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IP的识别与挖掘,我们不妨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一直从事编剧工作的Bak-Ming Wong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名叫“奋斗”的小公司,小公司请不起大明星,Bak-Ming Wong亲自编剧本,朋友做主演,拍些小片,挣不到什么大钱。后来这个公司改名为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1983年Bak-Ming Wong写了个描写退伍老兵与养女间的悲剧故事,该影片让他一举拿下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
名声渐响的Bak-Ming Wong有一天收到一个中学的邀请,邀请他到该校的话剧社当嘉宾,对学生们的表演进行点评。Bak-Ming Wong倒也没什么架子,一口答应。在看孩子们表演话剧的时候,一幕叫《朱秀才》的话剧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朱秀才》讲的是三个女学生在一个庙里碰到一个吊死鬼的故事,虽然荒诞但很抓人,Bak-Ming Wong觉得构思很巧妙,他就赶紧派身边的人打听了一下,得知这个剧本就是一个被同学们尊称为“小马哥”的学生自己创作的。
经过商谈,Bak-Ming Wong从这个小马哥的手里把这个版权买过来了,小马哥还是个学生,本身没有多少名气,Bak-Ming Wong当时又是编剧们心中崇拜的大神,所以也没花多少钱。
买回来之后Bak-Ming Wong经过自己的二次加工,又把这个题材扩大改写,随后自己担任了主演,电影起名《开心鬼》,于1984年上映。这部电影最终一举拿下1700万港币的票房,在1984年的票房排行榜中位列第十二,还击败了同期上映的由洪金宝、麦当雄等大腕儿掌舵的猛片《省港旗兵》,堪称“刀仔锯大树”。
算下来这部电影成本加起来全部只用了约100万港币,但影片中既有鬼元素,又有青春校园的时尚元素,还有点无厘头,既感人又励志又搞笑,一时间轰动全港,不少家庭一家子买票一块看。
Bak-Ming Wong并未止步,而是趁热打铁在每年的暑期上映《开心鬼》系列《开心鬼放暑假》《开心鬼撞鬼》《开心鬼救开心鬼》《开心鬼上错身》等,成为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的经典喜剧系列,也捧红了张曼玉、袁洁莹、李丽珍等众位少女。
刚说出电影名字的时候,可能平时喜欢看港片的读者已经猜出Bak-Ming Wong的中文名字了。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黄百鸣。顺便提一下,那个学生“小马哥”就是后来写出《河东狮吼》《新扎师妹》《地下铁》的喜剧片高手——马伟豪。
发现好IP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创造一个好IP,拥有一双识别高价值IP的“火眼金睛”是多么地重要。
如果不是有专业积累的黄百鸣遇到马伟豪,小马的剧本也许就这样流失民间。一个好IP,好比是一块藏着玉的石头,这块石头价值几何,一来看有没有人能发现它的内涵,二来也要看这块石头被如何加工才能充分发掘内在的价值。
《太子妃升职记》小说本身没有很火,从一部默默无名的小说一跃成为收视榜首的网络剧,是背后的编剧们在化腐朽为神奇。
所以在业内,总是能发现高价值IP的“金手指”地位非常高,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当红导演的影响力会让无数演员甘为其折腰了吧?
成为优质IP的关键在于成功做出爆款产品,对于演员而言,就是拍出一部上座电影。要让优质IP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在于爆款之后迅速地推出系列化产品,对于演员而言,就是不断演绎系列电影或者拍摄更多热门电影,这样的故事其实一直都在上演。
在IP这个词没有流行之前,有个词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个词叫“星探”。
泛IP时代,能被你发现的潜在优质IP,恐怕已经不多了。《三体》改编权是2009年卖的,那时刘慈欣不为人知;《鬼吹灯》改编权是2007年卖的,那时也没多少人知道天下霸唱。这两个超级IP,都卖不逢时。
都知道好IP很值钱,但现状是,排名前100的网络小说IP,早已被瓜分一空。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90后、00后的时代,一些巨头还按照老的思路在囤IP,而未来围绕IP的泛娱乐产业还有很多新花样可玩。
90后、00后这一代人他们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那些我们所熟知的IP或许在这一代人身上起不到那么大的作用,而类似《暴走大事件》这样的新兴IP却可以获得大量的粉丝用户。
咪蒙的反鸡汤文章爆红,papi酱的精分短视频大热,让无数圈内人都看不懂,因为看不懂,所以谁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复制,既然无法复制,最好的策略就是先下手为强。
在这方面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师倒是风格如一,先是第一时间投资90后美女创业者马佳佳,2016年又第一时间抢投了网络新贵papi酱,这不是投创业公司的玩法,这是抢IP的玩法,所以非议徐小平老师投资风格的人,恐怕是深深地误解了徐老师。
是的,IP的争夺不但没有结束,其实才刚刚拉开帷幕。
在这个时代,相比抢夺坐地吸金的成名IP,不如认真观察身边有爆款潜力的新人类,发现他们,链接他们,然后包装他们。也许这就是罗振宇在跨年晚会上建议大家要“观察、链接,学PPT”的深意。
自带星探能力的投资者,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时刻保持着敏锐度,才会在不经意间发掘到一座金矿,就像黄百鸣到中学出席当个嘉宾也能捡到一个创造纪录的IP一样。
《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的作者曾航发了一个微博说:“未来十年,IP就会像当年的房地产一样快速升值,IP现在就好像北京的房价2万一个平米,已经涨了很多,大家都觉得很贵,但是未来会涨到5万10万,所有有IP打造能力的企业,就是地产开发商,能在这一波浪潮中赚大钱。”
那如何练就一双寻找高价值IP的“火眼金睛”呢?我们先得看看在寻找优质IP的过程中常常陷入的思维误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