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媒评选出的“世界上最爱喝酒的国家”,中国“不负众望”冲出重围,跻身亚军,仅屈居英国之后,排在俄罗斯之前。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爱喝白酒,醉了就喝醒酒汤。可是,酒国的名声却说明国人因喝酒带来的健康问题不会少。
朋友所在的医院曾经接诊过一位发生急性心衰的病人,他当时就在一次酒宴觥筹交错时,突然气喘,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急救。后来被确诊为酒精性心肌病(即心肌肥大)并且发生心衰了。医生一了解病情,才得知这位病人只有48岁,他自从负责公司接待工作后,每天应酬喝酒,一天一斤多白酒,一喝就是十几年,5年前就得了脂肪肝。这一次发生急性心衰也正是十多年喝酒惹的祸。酗酒为什么会导致心肌肥大,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中毒会引起心肌细胞变性,从而引发心肌坏死,细胞凋亡,心肌逐步纤维化,为了泵更多的血,心脏不得不“加班”,导致心肌肥大。
此外,暴饮、酗酒,还很容易被酒精性肝病缠身。乙醇代谢的延伸物可引起肝细胞的炎性反应,导致酒精性肝病。若黏膜屏障受损,酒精更易进入血液,饮酒半小时至两小时就达到峰值,对肝脏的损害快而大,久而久之有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脂肪肝,继续发展则可能变成酒精性肝硬化,此时肝损伤不可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指出,男性摄入酒精量≥40g/天【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度(%)×0.8】,女性≥20g/天,5年就可出现酒精性肝病;无论男女摄入酒精量≥80g/天,两个月就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可见,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小的剂量,更短的饮酒期限会出现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除此之外,有的人没有这样的饮酒频率和饮酒量就会有酒精性肝病,有的人超量也不一定有问题,这和性别、遗传易感性等个体差异有关。有的人基因就决定了他对酒精敏感,不喝多少都可能出现酒精性肝病;有的人本来就有其他肝病如乙肝等,已有肝损害,就更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病;还有的人有代谢紊乱的问题,如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容易得酒精性肝病;营养差的人也更容易因喝酒而得酒精性肝病。
所以建议大家,一个成年男人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即使是酒量大,喝一斤也不上头,但是酒精的损害已经存在,所以从保护心脏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自觉限量饮酒。
以下,是由中华医学会编撰的我国第一部《饮酒指南》建议:
1.控制每天饮酒不超过15克酒精。
2.不要空腹喝酒。
3.非饮不可在晚餐时饮。按生物钟来说,人体内的各种酶一般在下午活性较高,因此在晚餐时适量饮酒对身体损伤较小。
4.少量慢饮比较适宜。
5.不要有边饮酒边吸烟、酒和茶混着喝、混酒喝的习惯,会加重身体损害。
6.饮酒前吃些食物,或在喝酒同时摄入豆类、蛋类、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油腻食物,也可补充维生素A和B族,能起到延缓酒精的吸收、保护胃黏膜和肝脏的作用。
7.精神状态不好时少喝或不喝。身体条件、精神状况良好时,人对酒精的分解能力相对较强。
8.女性更要少喝酒。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酒精的影响,故应少喝。
9.病人、服药时应禁酒或限酒。患病时应当禁酒或遵医嘱,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新的疾病。
10.肝病、肝损伤者别挑战喝酒,最好戒酒。
11.有消化性溃疡或胃病者不要喝烈酒,也不要空腹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