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玩转双重利益圈

一位内创业者跟我讲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内创业的世界里,跟我们一起玩的人不同了,要考虑的东西更多了,比如以前部门的领导和同事怎么看我们内创业就有挺大影响。”对此我深表同意。相对于社会化创业者只考虑投资人、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这些相对单一的外部主体,内创业者需要考虑的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多,需要处理的关系更复杂。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均衡各方利益,是在复杂的内创业三环生态圈中存活下来必须直面的问题。

最明显的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在遴选内创业项目时,都会采用“内部筛选+外部评审”的机制。面对这种机制,内部创业者既要满足母体企业的要求(如要求内创业企业与企业战略方向一致或必须成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商),又要得到外部客户和投资人的认同(如创业的市场方向、股权架构设计、团队构成等),这种“双重认同”无疑比社会化创业对创业者的要求更高。

满足母体企业的要求,往往是启动内创业的敲门砖。虽然很多企业宣称内创业项目可以跟公司主业没有关系,但在项目的实际筛选和评审时,还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影响着评委们的选择。有一位经常参与内创业评审的企业高管就说:“我们一直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如果哪个内创业项目跟我们企业现在的主业或未来方向没有一点关系,我肯定要先在心里打个问号。因为我对其他领域并不专业,看不懂创业者想要做什么。”

A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互联网民营企业,从2016年开始也推行内部创业。该公司自己挑选合适的项目,选择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看创业者的素质,不管创业者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创客;二是在创业方向上,公司设立了“排斥条款”,明确规定创业不能与原主业相关。万科在推动内部创业的“小草计划”时也明确规定,万科未来只鼓励员工在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产业链上下游自由创业,公司除了为创业员工提供数额不等的资金入股项目外,还将提供合作方、专家等资源支持,但不能使用“万科”品牌。

既然受到母体企业的制约和影响,内部创业者——尤其是那些仍然留在企业而不辞职的创业员工,既要为企业干,又要为自己干。一名内创业者曾感慨道:“以前只为企业干,现在既为企业,也为自己和团队的兄弟姐妹们拼命,这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与自身和团队命运紧密挂钩的事业。”还有一名内创业者对比了自己内创业前后工作状态的变化,“以前我们做事是围绕上级部门,我们天天汇报,上面天天督促,现在团队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真正按照市场的规律和要求,对这件事持之以恒。”这样来看,内创业其实面临两类客户:母体企业和外部客户,只不过两类客户的需求有所不同。

内创业者还面临一个烦恼:内创业不仅要看公司领导和原来所在部门领导的“脸色”,还要考虑原来同事的态度。就像一家国有企业的内创业者所说的,“如果我和原来的部门领导搞不好关系,得不到他的认同和支持,就根本没机会内创业。另外,还必须让原部门的同事替我分担一些原来的工作,尤其对那些‘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也许很快就被其他人占了。这些在外部创业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在国企里每天都在上演,真的很现实”。反过来,对母体企业来说,更要考虑在推行内创业后,少数创业者和大多数原来员工之间如何平衡相处的问题。一位曾经内创业的创始人也发出过这样的抱怨,“公司里的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些内创业者占了公司很大便宜,事实上,我们真的没占便宜,因为创业这件事太难了”。所以,母体企业在内创业者和其他员工之间划清“界限”,势在必行。

我曾经问过一名一直在科研院所从事内创业孵化的负责人一个问题:“你如果离开这个研究所,到处都会有公司抢着要你,甚至会有更好的平台,为什么不走?”他的回答实在有力:“我自己不愿走,因为我现在做的就是市场化创业,我们团队自己控股,研究所在内创业平台上只占20%。以后我还要跟这个研究所玩更大的,因为这个资源平台在国内很难找,我和研究所之间就是这种共生关系,谁都离不开谁。可能有点像早期联想和中科院的关系吧。”

一位一直从事内创业平台孵化管理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内创业者最大的风险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这竟然成了内创业成败的关键,以前我们根本没想到过。”这位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做光电子设备的纯技术男内创业者,一直认定自己的方向没错,同时还让一个外部人占股51%。母体企业认为技术本身有问题,股权架构不合理,并且不能迅速理解和接受商业世界的规则,因此给他的项目判了“死刑”。虽然经过多次沟通,却怎么都“教育”不过来。后来发生的故事就是:这位内创业者卖出去的100多台设备全部被退货,但这位创业者对客户说,我们卖出去就不管了。

与外部的社会化创业者相比,内创业者就像是一棵处在阔叶林到针叶林的生态过渡带上的小草,不仅要接受母体企业内外部“双重需求”的检验,还要面对两类“关系人”和投资人的考验。这要求内创业者不仅要有智商,更需要有高超的情商。换言之,内创业者必须是一名兼具企业家能力和职业经理人特质的“多面手”,能够胜任多个角色。

玩转复杂的“双重”利益圈,是内创业者的必经之路,也是母体企业提高内创业成功率必须做到的。协同内外,均衡利益,情商、智商缺一不可。 SNhPNUNvf4JlyhouDyVGanoRwYv7N4YyRngprVjcTpgljcVhiJO36NnfvsDBOS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