜

谁是捡来的

不说你也明白

嘘!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

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居然从一家四口的姓氏中,得出一个结论,妈妈的姓与其他人不一样,可见妈妈才是被捡来的。小孩子理解的“捡来的”和我们成年人理解的是不一样。这也正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

既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看法不同、理解不一样的情况,我们就应当除了了解自己的立场之外,学着去理解对方是如何看问题的,只有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有这么一个女面试官与男应聘者之间的互动故事。

面试结束后,这位女面试官对男应聘者感到非常不满意,于是在微博上写了这么一段:刚面试了个人,简历很漂亮,北大毕业,MBA。我约在咖啡店,结果俺买单,他丝毫客气都没有,饮料都是我端的,大男人家家的,这般不懂人情世故。注重细节,成就自己。

对这件事,这位男应聘者自然有不同的视角。他在微博上也写了一段:今儿我被通知面试,很奇怪,没有在他们公司,而是选择了一家环境优雅的咖啡厅。后来发现面试官是一女的,我以为就是聊一聊,所以叫了杯柠檬水,没想到那女的点了一大杯拿铁。聊完了,那女的暗示我买单,还说一个男人应该大气些云云。我拒绝了,对她说:“我是来找工作,不是来相亲的。”

就站在自身的立场而言,这位女面试官和男应聘者的立场和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提高情商或人际沟通能力的角度来说,两个人的看法就都是有问题的。首先,对这位女面试官而言,当前二人的关系不是男女朋友关系或者恋爱关系,而是招聘应聘关系或者工作关系,她弄错了关系的性质;对这位男应聘者而言,虽然他说的是对的,他是来应聘的,不是来相亲的。但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考虑到对方是一位女士而主动买单,这样的话,就可以看出他做人做事考虑周全,最终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可见,学习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很重要。人不能执着于自己的思维和立场。如果这样,两个人就没法交流了。

有一位妻子讲了一件她与她老公互动的小事,她对老公的反应感到不解。

我对老公说:“水烧开了!”老公过去看了一眼:“对,水开了。”我说:“那你在干吗?关火呀!”老公跑过去把火关了又回来了。我说:“你把火关了,怎么不把水灌壶里呀?”老公抱怨说:“那你不能索性一次说完吗?害得我跑三趟。”

我感到不解:“这还用说吗?水烧开了不就是关火,然后灌到壶里吗?难道我说饭好了,你不是直接来吃,而是看一眼说,‘对,好了。’然后我喊你拿筷子,你才拿筷子,然后我再说‘吃饭’,你才开始吃饭吗?”

这位妻子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很有道理,丈夫的反应难以理解。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男女有别。男性和女性对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理解的确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能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其为什么会这么想问题,两个人的沟通可能就会变得更加有效一些。

关于男女有别的例子还很多,例如,一位女士抱怨说:“阳台上晾着衣服,早上我上班离家的时候告诉老公说:‘晚上顺便收一下。’当我晚上10点钟回到家时,发现衣服还在外面晾着,我就问他:‘早上跟你说了,怎么衣服还在外面呢?’他说:‘我没去阳台,顺便不了啊。’”

让这位女士难以理解的是,丈夫竟然以“没法顺便”为借口。没有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这时我们就很好奇了,为什么这位妻子交代丈夫收衣服的时候要加上“顺便”二字呢?直接安排他把这件事做了不就行吗?也许她不想把这件事变成是强制的或者让老公感到他是被迫去做的吧。

我们知道男性和女性理解问题有差异,因此我们就需要去观察和注意这些差异,按照对方能理解的方式与对方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例如,有位女士说;“跟我老公讲话不能绕弯。我跟老公说,‘我病了,不舒服,你给我倒杯水。’他能听懂。可要是我跟他说:‘老公我发烧,口渴。’他就不懂,他会冷静回复我:‘那你多喝水呀。’”

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问题,这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三山实验。实验者在平面上摆放三个不同位置和高度的山的模型,从不同位置看过去这三座山的样子不一样。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描绘的样子。实验要求这个孩子绕着山转圈,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站在山的正面要求他想象山对面的布娃娃所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并且从实验者提供的四幅图片找出其认为的答案。皮亚杰发现一般六七岁以下的孩子选择的照片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子,无法想象出对面的布娃娃所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而六七岁以上的孩子则能做到这一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个三山实验说明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和年龄水平或智力水平是相关的。

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对同样的事情看法和认知不同呢?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过去经验和认知方式不同。

例如,夫妻之间,有人成长于家庭关系亲密的家庭,有人成长于家庭关系比较疏离的家庭,来自这样两个不同家庭的人生活在一起。前者追求夫妻之间亲密无间,心理距离越近越好,而后者则希望保持适当的距离,不愿意有过多的情感互动。

又例如,在家庭中,父亲的强势和母亲的强势,对孩子未来婚姻关系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在父亲强势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男孩子,也比较容易强势一些和有担当一些,但在母亲强势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则比较顺从听话,不太果敢。

每个人的学习经验或学习经历对认知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只念小学的人,和一个读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的人,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自然是不同的;一个高中学文科的同学,和一个高中学理科的同学,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不相同;大学里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农的同学,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和学习经验不同相类似,人的职业经验不同,对事情的看法其实也不一样:一般做老师的,都有诲人不倦的耐心;做销售的都比较主动积极;做医生的都比较爱清洁卫生,做会计的都比较心细,精于计算。

认识方式不同也是人与人之间看法不一样的原因。例如,对于未来的事情,有些人倾向于看到糟糕的可能性,这样的人就显得悲观;有些人倾向于看到好结果的可能性,这样的人就显得乐观。有些人习惯于从自身找原因,无论事情的成败;有些人习惯于从外部找原因推卸责任,特别是在事情办砸后;而有些人则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有些人总是以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和;有些人以低标准来要求自己,对自己宽松却对别人严格。 09Bb2GHY7dcj1dfuS6nc+62dJVBwHWABdn/QQW0hg76pWPaBsD+Gujoh7dP3U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