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无情未必真豪杰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将“能作大帝”和“一代明君”放在一起略做比较的。

杨广热爱女色,骄奢淫逸世所皆知。李世民早年还算克制,晚年却不遑多让。与隋炀帝一样,唐太宗也有无数的女人,许是有游牧民族的血统所致,对汉人的伦理不大在意,不管是弟媳(李元吉的妻子),还是表婶(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这朵“桃花”存疑)、表妹(隋炀帝的女儿),他都照单全收。

他的大胆,无形中也影响了他的后代,无论是高宗李治,还是玄宗李隆基,对违背伦常的纳娶,都没有太大心理负担。值得玩味的是,唐代深受儒家观念影响的臣子们,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抵触,反而掉转笔头,或深或浅地歌颂起帝王的爱情。

普通男人有妻妾,帝王有嫔妃。女人、财富、权位是男人功成名就后的奖励,这是心照不宣、无须避讳的事,不然努力奋斗个啥!只为理想而奋斗的圣人,不是没有,但屈指算来,寥寥可数。

太宗的女人中,有一位大众深感兴趣,不得不提的女人——武则天。

在唐太宗的晚年,他宠幸了选秀进入宫闱的山西武家的女儿,封为“才人”,赐号“媚娘”。即使如此,后来的女帝,当时的媚娘亦没有独占三千春色。她在太宗的后宫中无足轻重(跟热播的玛丽苏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不一样)。作为年老的男人,李世民所需要的,仅仅是年轻女孩的娇媚可人带来的青春刺激。

即使是后来在武则天自己编撰的降服烈马故事里,太宗也不见得真心欣赏武媚娘的智慧和魄力。面对这个女孩无意间流露的咄咄逼人,他隐约感到不适,对这个外表娇媚的女孩有了警惕心,随后疏远了武媚娘。

若非如此,武媚娘也许会沉溺于他的宠爱之中,不会有危机感,不会转移目标,与太子李治眉目传情,暗度陈仓。

武媚娘和李治,才是偷情的典范啊,激情与真心并进,事业爱情两不误。最绝的,是夫妻二人都成了皇帝。如果没有这个本事,还是不要折腾,老老实实做良家妇女(男)。

太宗的一生,有很多女人,与他深情不渝的也有好几位,除却史书刻意略过,不好评价不愿多提的那几位,最确凿无疑的是长孙皇后和徐贤妃。

《武媚娘传奇》剧情再无稽,关于长孙皇后的评价倒是切中要害,说她是个可怜的女人。古往今来的皇后有几个不可怜呢?那表面的荣光之下掩藏着无所不在、防不胜防的危机和长夜孤灯、夜夜难眠的心酸。

作为正妻,长孙皇后凭着自己的出身高贵、深明大义而获得太宗的终身尊重,在她殁后让他追思不已。而徐惠,作为出身寻常的后起之秀,能够在太宗晚年的宫闱里独树一帜,凭借的是美貌与才华。

温婉懂事的徐惠与唐太宗之间的感情,并不是一味的低眉顺眼,这也是很有意思的。某次唐太宗召她去见面时,她迟迟未至,太宗问她原因,她回答得很巧妙:“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太宗闻言大悦,不再怪罪。

男女之间的识情解意是值得欣赏和体味的。

与武媚娘的审时度势一心二用不同,徐惠真心爱慕着这个比自己年长、举世无双的男人。幸运的是,在李世民那里,她也得到类似爱情的回馈。对于一个单纯的女人而言,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进药,终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殁后被高宗追封为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长孙皇后和徐贤妃无疑符合男人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在他创业之初,他需要一个家世显赫、贤良大度的女人作为助力;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他就更需要温柔体贴,又不失聪慧有趣的小女人作为心理补偿。

当读到太宗的《咏烛》时,我不禁洋溢着八卦之心: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咏烛》

“长安月下,一壶清酒,一树桃花,心如烛光,渴望在幻想中点亮。”每次听到这首《长相守》我都会想起太宗的这首小诗。

尘世间,有多少人守望着心中这份小小的暖意。有所思,有所念。情之一字,最是让人欲罢不能。即使贵为帝王,也免不了有一点相思。

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心有微澜,莫不是因为你?迫不及待,似乎春意已经到来。那流下的烛泪,无非是因为心(芯)有思念……

不知这首诗是他有感而发,意有所指,还是随意写就。我在知与不知之间徘徊,就这样意犹未尽,有一点点留白想象刚刚好。

无情未必真豪杰,帝王的小情诗,千载之下,读来仍让我等小民兴致勃勃啊!

红尘千殇,你来我往,免不了相互欺哄,彼此辜负,却一定会有值得珍赏的感情存在,只看你有没有那份沙里淘金的坚定。有了这份坚定坦然,就不怕付出,无惧失望。

纵然良辰短少,依旧有花好月圆。 jLKcAU2w9mk4rmJmyQWDdplHb6M1nlxhHEX2LjQGe4XcySQusWQTNI6GxztBJi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