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江南水利工程

“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这首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题广济圩》,以形象的笔触勾勒了江南地区一种叫“圩田”的水利工程创造的繁荣社会景象。这种繁荣不只是发生在江南某一村一地,而是整个江南地区。江南水利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对江南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江南社会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主要有运河工程、灌溉工程和堤防工程三大类型。 而在江南这个泽薮之国,水是人们世代生活的主要交往对象,水利则是人们立身泽国的利器。江南雨水充沛、江河水网发达,但是雨量丰沛往往也会伴随一定的水患,水淹四乡、倒灌城池之事偶有发生。此外,江南又多丘陵山地,有雨则径流迅疾,容易造成灾害,无雨则山溪顿成涓流,地亢即会受旱,雨水的蓄积往往又成问题。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水利工程对水进行调节蓄储,防范水灾,便利农业生产和发展航运。正如著名水利史专家郑肇经先生所言:“太湖水利史,是人民群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千百年来,太湖人民为了开发水土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世世代代同海潮、风浪、洪涝、干旱、泥沙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运河、筑海塘、修塘浦、造闸坝,围湖围海,辟土造田,将太湖地区的沮洳下湿之地,逐步改造成为沟渠纵横、良畴棋布的‘鱼米之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利的发展与其自然和社会的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太湖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演变,太湖水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独特的创造,具有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江南的水利工程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水斗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水利工程与技术的创造与成熟的结果。从先秦时代起,人们在不断筑造陂塘,开凿运河,设置闸堰,兴创圩田,疏江通海,筑堤防海潮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许多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治水思想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沿用。江南在三大水利工程类型的实践中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乃至于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城市,既离不开以水利工程为基础的物质供给,也离不开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饮水和航运交通等方面的支撑。

自古以来,江南极为注重水利工程的营建和维护,水利工程数量庞大,水利设施的类型也极为丰富。如“浙江省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水利资源丰富,建有4000座水库和千里的海塘。……浙江水利事业从八千多年前的跨湖桥和其后的河姆渡、马家浜开始,大禹治水,钱王射潮,贺循凿西兴运河,白居易、苏轼筑白堤、苏堤,茅以升设计建设钱江大桥,以及近年来防台御潮的千里标准海塘、防洪减灾的千里江堤、百城防洪工程等等” 。而古代江南在水利工程上所形成的完备系统,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江南农业的迅速发展,也很好地促进了水陆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广泛流通,对江南社会经济的繁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南,形成“国家财赋之仰于东南” 。然而,在农业经济形态下,生产的丰收和赋税的稳定,其根本原因却是江南的水利工程的完备。 4nv6/a23GO/KTTK85QxU1SZDviB7xDC7Jji2fJhK8Niv23OgOmEbxIaEJi6n0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