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性或本质。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那些特性或本质的具体思维对象。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
概念间的关系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1)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交叉关系,是指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矛盾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穷尽了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2)反对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没有穷尽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涉及概念关系的题目通常用图解法来帮助解题,即根据题意用欧拉图法(即圆圈图形的示意法)表示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作图,大致解题步骤如下:
(1)先判定题目中每两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2)再判定各个概念彼此之间的外延关系。
(1)先用实线画相对固定的概念关系。
(2)再用虚线画不固定的概念关系。
(3)在每个圆圈的适当位置上标注。
(4)在此基础上,画出能从整体上反映各个概念彼此之间外延关系的综合图形。
由于用上述方法作出的示意图并不是唯一确定的,所以,只用作解题时的辅助思考。要注意两个问题:
(1)实线是否有重合的可能,即概念间是否可能为同一关系。
(2)虚线可能出现的位置。
所有持有当代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同时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今年国庆,当代商厦和双安商厦同时给持有本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的半数,赠送了价值100元的购物奖券。结果,上述同时持有两个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都收到了这样的购物奖券。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也一定为真?
Ⅰ.所有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也同时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
Ⅱ.今年国庆,没有一个持有上述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分别收到两个商厦的购物奖券。
Ⅲ.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中,至多有一半收到当代商厦的购物奖券。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某大学一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其中,一个是哈尔滨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在法律系,三个是进修生。该寝室中恰好住了8个人。
如果题干中关于身份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则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都不与题干矛盾,除了
A.该校法律系每年都招收进修生。
B.该校法律系从未招收过进修生。
C.来自广东的室友在法律系就读。
D.来自哈尔滨的室友在财政金融系就读。
E.该室的三个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陈先生要举办一个亲朋好友的聚会。他出面邀请了他父亲的姐夫,他姐夫的父亲,他哥哥的岳母,他岳母的哥哥。
陈先生最少出面邀请了几个客人?
A.未邀请客人。
B.1个客人。
C.2个客人。
D.3个客人。
E.4个客人。
某大学顾老师在回答有关招生问题时强调:“我们学校招收一部分免费师范生,也招收一部分一般师范生。一般师范生不同于免费师范生。没有免费师范生毕业时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而一般师范生毕业时都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任何非免费师范生毕业时都需要自谋职业,没有免费师范生毕业时需要自谋职业。”
根据顾老师的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该校需要自谋职业的大学生都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
B.不是一般师范生的该校大学生都是免费师范生。
C.该校需要自谋职业的大学生都是一般师范生。
D.该校所有一般师范生都需要自谋职业。
E.该校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唯一一类毕业生是一般师范生。
1.正确答案: C
题干只是断定,所有持有当代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同时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从中不能必然推出:所有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也同时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因此,Ⅰ不一定是真。
因为“持有当代卡的顾客”与“持有双安卡的顾客”不一定是同一关系,因此,Ⅱ不一定是真的。
由题干,所有持有当代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同时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这说明,持有双安商厦优惠卡的顾客人数不会少于持有当代商厦优惠卡的顾客人数。如果持有双安商厦优惠卡的顾客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收到当代商厦的购物奖券,这说明收到当代商厦购物奖券的人数,超过了持有当代商厦优惠卡顾客人数的半数,这和题干的条件矛盾,因此,Ⅲ的断定一定为真(图1-1-1)。
图1-1-1
2.正确答案: C
这类题目就是考查对概念的外延是否交叉和包含的判断。要做对本题,就要理解,哈尔滨人是北方人;所以,假设其他概念不交叉,那么一共是8个人,因此,其他概念必须不能“交叉”。选项C中,广东人和法律系交叉了,这样,总人数就少于8人了,因此,与题干矛盾。
选项A、B、D、E都没有构成新的概念交叉,因此不与题干矛盾(图1-1-2)。
图1-1-2
3.正确答案: C
陈先生所邀请的客人,从名义上看是4个人(1个女性,3个男性),但3个男性中,父亲的姐夫、姐夫的父亲和岳母的哥哥可以是同一个人,所以,陈先生最少邀请了2人。
4.正确答案: D
根据题意,对该校学生的分类如表1-1-1:
表1-1-1
题干前提一:非免费师范生毕业时都需要自谋职业。
题干前提二:一般师范生不同于免费师范生(即,一般师范生属于非免费师范生)。
得出结论:该校所有一般师范生都需要自谋职业。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其余选项不能必然得出,比如选项B和C不能选,因为题干没有提到该校只招非免费师范生和一般师范生这两类学生,也许还有非师范生。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是指在论证中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当偷换掉一个重要概念,句子甚至观点的意思就会大不一样。
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
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
B.有的写作教材上讲,写作中应当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语言就应该朴实,不应该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C.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
D.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
E.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有点像。
有一种观点认为,到21世纪,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发展;到21世纪,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到4 000万至1亿1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只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反驳所使用的方法?
A.对“论敌”的立论动机提出质疑。
B.指出“论敌”把两个相近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C.对“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D.提出一个反例来否定“论敌”的一般性结论。
E.指出“论敌”在论证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范围。
我国正常婴儿在3个月时的平均体重在5~6公斤。因此,如果一个3个月的婴儿的体重只有4公斤,则说明期间他(她)的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存在的漏洞?
A.婴儿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不意味着发育不正常。
B.上述婴儿在6个月时的体重高于平均水平。
C.上述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平均水平。
D.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
E.我国婴儿的平均体重较20年前有了显著的增加。
张教授:如果没有爱迪生,人类还将生活在黑暗中。理解这样的评价,不需要任何想象力。爱迪生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是,他只在学校中受过几个月的正式教育。因此,接受正式教育对于在技术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并不是必要的。
李研究员:你的看法完全错了。自爱迪生时代以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当代,如果你想对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即使接受当时的正式教育,全面具备爱迪生时代的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以下哪项最恰当地指出了李研究员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A.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技术发展”。
B.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接受正式教育”。
C.夸大了当代技术发展的成果。
D.忽略了一个核心概念:人类的生存方式。
E.低估了爱迪生的发明对当代技术发展的意义。
克鲁特是德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北极熊,北极熊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因此,克鲁特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
以下除哪项外,均与上述论证中出现的谬误相似?
A.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小雅是儿童,因此,小雅是祖国的花朵。
B.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作品,因此《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C.中国人是不怕困难的,我是中国人。因此,我是不怕困难的。
D.康怡花园坐落在清水街,清水街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因此,康怡花园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
E.西班牙语是外语,外语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必考科目。因此,西班牙语是普通高校招生的必考科目。
小李将自家护栏边的绿地毁坏,种上了黄瓜。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发现后,提醒小李:护栏边的绿地是公共绿地,属于小区的所有人。物业为此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小李限期恢复绿地。小李对此辩称:“我难道不是小区的人吗?护栏边的绿地既然属于小区的所有人,当然也属于我。因此,我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种黄瓜。”
以下哪项论证,和小李的错误最为相似?
A.所有人都要对他的错误行为负责,小梁没有对他的这次行为负责,所以小梁的这次行为没有错误。
B.所有参展的兰花在这次博览会上被订购一空,李阳花大价钱买了一盆花。由此可见,李阳买的必定是兰花。
C.没有人能够一天读完大仲马的所有作品,没有人能够一天读完《三个火枪手》,因此,《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作品之一。
D.所有莫尔碧骑士组成的军队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战胜的,翼雅王是莫尔碧骑士之一,所以翼雅王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战胜的。
E.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当今世界的所有知识,地心说不是当今世界的知识,因此,有些人可以掌握地心说。
李栋善于辩论,也喜欢诡辩。有一次他论证到:“郑强知道数字87654321,陈梅家的电话号码正好是87654321,所以郑强知道陈梅家的电话号码。”
以下哪项与李栋论证中所犯的错误最为类似?
A.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李岚是中国人,所以李岚是勤劳勇敢的。
B.金砖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不是肉眼可见的,所以金砖不是肉眼可见的。
C.黄兵相信晨星在早晨出现,而晨星其实就是暮星,所以黄兵相信暮星在早晨出现。
D.张冉知道如果1∶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他们的队伍就出线,现在张冉听到了比赛结束的哨声,所以张冉知道他们的队伍出线了。
E.所有的蚂蚁是动物,所以所有的大蚂蚁是大动物。
一脸“萌”相的康恩·莱维,看似与其他新生儿并无两样,但因为是全球首例经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筛查后的试管婴儿,他的问世,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前不久,英国伦敦召开的“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年会”上,这则新闻引爆全场。而普通人也由此认为,人类或许迎来了“定制宝宝”的时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普通人的观点?
A.“人工”的基因筛查不排除会有漏洞;自然受孕中,大自然优胜劣汰准则似乎更为奥妙、有效。
B.从近代科技发展史可见,技术发展往往快于人类认知,有时技术会走得更远,偏离人类认知的轨道。
C.筛查基因主要是避免生殖缺陷,这一技术为人类优生优育带来契机;至于“定制宝宝”,更多涉及克隆概念,两者不能混淆。
D.“定制宝宝”在全球范围内尚无尝试,这一概念也挑战最具有争议的人类生殖伦理。
E.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定制宝宝”的时代可能尚未热身就已经被别的时代所取代。
1.正确答案: E
题干的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前后出现的两个“共同语言”是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个体之间相同的意见”,后者指的是“群体之间的通用语言”。
选项A,偷换了概念,工作既是一个时段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动作的概念。
选项B,前一个“语言”与后一个“语言”不是同一个概念。
选项C,两个“有意杀人者”不是同一概念。
选项D,其逻辑错误是“小动物”已经成了另外一个概念,与“小的动物”不同。
选项E,其逻辑错误是“两不可”,与题干的逻辑错误离得最远,为正确答案。
2.正确答案: B
题干所反驳的观点的结论是:到21世纪,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上升。
题干对此所作的反驳实际上指出:上述观点把“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这两个相近的概念错误地当作同一概念使用;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虽低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以及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其实际死于艾滋病的人数仍可能多于发展中国家。因此,B项恰当地概括了题干中的反驳所使用的方法。
其他的选项均不是反驳者使用的方法。
3.正确答案: C
题干论证混淆了“平均体重增长”与“平均体重”这两个概念。
如果C项为真,则说明:虽然上述婴儿在3个月时体重低于平均水平,但由于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平均水平,因此,期间他(她)的体重增长不一定低于平均水平。这就指出了上述论证存在的漏洞。其余各项均不能说明题干的论证存在漏洞。
4.正确答案: A
张教授认为,爱迪生只受过几个月的正式教育,因此,接受正式教育对于在技术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并不是必要的。
李研究员的反驳理由是:在当代要想对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即使接受当时的正式教育也是远远不够的。
可见,“技术发展”这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在张教授的陈述和李研究员的反驳中是不完全一致的。张教授所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发展”,而李研究员所指的是“当代的技术发展”。这样,即使李研究员的断定成立,也不能说明张教授的断定不成立。A项恰当地指出了李研究员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张教授和李研究员指的都是“当时的正式教育”(即爱迪生时代的正式教育),因此,B不对。C、D、E为明显无关选项。
5.正确答案: D
题干的论证形式貌似三段论,但存在偷换概念谬误,第一个“北极熊”是非集合概念,第二个是“集合”概念。
各选项中,除D外,都存在这一谬误。
6.正确答案: D
小李的论证是:“绿地既然属于小区的所有人,我是小区的人,因此,我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种黄瓜。”其错误在于,貌似一个三段论推理,但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大前提中的“人”是集合概念,小前提中的“人”是个体概念。
D项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根据所有莫尔碧骑士组成的军队这一集合体不可战胜,不当地推出翼雅王这一个体也不可战胜。
7.正确答案: C
题干的错误在于“知道”这一含义在两句话中的意思不一样,混淆了这一概念。
选项C犯了类似的错误,混淆了“相信”这一概念。
8.正确答案: C
普通人的观点是,人类或许迎来了“定制宝宝”的时代。
而所谓的“定制宝宝”,应该是按照某种意愿来确定遗传基因,从而“制造”下一代。
C项若为真,表明全球首例经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筛查后的试管婴儿,虽然降生了,但其所用的筛查基因技术主要是避免生殖缺陷,并不具有普通人所认为的“定制宝宝”所具有的功能。这就有力地反驳了普通人的观点。
A项陈述了基因筛查也会有漏洞,并不能有力地否定普通人的观点,削弱力度不足。其余选项均不能起到反驳作用。
定义就是以简短的形式揭示语词、概念、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使人们明确它们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通过定义,从而明确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和本质。
定义的一般结构是:被定义项X具有与定义项Y相同的意义。
定义判断题考查的是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时,应从题目所给的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定义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然后再把选项依次和定义对照,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定义的规定与要求,最后区分出哪些选项符合、哪些选项不符合题目所给定义。
在生活中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人会反复地洗手,反复对餐具高温消毒,反复地检查门锁等,重复这类无意义的动作并使自己感到十分烦恼和苦闷,这就是神经症中的一种,称为强迫症。王强每天洗手的次数超过普通人的20倍,看来王强是得了强迫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上述结论构成最有力的质疑?
A.王强在洗手时并没有感到任何的烦恼和苦闷。
B.王强的工作性质是需要洁净卫生的。
C.王强的家里人的洗手次数都比普通人高。
D.王强并没有检查门锁的习惯,甚至有一次还忘记了锁家门,结果被盗。
E.王强的同事也都经常洗手,比较起来,王强并不是洗手次数最多的人。
如果一个用电单位的日均耗电量超过所在地区80%用电单位的水平,则称其为该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近三年来,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并且湖州地区的非单位用电忽略不计,则以下哪项断定也必定为真?
Ⅰ.近三年来,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电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
Ⅱ.近三年来,湖州地区日均耗电量逐年明显增加。
Ⅲ.今年湖州地区任一用电超标单位的日均耗电量都高于全地区的日均耗电量。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Ⅱ和Ⅲ。
在某次思维训练课上,张老师提出“尚左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在连续排列的一组数字中,如果一个数字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或无数字),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或无数字),则称这个数字为尚左数。
根据张老师的定义,在8、9、7、6、4、5、3、2这列数字中,以下哪项包含了该列数字中所有的尚左数?
A.4、5、7和9。
B.2、3、6和7。
C.3、6、7和8。
D.5、6、7和8。
E.2、3、6和8。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两种。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习得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即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最可能属于原始动机?
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尊敬老人,孝敬父母。
C.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尊师重教,崇文尚武。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自我陶醉人格”,是以过分重视自己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他有多种具体特征: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夸大自己的成就;对批评反应强烈,希望他人注意自己和羡慕自己;经常沉溺于幻想中,把自己看成是特殊的人;人际关系不稳定,嫉妒他人,损人利己。
以下各项自我陈述中,除了哪项均能体现上述“自我陶醉人格”的特征?
A.我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一旦我离开了这个团队,他们将一事无成。
B.他有什么资格批评我?大家看看,他的能力连我的一半都不到。
C.我的家庭条件不好,但不愿意被别人看不起,所以我借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D.这么重要的活动竟然没有邀请我参加,组织者的人品肯定有问题,不值得跟这样的人交往。
E.我刚接手别人很多年没有做成的事情,我跟他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相信很快就会将事情搞定。
1.正确答案: A
题干中所陈述的强迫症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重复一类无意义的动作;第二,在此过程中感到烦恼和苦闷。
题干断定王强是得了强迫症,其根据是他具有上述第一个特征。A项指出,王强不具有强迫症的第二个特征,因此,如果A项为真,将对题干的结论构成有力的质疑。
B项,王强的工作性质是需要洁净卫生的,这当然可能需要多洗手,但也不必要每天洗手的次数超过普通人的20倍,因此,B虽然可能有点削弱的意味,但是一种或然性削弱,而A是必然性削弱,相比而言,A为正确答案。
2.正确答案: A
由题干,湖州地区用电单位中,超标单位占20%,不超标单位占80%。又近三年来,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因此,显然可以得出结论:近三年来,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电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所以复选项Ⅰ一定为真。
复选项Ⅱ不一定为真。因为由题干,一个单位是否为用电超标单位,不取决于自己的绝对用电量,而取决于和其他单位比较的相对用电量。因此,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实际用电量的增加。
复选项Ⅲ不一定为真。例如,假设该地区共有10个用电单位,其中8个不超标单位分别日均耗电1个单位,2个超标单位中,一个日均耗电2个单位,另一个日均耗电30个单位。这个假设完全符合题干的条件,但日均耗电2个单位的超标单位,其日均耗电量并不高于全地区的日均耗电量(8+2+30)/10=4个单位。
3.正确答案: B
根据尚左数的定义,在8、9、7、6、4、5、3、2这列数字中,显然可看出:
8不是尚左数,因为其右边的9比其大。
9不是尚左数,因为其左边的8比其小。
7是尚左数,因为其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
6是尚左数,因为其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
4不是尚左数,因为其右边的5比其大。
5不是尚左数,因为其左边的4比其小。
3是尚左数,因为其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
2是尚左数,因为其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且其右边无数字。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4.正确答案: C
题干断定: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与生俱来的。其余选项都是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
5.正确答案: C
根据题干中“自我陶醉人格”的具体特征,依次判断各选项:
A项符合“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夸大自己的成就”;
B项符合“对批评反应强烈”;
D项符合“人际关系不稳定”;
E项符合“经常沉溺于幻想中,把自己看成是特殊的人”。
只有C项没有体现上述“自我陶醉人格”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