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七章 家臣

阡陌望着楚王离去,有些怔怔。好一会儿,她才躺下来,系好衣服,拉上褥子。

方才听到从人的那些话,她心里震了一下。这些天来,她的心里也一直牵挂着芒。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芒的消息,却是他们战败被围。

楚王虽没有说什么,但是阡陌知道,他能感觉得出来。他还特地告诉自己,芒没有死。阡陌回想着那从人的话,他说,楚王离开的时候曾经吩咐,只消将叛军围住,其余一切要等他回去再定夺。

他离开是为了来找自己,阡陌能够想象他当时走得有多匆忙,不免心中愧疚;可想到芒,她却又心绪复杂。

楚王在殿上与众人议事,一谈就是两个时辰,回到寝殿的时候,壁角的灯台只剩残火。

阡陌躺在榻上,似乎睡着了,一动不动。楚王看到她,心中倏尔放松下来,自己到椸前更了衣,轻手轻脚地走过去。

他拉起褥子的时候,阡陌动了动,睁眼看到他。

“回来了……”她说,声音有点含糊。

楚王心中一甜,低头吻吻她的面颊。

“睡吧。”他说,罢了,把灯吹灭。

阡陌刚才迷迷糊糊地浅睡,做了好些梦,如今被吵醒,却再也睡不着。

楚王躺下后,十分自然地把手臂伸了过来,阡陌抬头,挪了挪,贴过去,把头枕在上面。

夜已经深了,两人都有些疲倦,先前被打断的激情没有再继续。谁也没有说话,两人互相拥抱着,似乎都在享受这难得而充实的平静。

阡陌想起,上一次他们这样躺着,还是在高阳宫,楚王离开之前。

“你要回棠地吗?”阡陌终于开口,轻声问。

“嗯,明日一早便出发。”楚王道。

阡陌沉默了一会儿,道:“侣,你带我去,好吗?”

楚王没有回答,阡陌能感觉到他的头转了过来。

外间的烛光淡淡地投进来,阡陌望着他,那双眸沉黑,看不出情绪。

“侣,”她耐心道,“芒虽是反叛之人,但心地仁厚,他反叛,亦不过是为了追随他兄长……”

“可他依旧视楚国为仇敌。”楚王打断道,“若被围的是我,他会毫不犹豫地杀了我。”

阡陌哑然。

这话确实。他们的立场本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算芒再好,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感觉到阡陌不语,少顷,楚王叹口气:“我不会杀他。”

阡陌心中一喜,正要开口,却听他接着道:“但我也不会放过他。一事归一事。他救了你,我可免他死罪;但他们此番反叛,攻城略地,楚亦有许多人死伤,岂可轻饶?”

阡陌愣住:“那……”

楚王忽而捏了捏她的下巴,有些不高兴:“今日你我好不容易相见,话都说不上许多,你却总提别的男子,什么仓谡、什么芒,将我置于何处?嗯?”

阡陌哭笑不得,忙拉开他的手:“我一直在与你说话,何曾提过多少他们?”

楚王却是蛮不讲理,翻身将她按住:“我说你提了就是提了!”

阡陌被他抓到肋下,忍不住笑起来,连忙躲开。

楚王却不放,继续再挠,阡陌笑得几乎眼泪要出来,连声告饶。

“阡陌,阡陌……”待得两人再躺回原位,楚王把头埋在她的颈窝里,意犹未尽地喃喃道,“你可知晓我多想你……”

虽然二人的情话说过不少,可是阡陌每次听他这样对着自己低语,总是无法抗拒,心里甜甜的。阡陌有时觉得,他吸引自己的地方,大概就是他这捉摸不透的性子,时而像个正人君子似的文质彬彬,时而却像个孩子一样撒娇耍横。

阡陌轻轻抚着他的鬓发:“那……你还带我去棠地吗?”

“带!怎不带?”楚王在她唇上咬一口,“我若将你留下,一转眼又不知会跑到何处,你就是缺一根麻绳捆着!”

夜剩下的时间并不多,第二天,阡陌被楚王叫醒的时候,还觉得困倦得很。

楚王的精力却是十分的好,自己去穿了衣服回来,见阡陌又躺了回去,不由得啼笑皆非。

他让一脸无奈的侍婢们退下,亲自将她拉了起来。

“天还未亮……”阡陌揉着眼睛,嘟哝道。

“起身用过膳就亮了。”楚王道,看着她睡眼惺忪的娇俏模样,片刻后,目光顺着脖颈下去,落在微微敞开的衣领下,“再不起来,寡人亦可纡尊降贵,为你更衣。”

阡陌过了好一会儿才发觉,忙捂住。楚王却笑,将她拉过来,狠狠地吻了一下。

“……未漱口!”阡陌又好气又好笑,把他推开。

“是你未漱口。”楚王不以为意,揉揉她的头发,说罢,催促侍婢给阡陌更衣,自己起身出去。

王宫里的早膳很丰盛,阡陌吃了些粥,又吃了些小食,看到一道糯米团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仓谡。

她想了想,委婉地向楚王提起,说仓谡毕竟救过她,她想临行之前,去看他一看。

出乎她意料,楚王没有异议,却说:“伯良的屋宅正好顺道,我与你一道去。”

阡陌愣了一下,想起他们昨日你死我活地打斗的样子,心中囧然。

“你方才不是说要去点兵?”她说,“我不过是去道谢,很快便出来。”

“此言不然。”楚王一本正经地看着她,微笑,“点兵事小,夫人事大。既是夫人的救命恩人,我怎可慢待?”

夫人……

阡陌哂然,瞅瞅旁人一脸憋笑的样子,只得忍着羞窘,继续埋头用膳。

仓谡的伤的确有点严重。他高烧才退,就强撑着出去,后来遇到士卒,又与之搏斗,旧伤之外,又多了两处剑伤。据说,当他被送回伯良府上的时候,被伯良狠狠地骂了一顿。

但阡陌疑心伯良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生气,因为他吩咐从人取布条和伤药来给仓谡换药的时候,神色明明兴奋得很。

仓谡看到楚王,没有任何表示,躺在榻上,直视着他。

楚王也神色冷淡,看也不看他,只与伯良说着话,一问一答,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

阡陌心里叹着气,这哪里是出于感激来看什么救命恩人?互相摆着脸色,就差拿把剑再打一场了。

不过她心里早有预料,亦不见怪。

“还疼吗?”她走到仓谡的榻前,看看他身上的绷带,两道新的伤口,一道在臂上,一道在腿上,不过盖着褥子,看不到。

“不十分疼。”仓谡答道。

“寺人渠,取坐榻给夫人坐。”这时,楚王忽而道。

众人皆是一怔,侍立在一旁的寺人渠愣了愣,忙应了一声,去搬来一张榻,摆在仓谡面前半丈远处,让阡陌坐下。

阡陌无奈,看看楚王,正遇上他得意十分的眼神。

她不多计较,继续转向仓谡:“昨日你回来之后,可曾发热?”

“不曾。”仓谡将目光从楚王身上收回,道,“扁鹊用药甚善。”

阡陌颔首,见旁边案上放着一碗药,便想去端过来。

“寺人渠,”楚王缓缓道,“未见夫人要取药?”

寺人渠汗颜,忙又去将阡陌手里的药接了过来,奉到仓谡面前。

阡陌只得不再多动。

仓谡的神色并无丝毫起伏,从寺人渠手中接过药,三两下就喝得精光。

未几,外面有属官来,要向楚王禀报事务。楚王走了出去,阡陌与仓谡对视一眼,抿抿唇。

“他待你确实着紧。”仓谡道。

阡陌听出了他话中揶揄的意味,耳根一热,却露出笑容:“嗯。”

仓谡看着她泛红的面颊,目光平静。

“听说他昨日召见了游聃父。”他问。

阡陌没想到他会提起这个,想了想,便把游聃父的用意告诉了他。

仓谡沉吟。

“我以为可行。”他说,“樊国地域不小,游聃父与樊君皆有求于楚。别国与之相较,贫弱者不足倚仗,强大者未可轻信,而宗周诸姬,难免高傲。游聃父出身周王宗室,有此诚意,再好不过。你归了宗便有了倚仗,别人也不会再小觑你。”

阡陌没想到他也会赞成,有些诧异。

“我以为你信不过游聃父。”她说。

“此一时,彼一时。”仓谡说,“昨日我等恐慌,乃是知晓太少。”

他看着她,意味深长:“不过你就算归了宗,嫁给楚王,亦是孤身一人。你想好了吗?当了楚国夫人之后,说不定比在深山中遇到山魈还要凶险。”

阡陌沉默了一下,点点头。

“我本来就是一无所有,遇到了他,才走到今日。”她说。

仓谡目光深深。

二人正说着话,楚王走了进来。

“舟船皆已备好,即刻启程。”他对阡陌说。

阡陌知道他急着返回棠地,不能再耽搁,正要起身向仓谡告辞,却听仓谡道:“且慢。”

他看着阡陌,道:“我有一事相求。”

阡陌诧异,片刻后,问:“何事?”

他支撑着起身,深深一礼:“庸人仓谡,受子之恩,无以为报,愿为夫人家臣。”

众人皆是诧异。

“家臣?”阡陌更是愕然,她看看楚王,又看看仓谡,忙道,“是你救了我,何言受我之恩?”

“若非子全力救治,仓谡已丧命水中。”仓谡神色坚定,望着阡陌,“我本庸国大夫,漂泊四方,今深服于子,愿为子驱驰!”

“什么家臣?”楚王冷冷道,“寡人不许。”

仓谡亦是寒着脸:“我求于林氏,与大王何干?”

楚王怒起:“她是寡人未婚之妇,怎与寡人无干!”

“既是未婚,未行六礼,便与大王无干!”仓谡毫不相让。

阡陌见楚王眉毛倒竖,生怕他会突然把剑砍人,忙将他拉住打圆场:“大王,走吧。”说罢,恳求地望着仓谡。

仓谡却一脸无畏,看着她:“我心已定,大王阻挠,亦不可移!”

楚王面色沉沉,忽而冷笑:“移不移由你,你既知晓她将嫁与寡人,便该知晓可侍奉她左右之人,除了侍婢,便是阉人。”

他转而吩咐寺人渠:“传寡人之命,郢都阉寺,即日备好刀斧,专待仓大夫登门!”说罢,瞥瞥面色铁青的仓谡,拉上一脸尴尬的阡陌,昂首扬长而去。

秋天的阳光,颜色冷冽,冲破薄暮,从破旧的屋顶漏了下来。

简陋的屋子里,没有案榻,只有满地的柴草。门上传来些响动,未几,被推开。一名士卒端着碗进来,看了看屋角里坐着的人,小心翼翼道:“公子,用膳了。”

芒转过头来。被关押许久,他的头发有些乱,身上也有些邋遢,眼睛却依旧精神。

士卒将碗捧到他面前,芒看去,仍是粥,但比昨日吃的更稀,几乎全是水,看不到多少米。

芒并无诧异之色,接过来,喝了一口:“山上仍然缺粮吗?”

“缺。”士卒说着,有些犹豫,小声道,“公子,大家都说出不去了。山下都是楚人,山上莫说粮食,连野物都要被吃尽了,我等不是战死,就是饿死。”

看着他忧心忡忡的样子,芒想要安慰两句,却说不出口。

他说得没有错,如今情势已经十分明了。

他们从棠地出发,往舒鸠国,一路攻城略地,起初十分顺利。但是到了常邑之后,一切就都变了。舒鸠国的人们听说了常邑被屠的事,人心惶惶。闻得伯崇来到,没有人再像前面遇到的那样自觉献邑,欢喜迎接,甚至还有人跟着楚人一起反抗。伯崇十分恼怒,将一个被俘的舒鸠人提来,问他为何与楚人为伍。那人回答说,他还有妻子父母,楚人告诉他,若不想重蹈常邑之祸,唯有死守。

伯崇这才知道,他屠灭常邑的事,已经被传得四处皆知。他十分愤怒,恨楚人散布谣言,又恨这些国人竟然不肯相信他。可他再气也没有用,他们的攻势已四处受阻,每下一地,就算人口不足千人,也变得十分困难。而攻入之后,大多已人去屋空,再不复夹道欢迎的场面。

叛军本是四方杂糅而成,受挫之后,斗志不复高昂。各路人马都开始盘算如何保全自己手上的人,对伯崇的命令也不再唯唯诺诺,遇到艰难些的事,更是推三阻四。

这些,芒都是在囹圄中听说的。自从他放跑了阡陌之后,伯崇大怒,即刻夺了他的兵符,派人将他押回了棠地。芒曾经与伯崇争执过,但是没有用,还招来了一顿笞打。

就在他被押到棠地之后不久,他听说,楚师来了。

他们悄无声息,在一天夜里突袭了叛军。据说叛军损失惨重、仓皇后撤,先前攻占的数邑,连脚跟都还没有站稳,就又被楚人夺了回去。

叛军人心涣散,出征时的数万人,或死或逃,在退回棠地之后,只剩下不到一万。一个月前,众人雄心勃勃、议事誓师的那座离宫,如今连着整座山一起被楚人包围,成了他们最后的苟延残喘之地。

芒把粥喝完,将空碗交给士卒。

“公子若觉得不饱,小人再去要些来。”士卒道。

芒摇摇头:“我每日无事可做,吃这许多做甚?还是留给别人吧。”

士卒神色黯然,应一声诺,退了出去。

门才关上,没多久,又被推开,却是甲昆。

他神色凝重,低低道:“芒,我们走吧!”

“楚人攻进来了吗?”芒问。

“不曾!”甲昆烦躁地说,“我看他们是要将我等困死!芒,长公子如今已是神志不清,每日喊着突围,可楚人那么多,已无人听他号令。我等舒鸠之士如今只剩二百余人,仍抱着追随二位公子之心。可如今长公子已是不成事,只能指望于你……”说着,甲昆眼圈通红,哽了一下,说不下去。

芒沉默片刻后,问:“如今山上还有多少人?”

“七八千,突围了两次,被杀了回来。”甲昆道,“芒,我等皆楚人俎上之肉。我死不足惜,只是不想让这些舒鸠弟兄屈死。”

芒凝眉沉思,没有回答,片刻后,忽而问:“楚人远道而来,为何围而不攻?可知楚王何在?”

楚王的船靠岸的时候,司马斗椒早已等候在江边。

他正待上前,忽而看到楚王身后的女子,面色沉下。

先前他们攻棠地的时候,眼看就要一举而成,楚王却忽而急急离开,并下令将敌人围住,没有他的命令,不许擅动。

斗椒不解其意,却只得遵命。那些叛军不过鸟兽般涣散之辈,围起来并不困难。可是接下来这许多天里,斗椒只能按兵不动,于他实在是种折磨。如今见楚王带回了那个女子,斗椒忽而明白了楚王当初为何会急急离开,心中登时气恼。

“竟为一女子而弃大军不顾,昏聩!”斗椒恨恨地对族弟斗商道。

说罢,斗椒上前去向楚王行礼:“拜见大王。”

楚王颔首答礼,没有废话,望望远处的山岭,问:“叛军如何?”

“叛军已为我师所困,在山中不得出入。”斗椒道。

楚王颔首,又问了些叛军人数和近来楚师状态的事,斗椒一一答来,皆是明确。

“叛军已被围困多日,臣以为,可一举而击。”斗椒道。

阡陌听着这话,心中一沉。看向楚王,只见他望着前方,目光深远。

“今夜便突袭。”他意味深长,“他们想必亦是急了。”

斗椒一喜,领命下去。

阡陌听着他们的话,心一直乱撞不定。

楚王将她带到帐中,坐下用膳的时候,看她心事重重的样子,道:“方才那边有人来报,舒芒一直被关在囹圄中,进攻之时,我让人莫伤他便是。”

阡陌目光一亮:“果真?”

“果真。”楚王将一块肉切好,放到她面前,“不过你莫心存太多希望,乱军之中,谁也难保万全。若他拒不投降,我也不会让士卒去送死。”

阡陌刚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想了想,觉得楚王这话也是实在。这是战争,人在你死我活的状态之下,会做出各种不可预料的事。没有人是救世主,让楚王在芒和自己的士卒之间做选择,他选择士卒亦是理所当然。

“我能去看看吗?”阡陌仍心存侥幸,犹豫了片刻后,问道。

“能。”楚王再将一片肉递过去,不紧不慢道,“待战事完了之后。”

夜色降下,明月在云中穿行,时明时暗。

将近子时,斗椒突然发难,鼓声大作,楚人开始攻击叛军。

这些日子,叛军已被围得又饿又恐惧,可出乎意料,却没有被一举拿下。楚王闻知其盘踞高要之处,用滚石落木砸伤了许多楚人士卒,皱皱眉,鸣金收兵。

“叛军占据山头过久,已囤积了大批木石!”斗椒气急败坏,“若当初大王让臣即刻攻下,必无此患!”

众人都听出了斗椒这言语中的抱怨之气,面面相觑。楚王却未恼怒,注视着夜色下的群山,亲自前往巡视,与众人商讨攻占之法。

有人建议继续围困,将里面的人困死。但楚人乃不远千里奔袭而来,亦有数万人吃住消耗,此法并不值当。

也有人建议另择别处攻入,可据潜入的细作所报,此山险峻,难以攀爬;而易于进攻的路线都被叛军牢牢据守着。

几个路子,皆有利弊,一时竟是定不下来。

阡陌见楚王许久未回来,自己也睡不着,便到营中去看。这里也很是忙碌,许多受伤的士卒被人从前方抬下来,呻吟不止。阡陌问询之下,才知道他们都是被舒人的土石击伤,抬下来的。

“伤药快用尽了。”随军的医师认得阡陌,叹气道,“我等已经在此地逗留太久,若不能快些回去,粮草也要短缺。”

阡陌闻言,思索不已。她回到帐中没多久,楚王也回来了,眉头锁着。

阡陌问他山上的战事,听他说起困境,她沉思了好一会儿,道:“侣,我记得你狩猎之时,并非直入林中强取,而是令士卒焚烧击鼓,令野兽惊恐而出;在外则围住三面,留出一面,野兽奔出时,方才行猎。如今此事,亦是围而图获,岂非道理相似?”

楚王听得这话,目光一亮。

“围猎!”他站起来,在帐中走了走,似乎在快速地思考着,神色兴奋。未几,转向她大笑起来,忽而用力将她高高抱起。

“妙!正是围猎!”他惊喜不已,“你怎会想到这般计策?”

三国演义!阡陌心里默默道。

这个时代,虽然时常有战争,但兵法的运用还十分初级。两军对垒,大多是简单的攻防,靠着人数和兵器取胜;偶尔会有巧战,也有围此救彼之类的战术,但像孙武、孙膑那样能够将兵法总结发展成一门学问的人物,还没有出现。阡陌出生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像她这样的现代人很容易就能够想到的一些兵家道理,在如今却仍然是稀罕物。

“可行吗?”阡陌亦笑,让他把自己放下来。

“怎不可行?”楚王用力吻了一下她的脸,即刻令人取佩剑来,就要出去。

“侣。”阡陌拉住他,却有些神色不定,“他们若是肯降,还是莫杀戮为好。”

“我自有道理。”楚王知道她在想什么,握握她的手,转身离去。

芒听闻楚人攻击,大惊,即刻去见伯崇。他是公子,如今这般境况,囹圄的士卒也不阻拦,放他去了。

一路上,到处都是神色兴奋的人,芒问了才知晓,楚人已被他们用木石击败,退回去了。

此事对于消沉依旧的叛军来说,实在振奋人心。伯崇一面令众人再囤积木石,一面令组织精锐之士,伺机开道突围。

见到芒来,伯崇亦不追究前面的事,将一把剑给他:“决战在即,宁死勿退!”

芒接过那剑,亦是心潮激荡。

他原先手下的士卒,已经皆被归于伯崇和舒望麾下。伯崇问他要统领何人,芒看了看不远处虎视眈眈的舒望,道:“弟只求带领舒鸠之士。”

伯崇闻言,答应下来。

可当甲昆领着芒去点兵的时候,芒看到那些人大多有伤,可拼杀的并无多少,不禁诧异不已。

“所以我去见你,看你有无他法。”甲昆低低道,“他们动弹不得,一旦再战,他们必死。”

芒默然,没有多说,拍了拍他的肩头。

芒一一查看士卒们的伤情,见这些最初追随他们兄弟二人而来的人,如今或是不在,或是负伤,再想到那屠邑之事,揪心不已。

“小人世受国君恩禄,”一人的头上裹着布条,奄奄一息,却语气激动,“如今可为长公子与公子而死,心中无憾。”

芒的嘴巴动了动,忽而涌出愧疚之意。

他和伯崇自从立志复国,这些人就一直跟着,无怨无悔。伯崇四处征伐,他们亦是作战最勇敢的人;但是,芒如今却忽而发现,无论自己还是伯崇,似乎很少关心过他们,总是在理所当然地受用着他们的出生入死。

如果,他二人并不那么值得别人追随……如果,这些人发现,他和伯崇,没有了公子的高冠,其实亦不过是碌庸凡人,而并不像这些人所以为的那样高尚……

芒注视着他,少顷,握握他的手:“莫轻易说死,也莫丧气。”

那人艰难地笑了笑,芒也笑笑,待得起身走开,脸上却被黯然的夜色重新笼罩。

“芒……”一个怯怯的声音传来,芒回头,却是茵。

她是阡陌在常邑救下的小女孩,一直留在这里。

看到她,芒的脸上浮起些柔和之色。这些日子,她时常去囹圄中给他送饭,二人也算熟悉。

“怎么了?”芒摸摸她的头,问。

“他们说,楚人要打来了。”茵小声地说,“是吗?”

芒颔首:“怕吗?”

茵摇摇头:“不怕。”

“为何?”

“丛和卯都是楚人,他们都可好了。”茵说。

芒看着她,片刻后,抿抿唇。

她说的这两个人,大概是常邑中驻守的楚人。如果那场战事发生时,他们正好在常邑,估计也已经死了。芒心中无奈,这个孩子是舒鸠人,但恐怕在她的心里,跟楚人比起来,他们这些同样出身群舒的“自己人”才更可怕吧?

“还有陌,”茵想了想,补充道,“她也是好人。”

提到她,芒的目光顿了顿,片刻后,莞尔:“是啊。”

这时,远处忽而传来嚷嚷之声,有人跑过来对芒道:“公子!山下有消息传来!楚人围攻北面,南面薄弱,长公子令我等即刻整军,冲出重围!”

芒的心一震,即刻跟着离开,赶到伯崇的殿上。

殿上灯火通明,伯崇已经穿戴好了甲胄,见芒来,即刻道:“你手下兵卒点齐未曾?时机已到,随我冲出去!”

芒却皱眉:“弟以为此事蹊跷。楚人严防多日,如今怎会露出这般破绽?”

“自然是怕了山上的木石!”舒望不以为意,“南面的路,我等已经备好木石,那些楚人来多少便杀多少!”

芒还想再说,伯崇道:“我心意已决,时机稍纵即逝,不可错过!”

芒看着他,只得应下,过了会儿,却道:“我方才清点,舒鸠之士,伤者百余,可上阵者只有五六十人。”

伯崇一怔,低声道:“这般少?”

芒颔首:“请兄长再分拨百人与我,将他们一并带走。”

“公子此言莫非说笑?”舒望嗤道,“如今我等乃是逃命,拼杀尚且不及,怎可还带上这许多负累?”

“他们不是负累!”芒反驳道,“他们乃忠勇之士!一路出生入死追随而来,从无退却!”说罢,他望着伯崇:“兄长痛恨背义之人,更当疼惜忠心之人!弟只求兄长多予百人,弟定可带领他等冲出去!”

伯崇有些犹豫之色,看着他,少顷,却断然道:“此事不必再议!传令,丢弃所有孱弱负累,即刻突围!”

芒面色剧变:“兄长……”

“芒!”伯崇突然吼一声,一把揪过他的衣领,怒气冲冲,“你为何总与我作对?我只有你这一个兄弟,如今连逃命也要争吵么?谁的命也不及自己要紧,莫再管他们!”

芒望着他,面色紧绷。

少顷,芒突然挣开他的手,伯崇被他推了一下,惊诧不已。

“弟宁可战死,也不会再愧对任何一个舒鸠人。”芒望着他,目光黯淡而坚决,喉头动了动,“兄长保重。”说罢,决然而去。

“芒!”伯崇神色剧变,嘶声大吼。

他想追去,属官来报:“长公子!所有兵卒已备好,但请长公子发令!”

伯崇回头,双目圆瞪,少顷,咬咬牙,锵地拔出剑来。

芒回到伤者们的营地,众人见到他来,皆露出期盼之色。

他面色沉沉,看向甲昆:“他们要突围。此山我熟悉,尔等跟着突围,若遇有变,即刻改道往东,寻到一处泉水,顺着走,可见一处石穴,洞口隐蔽,可容数百人。”

甲昆讶然,似乎觉察了什么,看着芒:“你……”

“我留下。”芒看看那些伤卒,“我与他们一起。”

众人皆惊。

“那边要突围,人手不足,分不出人手来助我等。”芒看着他们,神色轻松,“诸位莫担忧,山下来了援师,长公子冲锋在前,只要突围成功,便可打退楚人。”说罢,芒拍拍甲昆的肩头:“我等还有数十人可战,却带不走这剩下的百余人。你领着他们,一道随长公子突围;我照看余下之人,等候捷报!”

甲昆狐疑地看着他,思索片刻后,却道:“既如此,我也留下!”

此言出来,旁人纷纷应和。

芒面色一变:“不可!尔等即刻突围,不得拖延!”

“突围不缺我等这区区数十人!”甲昆道,“你不必再瞒,长公子已无暇顾及这些负伤的弟兄,还有我等!我等当初曾立誓共生死,既一道出来追随公子,便未想过独自离去!”

其余众人皆是赞同,坐下不走,无人离去。

芒看着他们,眼眶忽而一热。

他深吸一口气,向众人深深一礼:“舒芒蒙诸位不弃,必誓死以报!”

宫殿就在不远,有遮挡,亦有高墙,可以应变,亦可以更好地照料伤者。

芒与众人一道将伤卒们转到宫殿中去,才安顿下来,忽而听到山下传来震天的喊声。

“公子!”一人面色苍白,匆匆奔来,“前方传来消息,长公子等人突袭下山,已落入楚人重围之中!”

芒的心头似骤然被巨雷击中,目光定定。

伯崇令所有人口中衔枚,趁着夜色摸下山去。楚人果然已经撤了许多,远处只有些许篝火光,人影依稀。

他心中大喜,为保险起见,令士卒继续往前,绕开营地,往水岸而去。

不料,走入一处谷地之时,四周突然鼓声大作,火光四起。

舒人这才知晓中了埋伏,惊惶不已。

“舒伯崇!”一个洪亮的声音遥遥喝道,“我等奉楚王之命平叛,已将尔等围困,若即刻投降,可免一死!”

伯崇面色铁青,看看众人,嘶声喝道:“不降!”

说罢,令士卒往那些火光之处放箭!

楚人沉默了一下,突然,更多的箭矢从四面八方飞来,如大雨般倾泻。

舒人惊恐不已,即刻向四方冲去,但楚人的包围却似铜壁一般,无法突破。

血腥的气息在风中弥漫,伯崇眼睁睁地看着士卒们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倒下,到处都是惨叫的声音,不禁目眦欲裂。

“长公子,快后退!”属官对他大声道,未几,头部突然中了一箭,在他面前直直地倒下。

伯崇劈开迎面飞来的一箭,从地上一个死去的士卒手里抢过盾牌,挡在面前。这时,他突然看见舒望带着人匆匆地后撤,吼道:“你去何处?!”

舒望大声道:“此路不通!速速退回山上!”

伯崇正要再说,箭雨忽而止住,他们的身后,喊杀声如潮水般涌来。

舒人大惊,伯崇忙令剩下的人摆起阵形迎敌!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楚人势如破竹,从兵刃交接之始,便无人可挡。

舒望呐喊着,劈倒迎面而来的两人,未几,却被一支长戟透胸而过。

“啊!”伯崇看着周围畏惧退却的人,突然发疯一般,大吼着挥剑冲上前去。

兵刃相撞的声音刺耳,伯崇的剑挡在那长戟上,手臂一震。使长戟的是个年轻人,膂力了得,将那长戟挥得带风。

伯崇的剑术亦不输人,几个回合,不相上下。旁边的士卒见状,连忙来帮伯崇。突然,一支箭飞来,正正扎入伯崇的后背。

伯崇只觉一阵剧痛,未几,又是一箭,箭头直直贯穿了他前胸。

当的一声,伯崇手中的剑落地,他盯着胸口的箭头,只觉气力陡然消失,未几,跪坐下来。

周围的拼杀还在继续,他抬起头,前方,一个士卒倒下,楚人朝他涌来。

一切都完了吗……

伯崇吞了吞口水,似乎再也咽下不去。

他听到一声大喝,十分熟悉。分辨了一下,他想起来,那是芒。

“……兄长!”他听到芒在叫他,就像小时候,父亲带他们去河里捕鱼,芒好不容易抓住一条,向他挥手时那满脸高兴的样子。

伯崇想说,傻瓜,你再挥手,那鱼就跑了……

但是他说不出来,使劲地睁开眼,周围的拼杀声继续入耳,他看到芒挡在他身前,不肯让楚人靠近一步。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这个弟弟、他一直认为长不大的弟弟,身形已经如此高大,高大到能够保护他了。

伯崇的唇边露出苦涩的笑,自己认识到这一点似乎太迟了……

子由挥着长戟,眼看着要杀了伯崇,不料竟跳出一人来,将他挡住。子由与那人交战几个回合,竟不得近前一步。子由心中惊异,舒人中竟有如此强悍之人?

此时,一名射士赶到,正要射箭,子由瞥见那人额上的黥痕,突然大喝:“莫动!”

一场大战,至天明之时结束。

阡陌跟着楚王来到战场的时候,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不禁面色发白。

似乎感觉到了她的紧张,楚王转过头来。

“侣,”阡陌心神不宁,“你方才说,他们不肯投降,是吗?”

楚王没有回答,拉住她的手,只觉那指间和掌间俱是冰冷。

“这便是战事。”他缓缓道,“记住,若无你那计策,无论楚人还是舒人,会有更多的人死去。”

阡陌怔怔望着他,没有答话。

远处,舒人被俘的士卒黑压压一片。听士卒来禀报,说舒人死两千余人、被俘和受伤者有五千余人。大部分人还是活了下来,阡陌这才觉得稍稍安了心。

“他在那边。”楚王忽而道。

阡陌望去,目光定住。

一块空地上,芒衣衫邋遢,定定地坐在那里低着头,怀里抱着已经死去的伯崇。

阡陌走过去,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亦是酸楚。

“芒。”她低低道。

少顷,芒抬起头来,那张脸上沾着灰尘,眼圈通红,目光却是寂静无波。

“他死了。”他低低道,声音沙哑。

阡陌看看伯崇,他闭着眼睛,却似十分安详。

“你一直在陪着他。”她说。

芒没有说话,好一会儿,道:“他说,他终于能放下了……”他的声音哽了一下:“陌,我一直怨他冷硬,一意孤行……”

“可你还是赶来救了他。”阡陌蹲下,双手扶住芒的肩头,与他平视,“芒,你一直未做错,也无可愧疚。”

芒望着她,眼底忽而涌起泪水。

“可他是我兄长!唯一的兄长!”他再也忍不住,忽而将头埋在伯崇的胸前,放声大哭。

阡陌无言,少顷,抬头看向楚王。

他走过来,将她扶起。

“舒芒,”他淡淡道,“你并非只有你兄长。”他说罢,朝身后的人挥挥手。

阡陌和芒皆是诧异,望去,却见好些人被带了来,是甲昆等人,还有茵。

“芒!”茵哭着跑过来,扑到他的怀里。

甲昆等人也走过来,疲惫的脸上满是泪痕。

“你说什么只去看看,我等找你,却不见了踪影!后来才听说你要去救长公子……”甲昆亦是擦着眼泪,瞪着他,“芒!你说与我等共生死,就是这般共生死?”

他说罢,突然上前将芒和伯崇的尸首揽住,几人拥在一起,抱头痛哭。声音惨烈,似乎发泄一般,嚎得撕心裂肺。

“走吧,”楚王拉拉阡陌,“此处有子由。”

阡陌看看他,又看看那几个人,亦知晓此时已经不需要自己在这里,遂跟着他离开。

子由在一旁看着,也觉得心酸,转开目光。

忽然,他看到不远处的树下,一个年轻的射士正在修着弓,似乎十分用心。

子由认出了那张脸,昨夜,正是他接连射倒几人,助自己杀入舒人阵中。

察觉到有人走过来,射士抬起眼睛,见是子由,连忙起身行礼。

子由摆摆手,看着他,微笑:“箭法不错。”

射士亦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何人所授?”子由问。

“无人教授,”那射士挠挠头,说,“小人自幼习的。”

“你这弓也好。”子由将他的弓接过来,拉了拉,称赞道,“是一把良弓,何处所得?”

“这弓亦是小人自制。”射士道。

子由讶然:“你是何名氏?”

“小人名养由基!”射士昂首答道,眼睛黑亮。

阡陌跟着楚王,一夜未睡。如今虽然事情完毕,她也很疲惫,却仍旧无法安歇。

楚王见她怔怔的样子,又有些不高兴。

他把她的下巴抬起来,瞪着她。

“我都不曾杀他,你还不满意?”他撒气道,“我来当那舒芒算了,反正这楚王当得再好,你也不在乎!”

阡陌很是无奈,看着他,头一次没有反驳。

“怎不说话?”楚王等了一会儿,懵然。

“说什么?”阡陌道,“你确实做得好。”

楚王哼了一声,并不满意这个回答。

阡陌笑笑,握住他的手,将他拉到自己的身边。

“侣。”她抱着他,把头埋在他的颈窝上蹭了蹭,深吸了口气,“你总说我挂念别人,但你可知晓,别人与你有何区别?”

楚王也抱着她,温香软玉在怀,他心情好了些,却仍是瘪了瘪嘴角。

“有何区别?”他问,“莫说你也时常牵挂着我!”

“不是。”阡陌抬头,看着他,目光认真,“侣,如果你是芒,我此时不会走开,更不会让你觉得这世间没了兄长,便是孤独一人!”

楚王愣住,看着她,忽而心中一热。

“胡说什么,他怎可与我比?”他佯怒地在那唇上咬了一口,脸上却笑意满满,再也收不住。

阡陌亦笑,耳鬓厮磨,享受着难得的温存。

她曾经为了芒纠结不已,可是如今,心中的那些彷徨在经历一番波折之后,倏而不再扰人。她信赖着面前的这个人,他也信赖着她。就算这只是一时的甜美,就算后面还会有风雨,至少他们是在真心相待。

觉得没有什么面对不了的事,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勇气吧?

阡陌把头倚在他的肩上,环着他的腰,忽而觉得,自己也同样渴望着永远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同样需要一根麻绳……

数日之后,士卒们修整完毕,舒公派人来接管了棠地。

楚王亲自祭告了上下远近之神,又为战死的士卒招魂行丧礼。阡陌也没有闲着,她帮着医师给伤卒包扎伤口,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楚人已经准备好了回程的事,大船在河岸处连绵一片,而其中另有几艘,来自扬越。

楚王从丹阳出发之前,已经派人送急信给扬越的酋首,告知伯崇和芒的事。

酋首即刻派了人前来,在前两日到达了棠。

楚王不允许芒和其追随之人留在舒地或楚国境内,使者将酋首的意思告诉了芒,想让芒跟着他到扬越去,芒没有拒绝。

阡陌闻知以后,立刻来见他。

“你想好了?”她问,“要去扬越?”

“嗯。”芒颔首,手轻轻地抚在一副棺椁上。这是几日来,他与甲昆等人一起动手做的,用于收敛伯崇的尸首。

“兄长其实也甚爱扬越,我带他回去,他应当会欢喜。”芒说。

阡陌又看看甲昆等人,问:“他们也一道去吗?”

“他们不肯离开我。”芒说道,目光平静。

阡陌看着他,心中感慨。

“芒,”她犹豫了一下,低低道,“抱歉。”

芒讶然:“抱歉何事?”

阡陌望着他,想说那引蛇出洞的计策是她提出来的,犹豫了一下,又咽了回去。

芒看她不说话,忽而道:“陌,若是当初我以死相逼,求你杀了楚王,你会去做吗?”

阡陌一愣,摇头:“不会。”

芒笑了笑。

“你不必抱歉。”他说,“你已经帮了我许多。那扬越的使者,亦是你的主意,是吧?”

阡陌赧然,点点头。

芒莞尔,叹口气,低低道:“陌,这几日,我一直在想兄长临终时的话。他为了我父母之事,一直心怀愤恨,不肯原谅许多人,其中,亦有他自己。也许,唯一可让他摆脱那些心事的地方,也只有黄泉。你看,各人最终的路,其实也都是自己选的。”

阡陌看着他,觉得心似乎在一点一点地松开,慢慢变得敞亮起来。

芒出发之日,阡陌立在岸边,看着芒乘着扬越的大船缓缓离开。鼻子有些酸,她不禁擦了擦眼角,再望去,又远了一些。

那个叫茵的女孩也跟着芒一起去了扬越,她已经跟那些人熟悉了,不愿离开。阡陌也不强迫,由着她去了。

芒抱着茵,久久地注视着这边。

阡陌与他对视着,心里忽而想起那日他们后面说的话。

“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阡陌咀嚼着这话,好奇地问,“如此,你为你自己选的路是什么?芒,你可想过,去扬越要做什么?”

“去做个渔人,或做个樵夫。”芒扬眉,“我带去的弟兄多得是,寻一片山头,便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阡陌不禁笑了笑。

“你呢?”芒忽而问,意味深长,“听说楚王决意要立你为夫人。”

阡陌有些不好意思,点头。

“芒,”她轻声道,“我很爱他,他也爱我。”

芒颔首,却认真道:“我依然以为他于你并非良配,如果你将来不再爱他,或是他不再爱你,你便来寻我。”

……

阡陌回忆着,唇边浮起一抹笑。

忽然,她的头上落下了一只手,抬起头,正遇上楚王琢磨的眼神。

“你方才不是在哭吗?”他盯着她,“笑又是何意?”

阡陌无奈。这个人近来别扭得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因为想着你。”她有了经验,顺着他的意思,拉拉他的手,“你高兴吗?”

果不其然,楚王神色大好。

“什么高兴不高兴?”他反握住她的手,嘴上却道,“你不想我,还能想谁!”说罢,转过头去,意气风发地吩咐,“登舟!三日后到云梦!”

阡陌问楚王,为何要三日之后到云梦?楚王一脸神秘,转开脸说没什么。

水泊连绵的东南之地,阡陌已经走过几回,她站在船舷边上张望,当初惊诧的那些风景,如今也已经觉得很稀松平常。

但阡陌还是喜欢无事就到船舷边上去,有时,还会向楚王借来地图,每到一地,就比对着看,猜测这是记忆中的哪个地方。

楚王一直对她的这个爱好不太理解,有几回特地跟着出来,但是站了一会儿,就觉得很无聊。

“有甚好看?不过是些山水。”他疑惑地说。

阡陌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说:“这可不止是山水,我想把何处是何处认下来,日后不至于识不得路。”

楚王不置可否,看着她低头认真阅读的样子,却觉得心中一动。

这个女子,他起初觉得自己喜欢的是她的殊异之处。比如,她是头一个告诉他想要自食其力的女子,她会做许多别人不会做的事,也会想别人不会想的事。世间的美人有很多,异人也有很多,她不过是一个人身上兼得了两种好处。

但是后来,楚王觉得这些不过是个引子。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让他难以割舍。他多年来,特别是当上楚王之后,一直觉得自己像是个舞傩人,戴着面具,唱各种歌、跳各种舞,区别只在于跳给谁看。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面露怒容、什么时候该微笑,有时,他即使想立刻跳起来杀人,脸上也会一派平和,言笑晏晏。

但是在阡陌的面前,他却做不到。

他因为她,会像个小童一样控制不住脾气,或怒或喜,皆是心中所想。

他喜欢听她唤他那个连穆夫人都多年不曾用的名字,侣。

他从前疑惑不解,觉得自己早有了后宫,何等动人女子不曾见过,却从未像现在这样患得患失。他曾就此事,向情人多得数不清的子贝询问。

子贝想了想,问他,知不知道为何老旧的屋宅失火特别难救,而老树逢春,开花则特别香?

楚王愕然。

子贝意味深长地说:“大王,臣以为迷情失心,人总须得经历这么一回,不过早晚罢了。”

楚王曾嗤之以鼻,但是后来,却越来越觉得有道理。林阡陌或许就是那手里拿着火把的人,把火点在了他这老屋头上,一发不可收拾。

阡陌正研究着地图上的河流走向,忽然,被人从后面环住。

她窘然,瞅瞅四周:“别人都在看……”

“看便看。”楚王不以为意,“他们也有妇人,谁不曾抱过?”

阡陌笑笑,不再多说,抚抚他的手。

楚王向来拿捏得住分寸。船上和营帐中到处是士卒,他虽然时而会忍不住有些亲密的举动,但并不会过分,大多是像现在这样。

阡陌觉得挺不错,搂搂抱抱、说些知心话,楚王也颇懂得校园恋爱的真谛嘛!

叛乱平定,国中无事,路程也不是太赶。

黄昏之时,船队靠岸歇息,士卒们到山林中捕猎,埋锅造饭。

天气虽凉,但楚人一向是靠水吃水,有士卒带了网,划着小船去水泊里捕鱼。待得满载而归,阡陌凑着热闹去看,忽而看到了其中有几条鱼十分眼熟,竟是武昌鱼。

她的心中一动,问士卒,能不能分一条给她。

士卒立刻笑嘻嘻地答应,给她挑了一条肥美的,用草茎穿了腮,交给寺人渠。

“你要做鱼?”寺人渠咽咽口水,“还不如做鸭颈,我见有人去猎野禽。”

阡陌想了想,摇头:“鸭颈的用料繁多,不如做鱼。”说罢,她朝寺人渠挤挤眼:“我做鱼也好吃。”

寺人渠将信将疑。

楚王的船上有庖人,阡陌去问了一下,材料大致都能找到,最主要的是还有一只铜甗。这是一种蒸食用具,从前阡陌在司会府时,看仆妇用过陶制的甗,蒸出来的食物味道也很不错。

她不会杀鱼,只好请庖人帮忙。庖人一口答应了,手脚麻利地把鱼洗剥干净,好奇地站在一旁,看阡陌用刀子割开鱼肉,抹上酒盐腌制;又把葱和姜切片切丝,嵌入鱼肉里面。这个时代,酱料丰富,船上也备有好些。阡陌挑了一样味道适合的酱汁,又让寺人渠去替她讨了些新鲜的野鸡汤和鸡油来。

楚王刚在帐中与人议了事,走出来找阡陌,却到处不见。最后经人指点,在庖人那里找到了她。

寺人渠和几个士卒都端着碗,正吃着什么,满脸高兴。而阡陌则正跟庖人兴致勃勃地说着话,嘴里讨论着什么铜甗陶甗,还有什么香蕈。

见楚王来到,众人一愣,寺人渠忙起身把碗放下,不忘擦干净嘴角的酱汁。

“大王,呵呵……”他们行礼,满面讨好之色。

“尔等在做甚?”楚王也闻到了香味,饶有兴趣地问。

“蒸鱼。”阡陌高兴地说,将自己的那份给他,“你尝尝!”

楚王扬扬眉。他并不怎么爱吃鱼,可看着她闪闪发光的眼睛,亦是莞尔。他接过碗,学着她的样子,用竹箸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

阡陌看到他目光定了定,似是有些诧异。

“如何?”她问。

楚王不答,却把剩下的鱼肉都吃干净,又把碗里的酱汁咽了,意犹未尽地把碗递给她:“还要。”

阡陌苦笑:“没有了。”

楚王愣了愣。

寺人渠过来,赔着笑:“大王,阡陌做的鱼太香,我等忍不住,一人尝一块,便给分光了……”

楚王的脸拉了下来。

天色擦黑,营地上却忽而闹腾了起来。楚王亲自跳上了一条小船,取了渔网,要去泽中捕鱼。

子由连忙带上人,另驾着几艘船,护卫在周围。

士卒们又诧异又好奇,都围在岸边看着。楚王向来是渔猎好手,借着船头的火光和残余的天光,观察着水面的波纹,未几,张网撒下。待得回来,士卒们看到那船上满载着鲜鱼,皆称赞不已。

楚王穿着单衫立在船上,让阡陌过来,挑了一条亲自穿了,其余的都分给了士卒。

寺人渠想替楚王提鱼,楚王却不给,一手提着鱼,一手拉着阡陌,自顾而去。

这条鱼比方才的更肥美,庖人见楚王回来,也想把鱼接过去,楚王却不让。

“洗剥干净吗?”楚王问阡陌。

阡陌颔首:“要去腮。”

楚王二话不说,自己挽了袖子就去到水边。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去鳞剖鱼,手法麻利得像个渔人。没多久,再回来的时候,那鱼已经被处理干净,刀口齐整。

阡陌亦是十分诧异,看着他:“你怎会做鱼?”

“为何不会?”楚王不以为意,“我做的鱼多了。”

阡陌匪夷所思地看看他,楚王却不多说,看看旁边,见摆着姜葱,问:“切吗?”

阡陌点头,楚王又拿过来,学着她先前做出来的样子,细细切开。

寺人渠和一干从人皆站在不远处,好奇地张望。

“那真是大王?”一人怔怔地说。

“怎不是,大王会得可多了!”

“寺人渠,我等不过去帮一帮?”有人不放心地问。

寺人渠摇头,笑道:“不必帮,帮了大王反而不喜。”

众人讶然。寺人渠却不多解释,挥挥手:“散了散了,莫扰大王!”

腌好的鱼入了铜甗,盖上盖子。楚王又接过煎鸡油的活,将小鼎烧热后,把鸡油放进去。

阡陌被他抢得干不了什么,只能在旁边动动嘴皮子,指导这个,指导那个。

“这般麻烦!”楚王一边翻着油块一边说,“也是你祖父教的?”

“正是。”

“你祖父必是个好食之辈。”楚王说。

“他喜爱美食。”

楚王看她一眼。

“我父亲也喜爱美食。”他说,“可他一向都交与庖人。”

“我家无庖人,”阡陌说,“三餐皆由我祖父来做,比庖人做得还好。”

楚王目光奇怪。

“为何?封邑中寻不到合用的庖人吗?”

阡陌哭笑不得,但她知道,每次这种问题要说下去,都会让这位春秋时代的大王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只得道:“我家挑食。”

楚王被堵回来,不再多说。

阡陌看着楚王忙碌得额边冒出汗来,忽而想起从前爷爷下厨、奶奶帮手的情景,心里甜甜的。她伸手去,用袖子给楚王擦了擦汗。

楚王愣了一下,看看她,唇角一弯,随即又将另一边脸伸过去:“这边也擦。”

阡陌莞尔,索性拿出巾帕来,给他从额头到脖颈都擦了个遍。

“你还未告知我,怎会做庖厨之事?”阡陌问。

“都是从前学的。”楚王忽而有些含糊,“从前父亲让我到山野中去,总要煮食……嗯,便学会了。”

阡陌有些听不明白:“先王让你到山野中去?为何?”

楚王瞅瞅她,似极不情愿地说:“我惹他发怒,他就将我赶到山野中,以示惩罚。”

阡陌惊讶不已:“为何这般惩罚?若是你被野兽所伤,可如何是好?”

“有人远远地跟着。”楚王没好气,“就是不给你食物,也不给你搭账歇息。”

阡陌了然:“而后,你就学会了自己煮食?”

楚王颔首:“还学会了如何藏到树上,让那些从人寻我不见,看着他们着急。”

阡陌哭笑不得。这个人性情顽劣,原来是早已有之。

鱼再度做出来,比方才的那一次闻着更香。

阡陌尝了一块,觉得味道也比方才那次更好,让楚王也尝尝。他从阡陌的手中拿过筷子,吃一点,眼睛一亮。

寺人渠他们远远地站着,又露出了讨好的笑。

楚王却傲然道:“莫理他们!”说罢,带着阡陌和鱼走进帐中。

也许是亲手做出来的菜特别香,当夜,二人的饭也吃了许多。

楚王意犹未尽:“你还会做什么,待得回宫,教教庖人。每当中原诸国的君臣来到,也给他们吃上一回,看谁人还敢笑楚国是蛮夷!”

阡陌忍俊不禁:“不过是食物,他们觉得再美味又如何?”

楚王哼了一声:“那些人也好吃得很,请他们吃一回,后面若是与我为善,下回再来还有;若是不义,便无了!”

阡陌哈哈大笑起来。

“你还会做什么?”楚王双眼亮晶晶,“我爱吃鹿肉,你会做鹿吗?”

“不会,但可一试。”她想了想,眨眨眼,“看你待我如何,若与我为善,便有;如作恶,便无!”

楚王一怔,又好气又好笑,佯怒着抓过来。

帐中传来低低的笑声,未几,似有低语。寺人渠拦住送羹汤的人,示意迟些再来。

篝火跳动着,天上的月色明亮,寺人渠袖着手,心中长叹:年轻就是好啊……

三日之后,船队如期到了云梦。

阡陌下了船,望见远处巍峨的建筑和宫室,露出诧异之色。

“太一之宫。”楚王看着她,微笑,“我上回就后悔不曾带你来,如今路过,便想让你也去拜一拜。”

阡陌闻言,再望望那宫室,亦是好奇。

太一是楚人最敬重的神祇,这庙宫位于楚国之东,经历代楚王修建,十分壮观。正值农闲,附近的乡人和过路的行人都会到太一宫中奉祀,络绎不绝。

楚王未曾预先告知庙宫,从人想去通报,他也不让。他和阡陌的装束皆很普通,再带上十几个从人,在别人眼里也就是寻常贵族的模样。

没有了那些严肃的迎接仪仗,楚王反而轻松,与阡陌跟着行人一道踏上长桥,欣赏着庙宫周围的秋日风景,倒也自在。

大殿上人头攒动,庙尹望到了楚王,一惊,却又不敢贸然确定。直至看到与他打过交道的环列之尹跟在后面,方才知道真是楚王驾到,连忙上前迎接。

他刚要下拜,却被寺人渠拦住。

“我今日只是路过,”楚王道,“拜拜就走。”

庙尹唯唯连声,忙引了楚王到神前。

阡陌跟在楚王旁边,待得入殿,抬头张望。只见宫殿十分高大,装饰灵动而不失恢宏,饰以彩帛壁画,各式铜器陈列在前,造型精美,金光锃亮。

殿中的神主是以石头雕刻而成,上施彩绘,并不似后世的神佛那样具象,却另有一番古拙之气。

楚王虔诚地将祭祀之物献上,叩拜之后,让阡陌也过来行礼。

阡陌没怎么拜过神,但幸好这程序也并不繁复,便学着楚王的样子拜了几拜。

楚王见她拜过之后,又合掌胸前,不禁神色疑惑。

“你方才做甚?”阡陌起来之后,楚王不解地问她。

“许愿。”阡陌说。

楚王啼笑皆非:“你在家中拜神,就是这般许愿?嘀嘀咕咕,也无辞歌?”

阡陌点头:“正是。”

楚王一脸怪哉。

拜过太一之后,楚王又带着阡陌去见祝人偃,可到了地方,却被告知他访友去了。

阡陌听楚王提起过这位祝人,说得神乎其神,她亦是好奇。如今看来,却是见不着了。

楚王有些失望,却也不急着即刻离去。他望向远处,秋日的阳光下,庙宫四周的湿地中长满了芦苇,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成群的水鸟展翅飞翔,壮观而美丽。

他看看阡陌,见她也有些心动之色,便笑了笑,让从人取一条小船来。

“你做甚?”阡陌看楚王亲自跳到了船上去,诧异地问。

“赏苇。”他说罢,朝她伸出手。

阡陌看看他,又看看那连天的苇海,抿唇一笑,扶着他也上到了船上。

水泽通着大江,水流缓缓,托着小舟轻轻漾动。芦苇丛十分茂密,中间自有水道蜿蜒。钻进去之后,抬起头,美丽的苇花与蓝天相映,颜色醉人。

楚王把剑,割了一把苇花,递给阡陌。

阡陌笑笑,接过来,拿在手里左看右看。楚王划了一段,却将桨放下,将一只软垫放在身下,躺了上去。

阡陌没想到他居然还可以这样,怔了怔。

“你放开桨,不怕迷路吗?”阡陌问。

“不会迷路。”楚王悠然道,“太一每次都会将我送到岸边去。”

阡陌觉得不可思议,见他伸出手,便也尝试着在他身边躺下,枕着他的臂弯。

水波轻漾,淙淙不绝。上方,是苇花装饰的天空,而她靠在心爱的人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听着他的心跳……一切美得似梦境一般,奇妙得让她几乎要怀疑一切并非真实。

“我从前时常如此。”楚王缓缓道,“觉得烦躁时,便躺在这舟中,无思无为,随波而往。”

也像现在这样带着人吗?阡陌忍不住揶揄地想。

过了会儿,她却道:“可这般很危险,若遇上湍流涡旋,便不惬意了。”

楚王淡笑:“湍流漩涡又如何?楚人有一块浮木,便不怕任何风浪。”

阡陌沉默了一下:“可我不行。”

“你有我。”

阡陌看着楚王,四目相对,那双黑眸中,似乎有什么闪动着,深沉而摄人心魄。

她正想开口,忽然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

二人皆是诧异,未几,那些声音清晰起来,却是男女的喘息呻吟,高低错落,似痛苦又似欢愉……

他们应当就在不远处,隔着苇草丛看不到人。

阡陌耳根一热。

瞅向楚王,却见他神色如常,唇边挂着暧昧的笑。

“这是太一统领之地,”他低低道,“时常有人来求子,可得神佑。”

上古民风不羁,阡陌也不是第一次知道这样的事。可当那些声音远去,她却发现楚王注视她的目光起了些变化。他的脸很近,眼神中染上了些灼灼的热度。

“我们……我们还不必求子。”阡陌的心跳明显快起来,结巴道。

“是啊,我们还不必……”楚王嗓音沉沉,手指轻抚她的下巴,忽然,往那唇上压下。 D/OAm7ySRAvujlrizqfClbJ6v2Ywq3A4nglPEd2m5ndpp9NAJEv5iD0Wb2Ffn/+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