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益和小敏到岗了一段时间,也参与了一些工作,可他们觉得自己在公文写作这条路上,还只能算是“菜鸟”。要做的事千头万绪,该从哪儿做起呢?他们决定找山羊胡讨教一番,于是来到他的办公室。
山羊胡听了他们的困惑,微微一笑说:“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什么事情都得先把基础打好,公文写作也是如此。初学者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不要一开始就想掌握多少花样,先练好基本功最重要。”
小益迫不及待地问:“那公文写作的基本功是什么呢?”
山羊胡想了想说:“公文文稿的写法看似千变万化,我们化繁为简来看,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功,分别是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补写和串写。我们可以从熟悉这些基本写法入手,把马步扎好了,再进一步掌握窍门。”
望着两人期盼的眼神,山羊胡徐徐道来:“扩写,就是对原来内容简单、篇幅短小的文稿或片段进行再创作,丰富语言、结构和内容,形成比原文更充实、更具体、更完善的文稿。比如,在平时工作中,可将一些会议纪要、工作简报、新闻稿等篇幅相对较短的材料扩写成大文章,也可以依据几个观点扩写出一篇讲话稿或者理论性文章。”
小敏点点头说:“我觉得扩写在工作中应该会用得比较多。那扩写要注意些什么呢?”
山羊胡说:“扩写时要把握的是,补充和扩展的内容必须符合情理,不能随意改变原文的本意,真正做到吃透原文。善于找到可扩点,把原文空洞的地方写得更丰满,对模糊的地方加以梳理,使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谨,对论述不够深入的地方要进一步论证,使观点更有深度等。”
小益接着问:“那与扩写对应的就是缩写了吧?”
山羊胡继续说道:“没错,缩写就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稿,在不改变原文主旨、重点的情况下,通过概括归纳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稿。缩写也很常见,如起草领导讲话、情况报告、会议纪要、典型材料、工作请示等,往往都需要有较强的缩写功,要求从一堆素材中取其精华,所以很能训练人的材料取舍和剪裁功夫。缩写的时候,要把握住三个基本:基本要求是做到量体裁衣,在限定字数内,使缩写的文稿符合要求;基本方法是做到分清层次,详略得当,哪些应该删减,哪些应该保留,心中要有数;基本原则是存主干、去枝叶,用化繁为简的写法,勾勒出原文的重点。”
小敏趁热打铁问:“您说的第三种基本功是改写,比如您给我们改稿应该就属于改写吧?”
“不光是这一种,”山羊胡笑着说,“改写就是根据工作所需,把一种体例的文稿,变成另一种体例的文稿,或者把一种风格改造成另一种风格,把不符合要求的修改成符合要求的。这在公文写作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也是较为灵活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改动原文的内容,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原文的形式、题目、表达方法、语言风格,是以原文为素材进行的再创作,所以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写作训练。”
山羊胡继续说道:“改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构思、重新剪裁、重新布局的过程。功夫全在一个‘改’字上。练好改写功,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会驾驭多种文体,多学多练,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二是要正确把握修改方向,明确修改意图和改写要求,使修改后的稿子合情、合理、合法。三是要充分体现修改的创造性。改写绝不是简单的重新组合,而要注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新的元素。”
小敏一听来劲了,问:“您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山羊胡哈哈笑着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改写的特点。南宋洪迈的《容斋漫笔》记载了民间流传的一首《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后来历史上几次有人对它进行改写。比如,明朝有人在四句前分别加上两个字——‘十年’‘万里’‘和尚’‘教官’,增强了表达效果,让人会心一笑。还有人把每句各加两字改成《四悲诗》:‘久旱逢甘雨,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重名。’”
听到这儿,小益和小敏都禁不住笑了。
山羊胡继续往下说:“续写,就是顺着原文的思路、线索、脉络或主旨的发展,对原文进行合理的延伸。续写在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根据曹雪芹前八十回提供的线索和伏笔续写的。公文文稿写作——特别是修改过程中也经常存在续写的问题。续写要保持前后文语言风格一致,根据前文合乎逻辑地续写后续内容,做到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小益有点疑惑地说:“续写和扩写看起来有相似的地方,这要怎么区分呢?”
山羊胡说:“二者都是对原文的增加和补充,但扩写是整体放大,续写是往后延伸补充。相对而言,续写对行文的内容限制较小,可供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但写作者也不能信马由缰,在动笔前最好能列出一个写作提纲,明确写作的重点。”
小益又有问题了:“那补写应该也有补充的意思,和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山羊胡耐心地解释:“补写就是将不完整的文稿进行改造加工,补充完整,比如分工写作的稿子在统稿时,有些部分完全不能用,那整体上就缺了一块,就要用到补写。得根据需要,哪里缺失就补充哪里,但不管补写哪一部分内容,都要首先认真研究已有部分,进行逻辑推导,理出内容衔接的线索,对空缺部分加以创造性发挥,将文稿补充完整。”
小敏连忙问:“还有最后一个串写是怎样的呢?”
山羊胡说:“串写就是将看似无关联的几个词语、词组、句子有机组成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交代任务时,有时可能就只说了几个关键词,其他的都靠我们去琢磨。如果拆解一篇公文,到最后你会发现公文都是由若干个词语组成的。比如领导说‘高质量发展’‘改革’‘人才’都要体现,或者给了‘党建’‘抓落实’‘制度建设’几个关键词,要我们把它们串写成一篇文稿。这在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
“搞好串写要注意几点,”山羊胡不紧不慢地说,“一是准确掌握词句含义。动笔之前,认真理解所给定的词语、句子的意思。只有完全理解它们,才能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和词语内涵。二是进行宏观构思。串写时要通篇考虑,大处着眼,形成整体思路,再观照具体的词句,而不是一上来就拘泥在词句中跳不出来。三是做到逻辑自洽。在运用给定的词语和句子时,要表述自然,逻辑合理,自圆其说,不让人有生涩之感或产生歧义。”
小敏点头说:“大概懂了。您刚才举的例子很有意思,能再举个例子吗?”
山羊胡说:“没问题,我正好也考你们一下。”他打印了两份文稿分别给小益和小敏,然后说:“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这是1957年12月毛主席为起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通知,给胡乔木同志写的一封信,在他提的修改意见中,刚才我们提到的6种写作方法都有体现。你们找一找,它们分别体现在哪儿。”
两人一看,这封信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乔木同志:
除四害通知尚有缺点,不扎实,轻飘一些。这是因为没有研究各地已经取得的丰富经验,你脑子里对此问题还很不懂的原故。现在有大批经验了,可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全国各省、市、县见于报纸的经验一齐找来仔细看一遍,边看边想,形成成套思想,然后下笔成文。至少改三遍、五遍,找彭真、刘仁及北京有经验的除害干部二三人及科学家二三人开一二次会,发表意见,修正文件,字斟句酌,逻辑清楚,文字兴致勃勃。文件可以长一点,达一千字至二千字左右也可以。总之使人看了感觉解决问题,百倍信心,千钧干劲,行动起来。内容要把人人振奋,改造国家,带动消灭人病、牲口病、作物病的道理讲清楚,这是理论。然后讲办法,也要讲得入情入理,使人觉得切实可行,没有外行话。要写这一部分,也要认真研究,下苦功钻一下。然后讲到书记动手,报纸、刊物、广播、定期扫除、定期检查等事,作为结束。两个星期内写好、通过、发出也就好了。送我看一次。
两人看了一阵子,小益惊叹着说:“真没想到,一份通知也有这么多讲究。毛主席真是文章大家,提的意见都很中肯,而且写得鲜明、生动。我一会儿从网上把胡乔木最后改好的通知找来,看他是怎样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落实毛主席的意见的。”
山羊胡点点头说:“公文写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有意识地加强写作方法的训练,据题发挥,提炼精华,因事而变,合理延伸,力求完整,巧妙结合,练好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补写、串写,夯实基本功,不断地总结经验和研究规律,这是写好公文的第一步。”
本章要义
1. 公文文稿的写法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功,分别是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补写和串写。初学者可以从熟悉这些基本写法入手,掌握写作要领。
2. 扩写,就是对原来内容简单、篇幅短小的文稿或片段进行再创作,使它比原文更充实、更丰富、更完善。补充和扩展的内容必须符合情理,通过扩写给原文“增值”。
3. 缩写,就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稿,在不改变原文主旨、重点的情况下,通过概括归纳压缩成较短的文稿。缩写的基本要求是做到量体裁衣;基本方法是做到分清层次,详略得当;基本原则是存主干、去枝叶。
4. 改写,就是根据需要对文稿的体例、风格、内容等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改写是一种再创作。要学会驾驭多种文体,正确把握修改方向,充分体现修改的创造性。
5. 续写,就是顺着原文思路、线索、脉络或主旨发展,对原文进行合理延伸。与扩写的整体放大不同,续写是往后延伸补充。
6. 补写,就是将不完整的文稿进行改造加工,补充完整。补写时要认真研究已有部分,进行逻辑推导,理出内容衔接的线索,对空缺部分加以创造性发挥,将其补充完整。
7. 串写,就是将看似无关联的几个词语、词组、句子有机组成一段话或一篇文章。要准确掌握词句含义,进行宏观构思,做到逻辑自洽。
思考题:在毛泽东同志致胡乔木的信中,6种写作方法分别体现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