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创业会失控吗

内创业会失控吗?当然会,而失控的原因五花八门。

在访谈了100余家企业后,我发现有一些内创业的“牢骚话”经常出现,这些牢骚话不仅来自负责内创业的企业管理者,还来自内创业者。

其中,负责内创业的企业管理者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公司领导思路不对,把内创业按传统大企业方式管理,最后管死了。”

——“公司领导一直在犹豫,今天强力推行,明天又慢下来了,不坚定,见异思迁。”

——“内创业申报的项目天马行空,跟企业主业关系不大,企业使不上劲儿,不好支持,到最后能活下来的很少。”

——“内创业让我们部门的技术牛人都走了,部门的工作怎么办?”

——“像我们在国企做内创业,不突破一些机制体制肯定不行,突破了又有很大风险,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办。”

——“我们对领导推行内创业的目的理解可能不太到位,只能先赶鸭子上架做起来,碰到具体问题再具体解决。”

内创业者则有另外一些想说的话。

——“我在这个企业内创业真是被坑了,他们还在按传统的方式做事,从母体企业派来的人不懂创业,很多决策不跟我们商量,最后项目被拖死了。”

——“企业认为我这个项目跟它关系不大,所以支持力度小,说的和做的好像不太一致。”

——“我们肯定不能一辈子靠着企业,但想单飞时又受到一些约束,必须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原来力推内创业的领导调离岗位,新来的领导把内创业搁置了,我们这些正在内创业的人怎么办?政策经常变,我们可受不了。”

——“我们要经常向企业领导汇报,频率太高了,我们还是想专心干自己的事,这是最重要的。”

以上这些话与其称为“牢骚”,不如看作内创业失败的导火索。

一位在创业投资界有着深厚资历的“大咖”曾当着我的面说:“真看不懂企业内创业到底怎么玩的。我加入过一个国内知名大企业的内创业微信群,后来发现里面的内创业者和公司管理层想的不太一样,有些脱节,领导说什么,下面的人就执行什么,没真正找到推动内创业的路子。后来我就退出群了。”

所有这些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内创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必须找到和掌控内创业的“命门”。

相比各界人士不断总结社会化创业失败或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们对内创业失控原因的提炼还很欠缺。其实,这正是内创业与社会化创业的不同造成的,而失败的原因往往超出我们以往的认知。首先,内创业的本质就是创业,所以那些导致社会化创业失败的原因,在内创业中也必然会出现,比如团队构成不合理、股权架构设计失误、商业模式不落地、危机公关能力差等。其次,由于内创业三环生态圈的独特性,涉及母体企业、内创业者、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其间复杂的关系,使得内创业的成败受到一些不同于社会化创业的影响。比如母体企业领导对内创业的认知和专业化管理程度、母体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对内创业的推动力度、内创业团队与母体企业战略的关联性、母体企业利益和内创业团队利益的平衡,等等。

内创业失败的因素众多,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但要抓住最关键的四个“命门”。

●命门一:内创业的认知和价值观。

●命门二:内创业治理的平衡点。

●命门三:人才在母体组织和内创业间的使用优化。

●命门四:母体资源对内创业的最佳配置。

其中,每个命门又有多种表现方式。对照自身,老板们一定会在其中找到曾经或正在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为内创业的宏观部署和具体落地提供了诊断和决策线索。 XmrQsyUk+JC1Xl/1RBS2OQFegxazCiQw6tWT5/9HdwXispn7TqTzdYZg66StOi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