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谈判的3个问题

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这其中既有合作的憧憬,也有利益的博弈,谈判者必须谨慎对待。因此,谈判者在谈判前必须先问自己3个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都得到肯定回答时,笔者才建议谈判者着手准备谈判。

1.2.1 谈判是否有安适感

所谓谈判“安适感”,即为“安全感受”。谈判,应当在一个让人感到放松与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谈判者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谈判。这就如同兔子无法与饿狼轻松谈判,鲨鱼无法在陆地与袋鼠谈判。并且,如果谈判中存在被要挟、恐吓等情形,谈判者将产生无法抑制的“非安适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不可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国际谈判中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笔者的学员曾分享过如下的亲身经历。

这名学员曾经在某跨国企业工作,负责与国外某公司进行采购合作。学员到了合作公司所在国家后发现,谈判居然在一个嘈杂的酒馆中进行,谈判期间不停有醉酒的人经过。同时,这名学员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有限,总感到很多人在用敌视的目光打量自己,所以始终处于惊慌的状态。为此,他不得不与对方说明内心的焦虑,并表示如果不能更换地点,那么将会取消谈判。

在熟悉的场景中,谈判者才有充分的安适感。谈判不是旅行和聊天,没有安适感做基础,就难以形成和谐的谈判环境。如果谈判者因为环境而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忘记既定战术等状况,因而处于被动状态。

笔者的这名学员,在感到处于“非安适感”状态时,立刻提出更换场地的请求,这就是很聪明的做法,能够避免谈判者的心态在陌生环境中持续处于失衡的状态。想要贯彻谈判思路、发挥正常水准,谈判者就必须找到谈判安适感,尽可能让自己的心态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如果无法获得谈判安适感,谈判者会陷入焦虑、抑郁的状态,甚至因此出现明显的攻击性,而这恰恰是对方渴望看到的,因为对方很容易就此抓住谈判者的漏洞,并做出有针对性的布局,或使原本可继续的谈判无疾而终。

所以,谈判者保持自身心态的平稳,寻找内心的安适感,是谈判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安适感是谈判双方都会感受到的“情感”,只有双方都处于情绪较为平稳的状态,才愿意真正了解对方,愿意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形成“谈判桌上的友谊”。所以,谈判者要创造谈判的安适感,一方面要从己方的需求入手,另一方面也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如果谈判者发现谈判场景会使任何一方产生“非安适感”,那就应当立刻进行场景改造,或是调整座位,或是修改时间地点,等到创造出一个彼此可以接受的环境再进行谈判。

1.2.2 谈判是否满足需求

谈判需要预测需求的可行性:这次谈判能否满足我的需求?

如果有人拿着10元钱对汽车经销商说:“咱们谈判一次,谈成了这10元钱就是你的。”他得到的回应大概只有一个白眼,因为这样的谈判根本无法满足对方需求。

在双方不断博弈的过程中,每一方都有自己的需求,但彼此的诉求又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谈判的过程,是双方需求不断趋同的过程,直至最终达到统一。影视剧中“一拍即合”的谈判,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双方都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反复的交流、讨论。

正因为谈判双方具有不同需求,所以谈判带有很明显的“不可知性”,即谈判的最终结果,在谈判初期是不可预知的。为了避免最终结果与最初需求相差过大,谈判者就必须对谈判进行分析预测,判断其能否满足自身的需求。这就需要谈判者对自身需求、市场行情、对方需求、双方差异点、双方对等条件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不打无准备之仗”,谈判开始之前,谈判者必须写下自身的最优期望目标、实际需求目标、可接受目标、最低限度目标,并进一步细化每一个目标的精准数据,做到胸有成竹。当谈判者能够明确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在谈判中做到坚守底线、适当妥协,从而达到相应的目标。此时,谈判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自身的需求,需要完整细致地提前确定。而对于对方的需求,又该如何进行预测?

首先,谈判者要将自己假设成对方,试着分析对方关心的需求、担心的问题和希望达成的结果。这样,谈判者就能对对方形成初步的预判。

其次,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要不断捕捉对方的细节,通过交换的信息,不断判断对方的期望和目标。当然,这种信息交换要点到为止,多用提问式语言巧妙挖掘信息,避免暴露自己的底线和策略,也要避免因表现出太过明显的企图而引起对方警惕。

此外,一定要对对方进行详细调查,包括行业、前景、现状、发展历史,甚至对方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企业。这样,就能了解到对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迫切需要满足的需求,从而做好谈判准备,牢牢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1.2.3 谈判价值衡量:付出与得到是否匹配

谈判是一个曲折且漫长的过程,而谈判者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对谈判价值进行衡量,即明确以下问题。

得到的利益,是否值得为其花费精力与时间?

花费多少精力、时间,调动多少其他资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就是谈判的价值衡量。每一场谈判都需要谈判者付出诸多成本,如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时间成本等。那么,与最终达成的谈判结果相比,这些成本的付出,是否能与获得的价值相匹配呢?

A公司为了推出一款全新的拳头产品,与一家某国企业展开了一场采购谈判,采购标的物为某款电子芯片。某国企业提出了一系列非常严苛的要求,A公司谈判者为了拿下这一谈判,不得不答应了对方诸多的无理要求,如将谈判地点设在与双方利益毫无关联的地方,A公司不得不租下当地价格不菲的酒店会场。同时,由于该企业效率不高,这场谈判持续了数月之久还未结束。很快,A公司财务部门发现这场谈判成本过高,即便达成合作意向,这款产品的采购价也远远高于市场价,于是及时向高层汇报。高层迅速叫停这一谈判,并对谈判者进行停职处理。

类似事件,在很多谈判中都发生过。忽视价值衡量,付出与回报并不匹配,这种谈判即使达成了预期目标,也是一场失败的谈判。以最低的谈判成本,创造利益最大的谈判结果,才是最有价值的谈判。

那么,谈判成本主要包含哪些部分?它们又会如何影响谈判的价值呢?

1.资源之和

资源成本是相对容易衡量的谈判成本,包括预期付出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财力成本、时间成本及其他成本,如图1.2-1所示。将这些成本汇总起来,就是资源之和。

笔者的很多学员,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通过谈判,尽管最终顺利以预期价格达成了谈判协议,但是由于谈判时间过长,造成谈判成本骤增,其综合成本仍然远远超过成本线。这显然不是成功的谈判,而是谈判技巧不足、前期准备不够或谈判节奏不佳的表现,此类谈判不仅会造成成本增加,也会使谈判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明显偏差。

图1.2-1 资源之和

2.让步之和

为了达成协议,谈判双方势必会有所让步。没有弹性的谈判,必将进入尴尬期,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让步多少、如何让步,同样属于谈判成本。让步之和,其数值等于谈判的预期谈判收益与实际谈判收益之差值,如前者大于后者较多,则说明该次谈判让步成本过高。

例如,我们与某供应商就一项技术进行谈判,我们的设想是:尽可能让多款产品都可以使用这一技术。而最终的结果是,供应商以××元的价格,允许我们在产品中使用该技术,但仅限某款特定产品,其他产品如要使用则需另行谈判。从目标上来看,我们的确解了燃眉之急,一款产品得以使用先进技术;但从长远来看,其他产品使用该技术的成本却不可控,企业难以避免技术使用价格的持续上涨,这就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所以,这次谈判的价值偏低、让步成本偏高,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谈判是否有安适感、谈判是否满足需求、谈判价值衡量,这3个关键问题,直接决定了谈判的进程与最终结果。在一场谈判开始前,如果谈判者能够解决好这3个问题,并做出精准规划与分析,就更容易掌控谈判的走向。 JS57s35F6tuAXYWn1wLILHNEmmUKY13tYqjszsgRJ1sTm3iR/gfAsm2X0xMUdH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