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暂且将他人的动机放在一边,我们自己有着什么样的动机呢?从自身的思考方式中你能获得什么利益?不知不觉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满足自身利益的思考方式。这类思考方式可能会帮你做出提高自身经济收入和地位,或者改善自身生活环境的决定。我总能在政治人物身上观察到这种现象,他们非常擅长能让自己获得连任的思考方式。大部分政治人物很少会做出不受选民欢迎的决定。
我们都遇到过因为道德观点而不再吃肉的素食主义者,可当他们发现自己想念肉食的味道时,他们总能找到借口修正自己过去的观点。 在这里,我当然不是在抨击他们,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不是重新坚持素食主义,而是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确认自己为什么不能坚持素食。
然而,自私的想法并不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近我和一个人交流时了解到,他申请了一份自己非常想得到的工作,但他最终没能如愿。他请招聘方给出不聘用自己的理由,最初自己也接受了。但他仔细想过后逐渐产生了招聘方说法不公平,面试官出错、没能看到自己的优点的想法。我们其实都知道,面试官的职责并非发掘应聘者的能力——证明自己拥有这些能力是应聘者的责任。可这家伙想把没有得到聘用的责任推给面试官,因为这能安抚他受伤的自尊,于是他形成了一套想法,说服自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候选人。显然,他的问题在于没有为未来吸取任何经验教训,所以他的下一份工作申请也不太可能得到让他满意的结果。
你必须诚实地对待自己,这种做法有时会让你感到痛苦。如果那个不成功的应聘者愿意诚实地思考,他就必须接受自己不适合那份工作或没能展现出个人能力的现实。
“自尊”有时是诱惑我们扭曲自身思维、以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原因。嫉妒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通常与自尊相关。相比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我们当然更容易接受同事得以负责重大项目的原因是老板偏心的说法。可是一旦你走上这条思考之路,未来出现新的大项目时还是轮不到你,因为这种想法会阻止你认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进。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取悦他人的人,你就拥有众多动机进行掩饰性思考。大多数人都会有心取悦一部分人,例如,你认为认同老板的观点就能得到他们的偏爱,或者和朋友拥有同样的观点就能更好地融入朋友圈。在认真思考并获得透彻理解前,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动力去修改自己的结论,后续还会不断修正自己的思考流程以满足具体情况的要求。(至少在心里)讨好其他人,这种感觉当然很好。可是成为独立的思考者,从长远看也许更有助益。
“自尊”有时是诱惑我们扭曲自身思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