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斜视不语有心机

古往今来,关于眼睛的描述多不胜数。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孟子则认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传情达意,也会流露内心想法。正是因为眼睛和人的情绪、内心世界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生活中人们才会常常借助眼睛去表达自己和了解他人。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时,眼睛的作用远远超过有声语言及其他肢体语言。

但要想通过眼睛准确探测他人的内心,除了需要人们对眼睛的特征有所了解和掌握之外,还要求人们能够准确把握眼睛的移动规律和眼神之间的交流。比如,目光炯炯有神的人看起来更聪明伶俐,更有精气神,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欢和信任;占有欲较强且工于心计的人,通常长有一双三角眼;如果人的眼球在言谈中出现不自觉向右转动的状态,则说明他正在头脑中精心编造一个谎言等。那么,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出现眼睛斜视的情况时,他的心中又藏有哪些秘密呢?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天生生理缺陷。这种状况很容易因为当事人不好意思直说或者对方不了解情况而产生较大的误解。

甘丽和杜琴是表姐妹,因为年龄相仿的缘故,家里的大人从她们小时候起就经常把她们放在一起比较。每当杜琴放学回家贪玩不学习、早起赖床或者不听话时,母亲都会在她面前反复念叨:“人家甘丽和你一样大,每天回家总能自觉地做作业,完成作业后还会帮助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你呢?真不知道生你养你有什么用。”

起初杜琴会默默地反思自己确实没有甘丽懂事,但伴随着母亲言语间的变本加厉,杜琴心中慢慢产生了一种抵触和反感情绪。她不仅不喜欢听母亲的唠叨,而且连带着看甘丽也不怎么顺眼。

关于杜琴对自己所发生的心理变化,甘丽也多少知道一些,但并未放在心中。反倒是杜琴对甘丽的反感在不断地膨胀、发酵,到最后她已经无法心平气和地同甘丽坐在一起聊天了。

母亲将杜琴的情绪变化悉数看在眼里。这天,她特意将杜琴带到家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待杜琴情绪较为平和时,才小心地问道:“你现在为什么对甘丽那么冷漠?”

杜琴先是一愣,然后激动地大声说道:“你从哪里看出来我对她冷漠了?每次和她说话她都斜着眼睛看我,明明是她先看不起我。”母亲:“不要强词夺理。你明知道甘丽从小就是斜视,和每个人说话都是斜着眼睛看人,怎么会看不起你?”

第二,心思隐藏较深,做事情常常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为重,为人老练深沉,不容易相信他人,有时也有挑衅之意。尤其是当他们斜视的目光伴随有压低眉毛、紧皱眉头或者下拉嘴角时,尽管表面上可能是对于别人的谈话表示赞同,但其实内心早已充满猜疑、批判或者鄙视。

韩龙向来自视甚高,尽管出身农村,但他成功后最不喜欢的就是同农村人打交道。面对前来求助的同乡,他很少直视或者正眼看向对方,而且在同乡诉说来到城市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时,他会一边斜视着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情动作,一边在心中恶狠狠地想:“想要钱直接说,何必做这一番表演呢?”

第三,较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或者心术不正、别有他图。当人们对他人心生恶念或者在脑海中盘算着关于对方的一些事情时,就会用斜视的目光同对方交流或观察对方,以防被对方识破。

除此之外,斜视也可能仅仅是表示自己内心的疑问和困惑,并非怀疑;还可能是当事人性格较为内向害羞,对对方感兴趣,但又不敢直视的表现。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而言,如果她们在斜视对方的同时又伴随有眉毛上扬、面带微笑等面部表情,则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羞涩、甜蜜的求爱或者挑逗信号。 k0/vaNIyoX9KPdhjRkuza/P4k1vk85FgmGq4JMqvl6c2yXZKylkuPpPvkt545Pz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