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微热,或并发恶寒,并排除其他感染,可能是肝病的表现。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而无黄疸型肝炎者发热远远低于黄疸型肝炎者。许多病人发热还伴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误认为得了感冒。为数不少的黄疸型肝炎病人,往往在医院门诊按感冒治疗,3~5天后待黄疸出现才被确诊,这是缺乏对肝炎发热症状认识的缘故。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西医认为,肝病发热的主要原因为:
1.患者的肝细胞坏死,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分解、吸收。
2.内毒素血症即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退,导致肝脏对肠源性内毒素的清除减少。
3.内毒素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了一些炎症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参与体温调节而引起发热。
中医对肝病发热的认识,主要分外感、内伤两大类。
1.疫毒初犯,湿遏肌表外感时疫之邪,自皮毛而入,郁于肌表,营卫失和而出现形寒发热等证。
2.湿热内伏,重阻气血肝病多由湿热为患,湿热化燥伤阴,从而引起阴虚发热,或素体睥虚,湿热蕴于气分或内伏血分均可引起发热。
肝病早期出现发热,主要为疫毒初犯,发热一般不高(个别病人出现高热),可伴恶寒,属于外感发热范围。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常出现不规则低热,有午后及过劳则低热明显,也有在月经期体温较高,经期已过则体温恢复正常,类似于中医的内伤发热;若病人出现持续高热,甚则昏迷、痉搐,则为疫毒侵入营血,类似于中医的温病发热。如果大家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马上去医院做个肝检查,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