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平阳之战留下的坦途

“废佛”取得了新的人员兵力与生产资源,宇文邕便一改原先和北齐通好的表面态度,在576年发动了征伐北齐的关键战役——平阳之役。

平阳之役是北周改革之后,北齐还能在军事上和北周对抗的最后一场战役。输掉了平阳之役,北齐就江河日下、大势已去了。传统历史的记载解释,集中在北齐的君主有多荒淫懒散,军队在外面节节败退,他还沉溺于女人、田猎游戏。这是中国历史的“亡国套式”,北齐亡国的君主故事,和后来南陈后主亡国的故事,有很多雷同之处,当然不是说他们一定没有这样荒淫懒散,而是这种套式对我们理解历史真正的动向帮助不大。

帮助较大的,毋宁是看看宇文邕为了伐齐特别做了哪些事。先是整顿了佛寺,将佛寺控有的资源榨出来作为军事行动的基础。然后他联合了突厥,将原本地理上偏处西北的劣势转化为助力。接下来又派人到南朝陈通风报信,告知伐齐的行动,建议南朝陈将部队沿着淮河布置,选择时机渡过淮河,就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这个建议实质上要创造借由南朝陈来牵制北齐军事行动的效果,让北齐两面受敌,为了防范南方来的威胁,不能全力应付北周。这个建议产生的另一个效果,就是让南朝陈认为如果偕同出兵,北周愿意将淮河北岸地区交由陈占领,如此陈就能将分界防线往北推,并在北方得到一块根据地。

然而宇文邕的打算不是这样。建议陈朝渡过淮河,是他的一石二鸟之计。不只收到牵制北齐军事行动的效果,还让陈朝的主力部队进入淮北,远离建康。于是在打赢平阳之役击溃北齐的军队之后,宇文邕立刻转而攻击南朝陈进入淮北的部队,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如此接连两场战役打下来,北周已经奠立了统一中国的稳定基础,局势清楚明朗。

577年,宇文邕的功业达到顶点,但第二年,578年他就去世了,太子宇文赟即位,原本清楚明朗的局势因此丕变。 BkEe/efw4CnVDrAllzQ+yzO7dxKLc05MyClr7hNJvn9fE3XvRIp4AcrIqTT+sr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