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江南农桑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地理分布

从历史上看,江南地区经历了由先秦到隋代的沉寂准备之后,便迎来了长时间“甲于天下”的繁盛时期。在这里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被开发,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也不断多样化和更新。这里以“江南核心区”概念为核心,根据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对自然条件开发最为充分和细致的最高级农作物种植分区为参照,将其分为江南平原、宁镇丘陵和浙江山地三部分。

(一)江南地区的地形划分

1.江南平原

江南平原在地理位置上主要包括苏州、常州、松江、嘉兴四府以及湖州、杭州二府的东部平原,占江南地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江南平原虽然在自然条件上较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但需经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整治才能够完全发挥其农业潜力,因而自战国到南朝,这一地区的土地开垦以地势较高的西部为主,东南的低洼区由于劳动力和技术等原因开发程度一直较低。直至宋代江南地区仍有“环湖之地常有水患,而沿海之地常有旱灾” 、“苏、秀、湖三州,地形益下,故为害滋甚” 的记载,因此在唐宋之时反而是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地区成为江南农业开发之处。经过南宋、元、明初数百年积极有为的治水实践,明代前半期太湖以东平原的中心部分已经被改造为肥沃的耕地,江南耕地品质优良的特点才显现出来。至清代江南地区已经演变为三个界线较为明显、作物相对集中的种植区,主要分为沿海沿江的高田地带、太湖北部的低田地带和太湖南部的低田地带。其中高田地带以棉花种植为主,太湖北部低田地带以水稻种植为主,太湖南部低田地带以桑树种植为主。

2.宁镇丘陵

宁镇丘陵包括清江宁、镇江二府,主要分为北部沿江平原地带和南部丘陵地带,在地形上由下蜀黄土所组成的岗冲为主,起伏平缓,海拔在20~40米,高于江南平原。宁镇丘陵地区天然河湖较少,农业用水主要依靠降雨,土壤质地粘重,透水性差。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孙权常来此游猎,据《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建安二十三年(218)“权将如吴,亲乘马猎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 ,可知此地开发程度尚低。由于此地地势高亢,多南迁北人聚居,因而有修建陂塘水利、推广北方麦作技术的历史。 其在唐代之前的重要性不下于太湖平原,因而种植水稻必须兴建陂塘。至清乾隆年间,其桑蚕业兴盛。

3.浙西山地

浙西山地由杭州和湖州两地的西部山区组成,地形主要为河谷平原和山地。其河谷地区因冲积土壤早在明以前就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然总体而言仍然难以用于大面积耕种。这一地区的特色是梯田。明代之前浙西山地曾是桑蚕业中心,明代重心移至江南平原,而这里并未衰落,清代主要开发山地,清前中期广泛种植了茶树等经济作物,清中叶时广泛种桑与竹。浙西山地适宜种植桑、茶、竹、木等经济作物。

(二)江南地区的农田形态

江南地区虽然在自然条件上适宜农作物生长,但是也在形态上有“地势洿下,云雨阴霖”的水乡泽国特点,大部分地区无法直接进行农业种植。经过漫长的开发与经营,江南民众已经将《禹贡》中属于“下下等”的土地变成了“所谓‘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浙右’” 的福地。具体而言就是,花费大量的人力对农田进行长时间改造,通过各种方式将低湿的地区和山地改造为适宜作物生长的各色农田,以充分扬“天”之长,避“地”之短进行农业生产。这一改造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在安史之乱后有了显著提升。其措施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围水造田,比如围湖造出的圩田,围海造出的涂田,还有人工或自然架浮水面的葑田;其二是在山地丘陵地区开垦的梯田。其中圩田是江南水乡环境下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宋之后圩田的形态不断多样化。而梯田则是江南地区山区不可忽视的重要农田形态。

1.周遭圩岸绕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圩田

最早的圩田是趁枯水季节在湖滩地区种植作物,其后演变为放干湖水或者围湖筑堤以开垦土地,太湖地区四周高仰,中部地势低洼,尤其是苏州以东平原大小湖泊汇集,要发展农业必须创造圩田。《越绝书》记载吴国迁都到苏州地区时,在苏州城外开垦了大量“大疁”“鹿陂”等土地,据考均为圩田,越破吴后继续围田,此时的圩田多称为“塘”。南北朝时也有“决(湖)以为田”的说法。杨万里言“江东水乡,堤河两岸,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 ,这说明圩田围田为同一所指。大规模的圩田建造势必要涉及太湖水系的综合治理问题,并非一乡一村之力所能及。因而在先秦到六朝的长时间中,大片水域的孤零河道、圩田与芦苇植物成了主要的农业景观。 唐代的大规模围田活动同开发江南的国家意志,以及开挖塘浦解决洪涝问题密不可分。至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钱氏政权继续整治土地,使整个圩田区同河道形成系统,自此“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河网既可灌溉又可排涝,亦可航行,构成了江南地区的别样景致。北宋初年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已趋瓦解,数万亩的大型圩田大多分割为以泾浜为界的数百亩的小圩,加之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小农经济抬头,圩田在物质景观上逐渐由“大”转“小”,此后圩越来越小,河道也越来越窄。发展到元初,苏州的常熟、吴江、昆山等地就有圩田8829座。此外圩田中还有一类沙田,其是依靠周围丛生的芦苇减少流水冲击的田地,并不像其他圩田那样有坚固的围堤,因而废复无常。

2.变斥卤为膏腴,易沮洳为肥美—涂田

除围湖造田之外,江南地区还注重围海造田,称为涂田。沿海涂田的开发同海堤的修建几乎同步,自南朝以来为配合太湖平原东部的开发,零散的塘堤也开始向系统的海塘进行过渡。江苏、浙江、福建在宋之前便大体建成了海堤工程,宋元时期根据需要进行了增补,此时海涂围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围涂造田由后海滨滩地向海滨推进,如范仲淹曾在苏北地区筑海堤,其后一批土地化为良田。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北宋时的围涂造田大多分布在温州、台州和明州沿海,熙宁六年(1073)台州与温州已有沙涂田1100余顷。沈括曾针对这三地的情况建议“温、台、明州以东海滩涂地,可以兴筑堤堰,围裹耕种。顷亩浩翰,可以尽行根究修筑,收纳地利” 。南宋乾道时人们在今上海的东南部建成里护塘,使30余里的海滩成为田地。宋元之际余姚、上虞地区海田也不断向外扩展。元代的《王祯农书》载:

书云,淮海惟扬州,厥土惟涂泥。大抵水种皆须涂泥。然濒海之地,复有此等田法:其潮水所泛,沙泥积于岛屿,或垫溺盘曲,其顷亩多少不等;上有咸草业生,候有潮来,渐惹涂泥。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所谓“泻斥卤兮生稻粱”……又中土大河之侧,及淮湾水汇之地,与所在陂泽之曲,凡潢污洄互,壅积泥滓,水退皆成淤滩,亦可种艺。秋后泥干地裂,布扫麦种于上,此所谓“淤田”之效也。

3.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梯田

江南地区虽以水田为主,但很早也出现了山地农业,《王祯农书》载:“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即可种艺。” 《诗经·小雅·正月》有“瞻彼阪田,有菀其特”之句,宋玉《高唐赋》也有“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之言,其“阪田”“孤亩”均为山上的农田之意。

《吴越春秋》记载,越国始祖开始农耕时便是“随陵陆而耕种”。唐宋时南方地区的水田已基本开始精耕细作,但是山区仍存在着烧荒的“畲田”。随着宋代南方人口的迅速增长,江南地区的山民也开始“向山要地”,如浙江天台山东麓奉化一带“凡山巅水湄有可耕者,雷石堑土,高寻丈而延袤数百尺,不以为劳” ,此外温州、处州间的苍括山区冯公岭上也有“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楼钥《冯公岭》)的梯田景象。梯田相比于畲田,最大优势在于克服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使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但梯田一般需相应水利设施的配合,南宋时陈旉便认为高田须凿塘蓄水,具体而言是每田十亩须挖塘二三亩,而到了清朝的中前期则变为每田一亩凿塘一亩。 细究起来,梯田水利技术有修筑塍岸、引溪谷泉源、兴修山塘堰坝、利用农机具汲水等,而浙江天目山地区的“承天田”“佛座田”则属于在梯田田唇修筑塍岸。

4.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葑田

葑田,又称架田,其成因系湖泊外缘滋生的水草等植物遗体日积月累沉积于湖底,导致湖底越垫越高,植物湖心生长,浮在水面上的水草根部缠绕连成一片,地理学上称之为“飘浮植毡”。加之植毡上混杂泥沙,滋长各种喜水植物,使得水草向湖心扩展,古人称之为“茭蔚”,由此形成了自然葑田。古代的农民仿照这一原理在水面上制作木架,填满带泥菰根,以人工令水草生长,便成了人造葑田,也名为架田。 《周礼·稻人》有“泽草所生,种之芒种”的诗句,陈旉释其为葑田。东晋郭璞的《江赋》载:

标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鳞被菱荷,攒布水蓏。翘茎瀵蕊,濯颖散裹。随风猗萎,与波潭沲。流充潜映,景炎霞火。

苏轼也曾云:

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南宋时期的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浸” 为特点,即可以用绳子拴在河岸边以防止漂走。南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中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之句,说明葑田可像小船一样撑走,颇具风趣。 lKwFD0naYPXfT61iLCybhDA+dqB7Q9Kv+iIQTSE7E+cVKwC0YMzUbchJapTu/h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