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由生长:试错中的惊喜

自由生长的内部创业方式并不复杂,就是利用内部资源,为内外部创客的好创意、好想法提供服务进行孵化。

搜狗 的诞生不只是王小川个人在公司内部“默默无闻”的行为,也蕴含着张朝阳的勇于试错和挑战行业领头羊的精神。2004年前后,搜狐的搜索业务还在用百度的服务,但搜索引擎当时是互联网的核心入口,无论如何也要抓住。2003年王小川刚研究生毕业,在搜狐从兼职转成全职员工后,就接到了张朝阳的任务:“给你6个人头,咱们把百度灭掉。”王小川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而且自己技术很好,就接了这个活儿。但他知道6个人不够,就跟老板说,能不能把每个人薪水降一半,到清华招兼职的学生,把人数扩充到12人?老板同意了。于是,王小川去学生宿舍挨个儿说服;在水木BBS上发帖招人;在清华西门大设西瓜宴;2003年很多同学毕业,他还开着自己的捷达帮他们搬家。早期王小川招募的12个兼职员工,都是清华计算机系国家集训队的队员,是最精英的特种部队。

2004年8月3日,搜狗搜索诞生。

正是抱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王小川杀入了这个百度已经耕耘了4年并且已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当时王小川在搜狗的状态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但一直得到张朝阳的支持,刚开始开发出的搜索引擎没有什么市场,这让王小川团队一度士气涣散。2006年,王小川抓住一个偶然的外部机会,将整个形势扳了过来,这个突破性的内创业产品叫搜狗输入法。

搜狗输入法的诞生有一段神奇的经历,它其实是把外部一名创客的创意拿到了搜狗内部进行孵化。

有个叫马占凯的汽车机修工,他发现输入法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当时华军、天空这些下载站有很多人会下载输入法,它是中国人必用的产品。但同时,输入法有痛点,总有词打不出来。马占凯发现在百度搜索引擎敲拼音的时候,一回车,这个拼音显示出汉字或者要打的汉字,搜索引擎里能够发现输入法的词库。因此他给百度写了一封邮件,建议他们做输入法,但前后发了四封邮件,最后一封邮件对方说了“No”。于是马占凯又给搜狗发了一封邮件,徐灿很快回信,并在第二封邮件中激动地写下了“好想法!好创意!佩服”这样令人振奋的话。三天后,马占凯去搜狗见了王小川和林凡,又过了两天,马占凯就到搜狗上班了——当时正处于失业状态的他不仅成功找到了工作,还成为搜狐内创业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随后搜狗输入法通过不断迭代让用户感到兴奋,按王小川的话说,“一个打字困难的人,变成了一个打字如飞的人”。很快,搜狗输入法2007年的市场份额达到40%,2009年高达70%。

2008年,搜狗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因为搜索引擎还是没有起色。当输入法份额到了40%的时候,王小川忽然悟出一个道理,所有浏览器打开都是百度的搜索框,不是搜狗的,怎么办?要做自己的浏览器。“浏览器成功了,搜索就成功了,这是个等价命题。”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老板,这次老板没有同意,反问王小川:“IE有60%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微软的Bing没有成功?”接下来,王小川并没有放弃,开始暗地里做浏览器,将团队放在输入法和视频产品部那里持续开发。事实上,老板也知道这件事,但是并没有横加干涉,这让王小川感受到宽容的力量。他说:“我想其他公司没有这样宽容的老板。”坚持到2010年,在搜狗浏览器推出之后,搜狗的搜索量开始往上升,两年拿下了10%的份额,由此形成了搜狗“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模式。到2010年,搜狗从搜狐分拆运营,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团队、市场、销售、行政、人力资源,成为一家完整的公司,搜狗的价值得到了认可。

细细观察,王小川的搜狗是最早根植于搜狐的内创业,而内创业也成为搜狗的企业基因,后面搜狗的业务发展都采用了这样一种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搜狐大老板给予了宽容和支持,现在王小川对内部员工的提议同样给予试错的机会,并配备人力、物力。从2014年开始,搜狐又推出了“悬崖计划”,搜狐门户、销售以及无线等部门都在不同程度推动内部项目的创业孵化工程,其模式与搜狗的早期孵化过程类似。

搜狐并没有对内创业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的全面推动。张朝阳就曾说过,内创业必须具体项目具体对待,选对项目,选对领域,“顺水推舟”,而非“撒种子”式创业。

自由探索和试错的内创业模式,更适用于那些主业单一,希望通过内创业拓展新业务、寻找新方向的企业,而这样的目标是通过寻找内外部创客和内外部资源来实现的。毫无疑问,这种自由生长的试错当然有可能失败,但它可能孕育着更大的惊喜,这就是内创业的魅力。 55L/BXb/MmBz/QVPzZaaGozd8+w+3ltxhFN4USXZWNq5ruEh7YnGAd8j8obd5c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